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美术教育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根本目的。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身在前沿的艺术教师共同的目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应通过教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和基本技能;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品德和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审美能力像推理能力和道德观念一样,是需要唤起、引导和培养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媒体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像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发展了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多媒体的合理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媒体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信息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多媒体的合理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艺术素质教育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以及关心人类的态度和精神,并学会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积极参加各项文化活动,提高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5.
赵其坤 《现代教学》2015,(Z2):60-64
中小学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欣赏与表现活动,在学习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艺术教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是通过美的形象以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这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来塑造人的知情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学音乐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未来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趋势,它可以化抽象的音乐知识为易懂、易学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笔者将从目前小学多媒体音乐教学的现状、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及如何做好多媒体教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多媒体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称《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师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将为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课程体系带来新的改变,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作为山东省东部欠发达地区的临沂市积极进行了教学改革,包括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改革。为了解高中多媒体教学情况,笔者走访了临沂三中、临沂四中、临沂四中分校(乡镇高中)、临沂师院附属中学等几所高中,对各学校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情况、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观”、“多媒体教学技能”、“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教育是美术这一学科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从中感受艺术带来的无限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熏陶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还不够高,教师要通过美术课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围绕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中正处于学习的入门阶段,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教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让小学生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由于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不是很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很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相关内容能够为教育人士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中美术特长生要拥有良好的审美素养,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美和创造美。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提高他们的整体艺术修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美术创造和绘画的基本技巧,让学生的审美和绘画技能得到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术欣赏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文章分析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的重要意义,探讨培养学生艺术感受力的措施,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美,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剖析,结合创作背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张蕾 《天津教育》2021,(5):143-144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美术教学元素更加多元、生动、有趣,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艺术思维能力与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实际培养的人才却普遍缺乏艺术思维能力。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实际,提出七条关于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即:回归"个性化"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式、更新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知识结构、重视艺术设计活动的专业实践、开发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打开学生的艺术情感体验、引导"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提供多样化艺术设计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14.
课程统整是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艺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艺术课程统整具有促进课程有机融合,达成艺术核心素养提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持续优化艺术教师课程执行力;合理调动课程系统要素,助推艺术课程系统高效运行几方面的价值定位。基于新课标新理念的中小学艺术课程统整,需遵循“适应性专业知识”、艺术学科高阶思维和课程系统协同育人的逻辑。达成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有效统整、推进中小学艺术课程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明晰新课标理念,增强艺术课程统整意识;依据新课标课程整合取向,绘制中小学艺术课程统整框架;协同教师发展,提升艺术教师课程统整执行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技术。中小学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必须确立科学、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具备现代教育知识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因此,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复合型、具有艺术综合素质的中小学艺术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的目标。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开设的艺术教育专业在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课程的综合与渗透、教学实践与艺术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高中美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素质教育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地位.高中美术教师迎来了更艰巨、更紧迫的挑战,最重要的任务是担负起美育的传授工作,给学生传授艺术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和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伦理学、美学研究表明,人类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美,美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提高和完...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制约义务教育发展和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核心要素.通过对青南藏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专题调查发现,藏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令人担忧,青南藏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能力普遍偏低,与西宁、海东地区教师的教学能力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藏区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职前教育层次低、在职培训机会少、学科与年龄结构不合理、地区整体教育水平低、社会及家长的期望值低、学生汉语基础薄弱等因素是制约教师教学水平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学校美术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但目前的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课程建设不适合学生发展需要、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高等问题,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从教学观念、教师素质、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评价反馈、环境创设方面提出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德育素养,在了解其德育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的途径应与其专业伦理发展相结合、与教师群体优秀文化相结合、与有效评价管理制度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