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方群一位年轻记者反问我:“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费力,费时间,出稿慢,还不如赶赶场子,看看现成材料,抓些短平快的。”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讲课时,打了一个比喻:“涉深水者得珍珠。”珍珠者,宝中之宝也,多么诱人!但不要以...  相似文献   

2.
黄博 《今传媒》2006,(3X):50-51
“知道什么是孤鬼野魂吗?——就是我们驻站记呀!”  相似文献   

3.
七月热贴     
天涯社区:七月七日:我们还应当做些什么?;搜狐社区:皇马“圈钱”中国“烧钱”;新浪社区:贫困县志愿者为谁哭泣?;强国论坛:博上街头行乞是人才还是废才?;西祠胡同:30%成年人成“啃老族”  相似文献   

4.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08,(13):41
他被同事称为“工作狂”、“理想主义者”。38岁时他获得了中国记者的最高荣誉——范长江新闻奖。他在工作上不竭奋斗的动力是什么?请看《张亮:常立报国之志》。  相似文献   

5.
“怎样可以使杂志的销路广大起来?”常常有朋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来请教我从事杂志事业的“专家”,这一问,就窘倒我!因为“怎样”的方法很多,有时也很简单,说很长些,写一本书也说不完备;说得短些,归根结底只一句话——“内容充实!”  相似文献   

6.
成都心情     
朋友驾车带我看台北。路边闪过一个店名,叫“妹妹背着洋娃娃。”这个名字太有意思了!这店在什么路?信义路?明天我一定要来这个店!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扬州,进入盛夏,若问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说来惭愧,竟然很简单——只是鹅头、生啤。傍晚时分,于干净的盐水鹅摊点剁得鹅头一根,也可带些爪翅,浇些老卤,用袋子扎了,然后再在隔壁厢卖生啤的老婆婆处称些生啤酒,故意先问她一下:“是今天的新鲜生啤吗?”那老婆婆便如赌咒发誓一般说:“怎么不是?!是刚刚才从厂里来的呐,喝了就知道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同题竞争”异常激烈。我们不能只看到“同题竞争”,而忽视“特色经营”。我们应重新认识“问题竞争”中的几个“关键词”: 重新认识“策划”——重策划不能轻采访;读者会欣赏策划,但更看重新闻事实。 重新认识“独家”——重独家视点不能轻独家新闻;总有一天,“摘新闻”的日子会过不下去。 重新认识“时效——时间的重要性不能超越事实本身;为什么有持久影响力的新闻精品越来越少了? 重新认识“漏报”——“独有什么”比“漏报什么”更重要;不要过分强调“全面覆盖”。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媒体纷纷突破原来计划经…  相似文献   

9.
请个信息主管--《尚书办公专家二号》在这个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当您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潮时,您是怀着一种多么喜悦的心情迎接它们!但是,同时,您是否也感觉到有些不知所措?──“住房基金管理办法很有意思,但有什么用呢?”,“哦,我记得报纸上登过住房基金管理...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语丝     
《新闻世界》2005,(2):56-57
别把“希望工程”也拍卖了;贫困县的万人比赛给谁看?四级考试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假记”有生存的“真土壤”;法律真就那么回事?“皇阿玛”能当好院长吗?对废止死刑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