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听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的研究课《这儿真好》,引发了我对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这节研究课的前半程,教师上得很流畅,学生相当活跃。在这节课的最后十分钟里,老师安排的内容是“精心”指导学生书写好“象”、“极”、“玩”、“年”四个一类生字。按理说,十分钟时间安排写四个生字,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可在教学中,老师先引导学生逐一给这四个生字组词、扩词,然后再引导学生逐一书空识记字形,接着又引导学生逐一观察、评价老师所“范写”的字存在的问题,最后又带着学生温习了一遍“写字歌”。待到教师将上述环节教学完毕,…  相似文献   

2.
现在,学生们总把“做作业”说成“写作业”,不少教师亦然,每每听来,总觉别扭。“做作业”与“写作业”虽只一字之异,其实反映了教学方法的不同。现在小学生每天的抄写作业很多:抄写生字词,有的抄写十遍,还有抄写几百字课文的,低年级抄,高年级也抄。大量的抄写效果如何呢?请看一例:邻居一女孩,上小学四年级,一次抄写一篇近二百字的课文,已抄了三遍。这篇课  相似文献   

3.
受罚的老师     
我们班有个规矩:那就是默错了生字要把错的词抄五遍。可同学叫老师抄生字,你能想到吗?或许大家不相信,可这样的事确实发生了,而且还是老师自愿的呢! 这天,龚老师把日记本发了下来,我打开本子一看,我把“怒气未消”的“怒”写成了“奴”,龚老师在本子上写了一个样子“努”,我不认识这个  相似文献   

4.
听写,能及时地反馈和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与理解,是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自古至今,不管是哪一种风格哪一个流派的识字教学,都十分注重听写。虽然听写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指导学生订正听写错误时,几乎都是采用同一种简单的办法———抄。从抄两三遍到十来遍,甚至罚抄上百遍。可就是这样,每当第二次听写时仍会有不少学生再出错。有时上午听写正确,下午听写时又出错。面对这一奇怪现象,教师百思不得其解,学生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其实,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学生一次次听写一次次订正又一次次出错”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大家对识字很重视,但往往忽视了识字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字教学,把写字看得无足轻重,简单化地要求学生把生字写五遍十遍。学生往往为了交差,就随便乱画一通,应付了事。这样不仅失去了"认、写"的意义,也同时助长了学生马虎、潦草的不良习惯。那么让学生正确写字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发现以下方法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6.
作为数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只是各人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有的“以慢求快”,从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得轻松,学得扎实。有的“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得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教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  相似文献   

7.
听到一位学生说:“昨天迟到了,被罚抄两遍课文。”又一位学生说:“上午因在课堂上讲小话,被老师罚抄课文三遍。”学生说的是实话。时至今日,有的教师仍把罚抄当作教育学生的“法宝”:作业未做完,罚你把某课生字词抄五遍,作业出现某些问题,罚你重做两遍。据笔者调查的30个学生说,他们都有被罚抄经历。  相似文献   

8.
一、变幻形式 ,多次练习作为生字、词等基础知识 ,必须让学生通过抄写达到记忆的目的 ,但是如果一味地重视数量 ,不重视变换形式 ,让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地照抄 ,那只会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在这一方面 ,我经常改变其形式让学生来做。如抄生字 ,第一次我让学生按音序排列 ,第二次让学生按间架结构将其分类 ,第三次则让学生按部首分类。几次下来 ,虽然每次只写一遍 ,数量相同 ,但由于形式各不相同 ,在抄的过程中要动脑 ,注意力集中 ,所以学生不仅巩固了生字的写法 ,而且复习了查字典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二、变“浅尝辄止”为“入情入…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写字,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图快、不贪多,一年级的学生刚学写字,握笔时小肌肉紧张,容易疲劳,写多了学生必然由疲劳而产生厌烦。因此不可贪多,不能强求速度。只要写得认真,慢一点也要表扬,每次练字三、五个,每个三、四遍即可。若当天学的字多,可分散在几节课中写或一节课中分儿次写。个别写字慢的写不完,也可带回家再写。  相似文献   

10.
△爸爸,写上“已读五遍”,再写上您的名字,老师就不留我了。△又让抄十遍,这样的作业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别看今天是无作业日,明天作业得多一半,还不如今天留点作业呢。△好不容易盼一节体育课,班主任又让我们回教室写作业。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人们迷信“跟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崇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在小学生的作文本上,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被抄了又抄,写了又写。有的甚至还要错一罚十。久而久之,学生被单调、乏味、重复的抄抄写写搞得头晕脑胀,兴趣索然。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导致了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小学语文大纲对写字教学的要求,把写看得无足轻重。一味追求写字的数量。简单化地要求学生每个生字写5遍、10遍、20遍,乃至更多。学生为了  相似文献   

13.
巧法之一:分层训练,删繁就简 识写分开,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对于写,笔者认为要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课文后面的生字,我们要求认真写,写正确。另一个是基本字,我们也称关键字,要反复写,写美观。如果对学生写生字提出“写美观”的要求,是难以实现的,因为这时孩子关注的是写正确,没有余力来注意美观。要写得美观需要系统的训练,训练应该符合技能形成的规律——写字属于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如抄写生字、新词、句子、中心思想、课文等,一抄就是好几遍。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一般要抄十遍,多的几十遍。这种“大运动量”的抄写训练,对小学生的学习到底有益还是有害?这里,我想根据调查结果,谈点看法。一、过多的抄写无益于字词的巩固。我作过这样的实验:将全班(二年级)70名学生按学习能力均匀分成甲乙两组,用不同的遍数抄写一至四课的生字,然后进行听写检查。结果是:第一课,听写10个生字,甲组抄写十遍,听写正确率为92%;乙组抄写五遍,正确率为92.57%。第二课,听写十个生字,甲组抄写五遍,正确率为92.85%;乙组抄写十遍,正确率为94.57%。第三课,听写11个生字,  相似文献   

15.
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运用,统称语文教学的“双基”,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应着眼于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基础知识教学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在施行这个基本任务时,必须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为了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仍然采用“死记硬背、单纯训练”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有的教师还在沿袭“多写笔下生花”的做法,要求学生十遍八遍地反复写生字;有的教师则要求学生一次次按笔顺书空,比如教“林”字,反复背诵“一画横,二画竖…  相似文献   

16.
每个数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但是由于每个教师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有的教师“以慢求快”,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有的教师“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得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教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和教材的科学体系、学生的认识规律相适应,三者协调、和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次教学实践表明,有些地方是万万快不得的。一、上课开始,可慢些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写字。这时,刘刚同学却突发奇想:老师面朝黑板写字,怎么能看见我们做小动作呢?难道她脑后还长有眼睛?  相似文献   

18.
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效率。相同学科的教师由于各人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有的“以慢求快”,以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的轻松,学得扎实;有的“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得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教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和教材的科学体系、学生的认识规律相适应,二者协调和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有些环节是快不如慢些好。  相似文献   

19.
王月平 《教书育人》2001,(13):20-20
作为教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只是各人的认识和作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一样。有的“以慢求快”,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是轻松,学得扎实;有的“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得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教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和教材的科学体系、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三协调、和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地方是不得的,还是慢一些好。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数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但是各人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有的“以慢求快”,以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的轻松,学得扎实;有的“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得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教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和教材的科学体系、学生的认识规律相适应,二者协调和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情况,有些地方是快不如慢些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