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节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湖北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节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农电视传播的国家级媒体,CCTV-7农业节目开播十五年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沟通城乡"的宗旨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广大农民和城乡观众的收视需求,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使农业节目的收视率、满意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再加上频道良好的覆盖和贴近"三农"的鲜明特色,使得CCTV-7农业频道迅速崛起为全国  相似文献   

3.
徐文俊 《新闻前哨》2011,(11):59-60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我省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我省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栏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3,(5):97
CCTV-7农业频道不但通过电视公益活动提升频道自身的形象,而且帮助企业提升了在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影响力。CCTV-7农业频道作为一个对农性质的专业频道,公益性是体现其公共服务性的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承担了为农服务、为农解忧、促农发展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因此CCTV-7农业频道坚持把栏目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彰显农业节目的公益形象。2011年,频道打造了一大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1日开播的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为极具活力的对农专业频道。本文分析了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在发展中采取的策略,及对农频道在寻求亲和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希望对如何办好对农频道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莉 《青年记者》2016,(17):93-94
线上公共服务带动线下产业化运营:“垄上模式”的全新探索 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是湖北省内唯一一家对农传播与服务综合电视频道.频道采取“制播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成立不到两年,其线上传统广告经营收入就达到6500万元,线下创新产业经营业务创收超过4亿元.业界人士称,垄上频道开启了电视媒体运营的全新模式,即“垄上模式”.  相似文献   

7.
钱晔 《视听纵横》2008,(6):77-78
时下,各地电视台中大多有生活类节目定位的频道,名之为“生活频道”。在这些频道中,有的坚持定位做得有声有色,有的徒有虚名,办成了综合频道或者其他定位的频道,走入误区。不论当初取名出于什么考虑,事实上在今天,“生活频道”是所有频道中定位相对准确,发展空间也相对开阔的频道。在贯彻“三贴近”精神中,生活频道是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平台,在日益激烈的电视媒体竞争中,特别是数字电视的普及、卫星电视的覆盖等,在日趋复杂而残酷的环境中,生活频道应快走一步,先走一步,凭借自身的优势,按照“三个四”的思路,对频道进行调整,争取使频道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作为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地市台对农频道,荆州电视台垄上频道开辟了地市级电视媒体开办对农频道之先河,为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汪芳 《今传媒》2011,(5):126+148
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媒体服务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好的对农节目应该贴近农业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需求,通过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引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实现电视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从正确引导、改换思路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做好对农节目,如何提高对农节目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7,(4):7-8
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的前身是湖北经济电视台,2002年6月更名为湖北电视经济频道。2006年3月1日,省广电总台成立之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财务实行自收自支。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按照“以节目为龙头,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步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改革,大力创新,实施品牌战略、资源整合战略和营销战略,着力打造本土化节目,先后推出了大型民生新闻栏目《经视直播》、本土方言栏目剧《经视故事会》和本土方言室内情景喜剧栏目《经视人家》,现已发展成为频道的品牌栏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刘飞曼 《新闻传播》2015,(2):94-95,97
湖北荆州电视台农业节目《垄上行》通过打造对农服务品牌、创新对农服务模式,惠及江汉平原广大农民,迅速实现"线上频道、线下渠道"的双赢格局。《垄上行》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以"住访"为代表的独特采访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住访"模式,无论是对于《垄上行》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当前的新闻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巍  张晓伟  贝森 《东南传播》2012,(6):158-159
本文以媒介生态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代表,深入分析了其媒介生态环境,生存状态、面临困境等方面的内容,并尝试探讨了对农频道的发展创新空间,希望能为对农频道的发展提供些许有益启示和创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媒体服务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地区农村受众收看电视对农节目情况的调查及分析,认为好的电视对农节目应该贴近农业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需求,通过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引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实现电视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3,(5):90
CCTV-7农业频道正是抓住了这个"土"字,实现了频道的高度专业化,成为了唯一一个能覆盖全国的对农频道。将地方卫视不愿念,或没有能力念的"农"字经,念成了稀缺资源。实际上,在频道创立之初,CCTV-7也经历了一段泛专业频道化的过程,即虽然树立起一个相对比较细分的节目名称,但内容还是有些庞杂。CCTV-7原名为"少儿、军事、农业频道",频道除了  相似文献   

15.
亲切·亲近·真诚--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览全国各级电视台当中有一半以上的电视台开办了生活服务频道,其宗旨大都是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也要有本专业频道主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金华广播电视总台将电视教育科技频道和电台的对农广播结合,组建金华电视台教育科技和对农广播频道群,首次对广播电视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频道群内设对农节目部,负责对农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的采编工作。《金华对农广播》如今每天播出时间为13.5个小时,8000只大喇叭每天定时广播8小时,可以说是金华农民接触最多的媒体;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经济报道,服 务经济建设,是时代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多年来,特别 是近年来,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按照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断探索经济报道 的新思路,改进经济报道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经济报道的 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了经济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经济 报道中,经济频道注意做到:宣传典型,提高经济报道的深度; 与权威部门配合,增强经济报道的力度;经济问题社会化,提 高经济报道的广度。 宣传典型 提高经济报道的深度 经济频道在经济报道中,不局限于经济工作一般的部署、 进度和数字,而是注重发现经济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种典型,进 行深入采访和深入报道。通过一个个典型报道,为广大干部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如火如荼,各级电视台先后成立了多种类型的专业频道,专业性的对农频道以及对农节目应运而生。2008年3月31日,全国首家农林科技卫星电视频道——陕西农林科技卫视已经如期开播,这也是继陕西卫视之后,陕西电视台推出的第二套卫星频道。陕西农林科技卫视频道的开播,针对当前农村电视节目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为浙江省唯一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省级电视专业性频道,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自2006年开办以来,充分发挥省级媒体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按照频道专业定位,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成为发布对农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通过与市、县广电媒体的广泛合作,开设窗口,扩大对农报道信息量.新农村频道已经成为浙江省电视对农政策指导、科技宣传、法律咨询、信息服务和展示"三农"新貌等方面的权威性主平台.  相似文献   

20.
陆平 《新闻前哨》2009,(8):61-62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焦点.我们看到电视对农节目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成为最受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真实、平民化、审美、营销等电视创作理念的日趋成熟:CCTV7、河南新农村频道、陕西农林卫视、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等对农频道和《乡约》、《致富经》、《每日农经》、《乡村发现》、《垄上行》等一批对农节目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