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台竞争、交叉覆盖、信号如烟,观众手持遥控器,在目不暇接、跳跃式饱享眼福中,对各频道节目知多少,不得而知。因此,作为“第三世界”的地市级电视台,还抱着“小而全”办节目的老套套,显然不合时宜。一、多频覆盖,“精品”集中展示,“小而全”办节目,造成资源浪费地市级台多数是82年代初期,按行政块块建立起来的。当时电视信号的覆盖限于中央台,本省和本地市台。而且从上到下,节目单一,观众又是初偿电视的滋味,因此越多越好,越多越有吸引力.各台想尽可能争取不同层次的观众,于是由最初的新闻加电视剧,逐步发展到专题、…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2,(1):131-132
《民生直通车》是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全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民生新闻栏目,也是山东省内第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始终把"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作为栏目的宗旨,把百姓话语、平民视角和民生关怀作为自己的品格追求,得到了观众的认  相似文献   

3.
韩国TV艺能节目在中国越来越受到TV观众,尤其是中国年轻TV观众欢迎。该节目在韩国一直以来也深得韩国TV观众的支持和厚爱。另外,该节目已经成为评价韩国国内其他韩国TV艺能节目的行为典范。所以本文通过韩国TV艺能节目Real Variety《无限挑战; 》来分析该节目的主题策划、MC的主持特点等等给大家展现出韩国TV艺能节目的创新性。以及《无限挑战; 》节目的不足之处,其节目的展望。本文通过对real variety《无限挑战; 》节目的内容特点以及主持特点的分析,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崔志惠 《今传媒》2012,(6):84-86
韩国TV艺能节目在中国越来越受到TV观众,尤其是中国年轻TV观众欢迎。该节目在韩国一直以来也深得韩国TV观众的支持和厚爱。另外,该节目已经成为评价韩国国内其他韩国TV艺能节目的行为典范。所以本文通过韩国TV艺能节目Real Variety《无限挑战;■■■■》来分析该节目的主题策划、MC的主持特点等等给大家展现出韩国TV艺能节目的创新性。以及《无限挑战;■■■■》节目的不足之处,其节目的展望。本文通过对real variety《无限挑战;■■■■》节目的内容特点以及主持特点的分析,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节目的“兴奋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巧妙设计“兴奋点”,从而使节目更加好看,更加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所谓“兴奋点”,就是能使观众振奋和激动,不但将节目看下去而且能引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闪光点”、“动情点”、“新鲜点”等。新闻节目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真实性,这里我们所说的设计节目“兴奋点”,是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所进行的在内容、形式等  相似文献   

6.
徐青 《声屏世界》2016,(6):52-52
新媒体发展迅猛,近年来微信微博等媒体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们对于电视媒体的依赖。人们开始追求用手机进行其他的娱乐方式,电视节目对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了。  相似文献   

7.
如今是一个高度融合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电视媒体,作为先进传媒主体,更需要越来越多地与观众进行沟通,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互动”。如今,观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感不断增强,他们希望充分表达意愿和看法。希望参与到电视节目当中,这种思想意识的变化,对传媒而言,不啻是一种市场需求。互动节目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谈话类节目与其它类节目最大的不同是:参与谈话的人物是作为第一个要素进入观众的视线的。正是在这个人物的基础上,才有节目中将要展现的情感、故事、新闻事实等等,因此,访谈人物应该是吸引观众的第一个要素,也就是说,他应该是节目取悦观众的第一个“卖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频道的增多,越来越多风格迥异的节目主持人呈现在电视荧屏上。他们的神情或庄重严肃或温和亲切,他们的着装或潇洒飘逸或清纯可人,他们的语言或规范舒展或活泼清丽,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新鲜丰富的信息资讯,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的视听享受,使观众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无疑,电视媒体为节目主持人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与观众的有效沟通提供了最直接的平台。然而,在观众近乎挑剔的审视中,  相似文献   

10.
张晓明 《视听界》2011,(6):42-44
说起电视新闻中的调查类节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央视名牌栏目《新闻调查》。该栏目自1996年开播以来,对某些新闻热点问题和社会敏感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和透视,资深的记者队伍,娴熟的电视手法,使其一度成为国内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一面旗帜。不过,电视新闻调查并非只有这一种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不断出现,需要媒体,特别是城市台、地面频道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快速反应,迅速解读,深挖观众需要的内容,为受众提供“快消品”。相对于央视的《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也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人物,其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成功与否,他是整个节目的策划、组织、传达着,媒体的报道意图要通过主持人对节目的准确把握表达出来。怎样沟通媒体与观众的关系,实现个性化的传播,拉近新闻报道与观众的距离,适应电视报道多样化的需求,是摆在每一个主持人面前的新课题。从现代媒体发展趋势看,能够高度融入节目报道全过程,以采访支持见长的主持人将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者型主持人。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1997,(2)
观众的口味在变。以往火爆的电视剧作,较难吊起观众的胃口。而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为代表的一些纪实性专题节目,越来越受青睐,能吸引一大批观众安安稳稳地坐在电视机前。就是“经济半小时”主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专题节目,也赢得了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13.
"大声展"是一个年轻设计师和自由艺术家自发的创意设计展览,来自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个性作品将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美国出现了一个所谓“电视新闻节目热潮”,收看电视新闻的成年人,1980年达5,630多万人。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调查表明:电视的影响力在美国已高踞第四位,仅次于白宫、大企业、参议院。美国电视新闻之所以能这样吸引观众,是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开办“新闻杂志型”节目密切相关的。 1939年美国正式开办电视以来,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5.
近期的央视索福瑞收视统计分析显示,地域性正在成为影响观众收视的基本因素。从春节期间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走西口》的收视情况来看,其收视率高低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变化:越往北收视率越高,越往南收视率越低。这一现象说明观众对地域特色是相当敏感的,抓住了地域特色,也就等于抓住了牵动观众视觉的敏感神经。然而这一规律并没有在业界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运用。以生活服务类节目为例,目前大多生活服务类节目程式化、雷同化明显,地方化特色不足。这也就意味着观众从我们的节目中获得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也可以从其他频道获得。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方电视台,要与上星的众多电视台争取观众,要吸引自己电视节目覆盖区域内受众的眼球,在强手如林的电视节目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面对的现状是,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和信息都与省级电视台拉开一大块距离,居高临下的CCTV就更不用说了。地方台要生存,必须清醒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优势,就要依靠本土化策略,除了在节目制作的方向、观念上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之外,所生产的内容必须是本土的,原汁原味的。我台开办以来,对农节目的生产一直以积极健康、坚持不懈的态度努力着。  相似文献   

17.
王珏 《新闻传播》2010,(8):51-51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跟风现象屡见不鲜,央视学国外、省台学央视、地市台学省台,特别是读报类节目、谈话类节目和娱乐类节目,更是被竞相克隆的热点。近几个月来,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为代表的婚恋类节目再次将这个议题推入观众的视野,清一色的节目形式和低质量的节目内涵极大地考验了观众的耐心,也再次对电视节目发展模式提出了严肃的考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电视传媒中各种式样、风格迥异的电视栏目异彩纷呈,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生活服务类专栏节目,如何以它独特的魅力、鲜明的个性赢得观众、争取越来越多的收视群体,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审慎的人往往会去网络上看一下网民的评价,以便在消费时做到心中有数。而现在这种方法也被电视观众广泛使用,尤其是中青年观众的表现尤为明显。很多观众在收看电视剧或一些电视栏目时往往会看一下网络的点击率和网民的评价。《蜗居》、《黎明之前》以及一些热门的栏目诸如《对话》、《百家讲坛》等热播时,很多年轻观众都是以网络为导向进行选择的,由此可见网络对于受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视听高度发达的感官时代,艺术的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愈来愈多的直接作用人感官的各类艺术形式铺天盖地,挤压着传统艺术的生存空间。 近些年,作为传统艺术代表的戏曲的演出和播出与其他艺术形式及娱乐节目相比已明显趋于弱势,尤其是年轻的戏曲观众和听众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