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4,(5):39-41
早就听说大连有一家“特殊工厂”,那里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人体标本生产基地,主要从事人体塑化标本的制作,就在我们着手去采访之际,由同样来自大连医大生物塑化公司制作的标本以“中国人体世界科普展”的名义在北京展出了。  相似文献   

2.
科教馆将人体展定为'辅导级" 先前在其他国家展出时,曾有观众看得面色惨白并觉得恶心,在伦敦,有观众拿铁锤砸向一具拿肝脏的人体标本,也有人把毯子丢向一具孕妇标本,抗议展览不尊重死去的人.  相似文献   

3.
正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海南省人类生命科技馆是依托海南医学院建设的我省唯一一所人类生命科技馆,该馆同时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海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展馆按人体解剖系统分有9大展区。馆内存有人体标本2000余件,从人类生命起源,人体成长发育,人体的形态结构,疾病的防控,热带病的防治等方面分门别类,以制作精细,显示清晰的实体标本,辅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影视、图文,多方位、多层次的充分揭示人体奥秘、探索生命规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6)
本文就人体福尔马林浸泡标本暂称普通标本以及干尸标本,铸型标本的制作和保存作了详细说明,对解剖标本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斯图加特市的奈卡河畔有一个美丽的玫瑰石公园,公园中央绿茵环抱着一座古老的宫殿式建筑,这座当年的皇家行宫就是今天斯图加特自然博物馆的现代生物展览馆。馆中主要展出地球上现存的动物种类,其中包括不少世界上稀有的动物标本,如中国的大熊猫、澳洲的袋狼等。步入展厅,一件件标本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尤其是各种生态环境的微宿景观,生动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6.
李海军 《科学中国》2007,(11):60-60
在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42号,动物园的斜对面,有一个博物馆,它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按照古生物的演化序列陈列展品,向人们介绍古生物、古人类的演化历程,它就是——中国古动物馆。中国古动物馆分为两个展馆(古脊椎动物馆和树华古人类馆)四个展厅(古鱼类和古两栖动物展厅、古爬行动物和古乌类展厅、古哺乳动物展厅、古人类与旧石器展厅)。馆内展出的900余件标本是从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万件标本中精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章明  单宇定 《科技通报》1990,6(4):230-232
经60侧正常人体头颈部标本解剖后,对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在颈部的定位、横径及角度等进行测量,为临床的颌面动脉插管术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8.
詹庚申  陈斌 《科协论坛》2010,(5):F0004-F0004
南京地质博物馆,是采集、收藏地质标本,研究、宣传地质知识的专业馆。该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的地质矿产陈列馆,解放后更名为南京地质陈列馆,1992年被易名为南京地质博物馆。现在的南京地质博物馆由新、老馆组成.总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馆藏标本2万余件,展出标本、模型、图表6000多件,分为地学摇篮、中国石文化、矿产资源、地质环境、恐龙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等展厅。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时代》2007,(11):35-36
随着禽流感季节的到来,很多人都开始匆忙地注射疫苗和服用维生素。要是穿上一件衣服就能抵御禽流感病毒和其他病毒的侵袭该有多好,这也正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资深设计师奥利维亚·奥格设计“Glitterati”套装的想法。这种套装由一件衬衣和一件夹克组成,今年4月,这种双功能的服装在康奈尔设计联盟服装展上首次进行了展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科学家发现一个古老的干尸头,年代在公元1200年到公元1280年之间,是目前发现的欧洲年代最为久远的人体解剖标本。这个标本由一个成年男性死者的头部和肩膀构成,大脑已经被切除。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医术先进程度远远超过此前的估计。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这个干尸头的年代在公元1200年到公元1280年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生物塑化技术是由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主任、我国知名的人体解剖学教授隋鸿锦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成归国后率先引进、推广,并加以创新的一项技术,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以生物塑化技术为主的“大连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塑化标本技术是标本制作领域的一种崭新技术,它用多聚物替代生物组织中的水分和脂类,塑化后的标本干燥耐用、无味无毒,既环保又可以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2.
在针对以药物为主的药学专业学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来讲授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并尝试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的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解剖学会于1987年12月在绍兴市召开了“浙江省解剖学技术交流会”,来自杭州,嘉兴等市(地区)的解剖工作者65人出席了大会。会议采用“双盲法”评出了一批优秀解剖标本。评审小组由张克劬副教授等7人组成。评比采用“双盲法”,评委无记名打分。最后以  相似文献   

14.
利用CT扫描以及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可以实现化石标本的重建,在重建标本内部形态的过程中也可以形成动态的交角三维图形,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解剖和研究。除了技术之外,化石标本本身的质量也会影像3D虚拟解剖的质量。三维可视化技术使用的软件功能会影响虚拟解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大专护理专业采用虚拟解剖台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大专护理2个班学生共120人进行实验。对照班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用传统教学结合虚拟解剖台教学法。两组教学后通过成绩考核、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班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班且对此教学法较为满意。结论:应用传统教学结合虚拟解剖台进行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大专护理专业采用虚拟解剖台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大专护理2个班学生共120人进行实验。对照班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用传统教学结合虚拟解剖台教学法。两组教学后通过成绩考核、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班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班且对此教学法较为满意。结论:应用传统教学结合虚拟解剖台进行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范敏  戴培山 《科教文汇》2014,(30):103-104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的人体结构复杂,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非医学院校的学生理解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比较困难。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当中,以人眼、耳和心血管系统的教学内容为例分析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的人体结构复杂,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非医学院校的学生理解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比较困难。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当中,以人眼、耳和心血管系统的教学内容为例分析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长沙中小学发明创造活动活跃1994长沙地区中小学生发明创造活动十年成果展暨第十四届发明创造展评大会于1994年12月10日在湖南省展览馆结束。十年来,长沙地区中小学生通过开展各种创造教育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这次展出的269件作品中,有2件曾...  相似文献   

20.
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使用人体塑化标本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提供有力保障。首先介绍人体塑化标本的优点,对人体塑化标本的不足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塑化标本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