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任翔 《内江科技》2009,30(11):104-105
本文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沙湾组一段1砂组是该区春风油田的主力产层。本文通过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参数、空隙结构特征,认为沙一段1砂组储层为特高孔特高渗且分选和连通性较好的岩屑质长石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3.
涠西南凹陷涠洲B油田涠二段Ⅳ油组为油田开发的主力油组,通过钻井取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研究,确定涠洲B油田W_2Ⅳ油组主要为浅水环境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并识别出辫状河道、分支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应用高分辫率层序地层理论,将涠洲8油田W_2Ⅳ油组划分为2个中期半旋回、6个短期半旋回,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并在格架内进行小层砂体精细对比,选择砂体较为发育的ssc3和ssc6两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编制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及砂体展布图,摸清了砂体展布规律,以明确油田开发调整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有涛 《内江科技》2012,(11):112+114
春风油田近缘沉积体系中的沙一段1砂组储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弱反射或空白反射现象,造成储层描述难度加大,本文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目标性处理和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以精细的层位解释为基础,在该区建立符合地质规律的波阻抗模型,应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反演得到了高分辨率的波阻抗数据体,对有利砂体的展布规律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雁木西油田白垩系储层识别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提出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控制划分有利沉积微相带方法。通过对该区目的层段井径、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声波测井曲线和岩性、物性及其能量厚度统计,建立单渗砂层能量厚度下限标准,控制划分出有利沉积微相带及其骨架砂体分布,为该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依层次分析原理,孤岛油田的储层可以划分为十个层次:地层段、地层亚段、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砂层、成因砂体、沉积韵律、交错层系组、交错层系。以往该区储层的研究主要是小层的层次,本次研究以单砂层和成因砂体为目标层次,进一步解剖储层的空间结构。建筑结构分析法是河流相储层研究的有效方法。在密井网条件下,通过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和岩芯观察,在研究区共识别出了六种结构要素类型:主河道砂体,废弃河道砂体、决口水道砂体、决口扇砂体、天然堤砂体和河漫滩砂体,并以单砂体为单元做出了储层建筑结构平面图。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岩心观察,结合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测井相等相标志对该区进行了沉积相特征研究,指出受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不同体系河流的控制,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沉积微相。通过砂地比的计算,勾绘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以及分流间湾等微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表明自长8油层组早期至长8油层组晚期,该区经历了湖进过程,同时依据对主分流河道的确定,厘定了河流的走向,对沿主河道厚砂体布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恩  李维锋  张宇坤 《内江科技》2010,31(4):103-103,88
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百口泉油田百重7井区克上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油气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百重7井区克上组为一套冲积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发育碎屑流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问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三角洲泥微相。研究区油气分布主要受岩性和物性控制,局部被断层遮挡,储层物性和舍油气性受沉积微相的控制。通过对沉积微相和油气分布的研究,可以为油田的后续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油藏为比较典型的低渗油藏,储层是制约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对该区物源的研究对于确定储集砂体展布规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研究区的地震沉积学特征,重矿物种类、组合、含量分布特征,岩石的颜色分区等方面分析表明,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沉积物的母岩始终是以火成岩和变质岩两大类为主,变质岩占主导地位。沉积物物源具有多物源趋势,油田主体部位存在西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的物源。  相似文献   

10.
李振东 《内江科技》2011,32(2):136+150-136,150
孤东油田为河流相沉积的大型整装油藏,馆5、6砂体组为辫状河沉积,发育厚油层油藏,馆4砂层组为曲流河沉积,砂体发育零散,呈现小、窄、薄、渗透率低的特点:孤东油田经过20多年的高效开发,馆5、6砂层组的主力油层已经普遍进入高含水,下步提高采收率难度大.而馆4砂层纽的零散小砂体在增油效果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结合小砂体的开发状况及效果分析,面积大储量高能够完善注采井网的小砂体开发效果较好,因此加大小砂体的挖潜力度,对提高孤东油田的储量动用率、提高采收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Y油田为例,探讨应用测井、地质和地震资料及标点过程方法进行沉积微相三维建模的方法,并研究了该区砂体的定量结构模式和概率分布.结果表明:Ng2组砂体的结构模式近似于"千层饼"状;东营组砂体的定量结构模式为"迷宫状".综合多学科资料,可以有效的提取三维相建模所需要的地质统计学参数及概率关系,进而建立符合研究区地质特点的沉积相模型,并对储层预测的多解性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2.
魏三妹  吴剑 《内江科技》2010,30(1):96-97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构造概况、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清了辽河油田台一块Es1Ⅱ和Es1Ⅰ油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认为油组储集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其沉积微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微相。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并得出研究区该时期存在双物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以岩心资料为主,结合测井资料、储层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等特征,分析了该地区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认为高家沟-青阳岔地区长6油层组主要沉积相是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发育有分流间湾、分流河道和天然堤三种沉积微相,工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表明该区储层砂体以分流河道为主,是主要的有利富集区。  相似文献   

14.
红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杭州  周萍  兰正凯 《内江科技》2009,30(12):19-19,67
本文以红岗油田大208区黑地庙油层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结合沉积物粒度等沉积相标志的再认识,研究了该区砂岩储集层的微相特征,并划分出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详细描述了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及微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并得出其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5.
A油田某油层以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由于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大部分地震反射连续性差,能量变化大,空间分布非常不稳定,沿等时切片进行属性提取分析存在穿时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利用地震沉积学基本理论,结合工区实际沉积特征,采用地层切片属性分析技术对该区河道砂体进行了精细刻画。  相似文献   

16.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共分为7个砂层组。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受阿拉尔和祈漫塔格两大物源体系的影响,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等微相类型。砂体类型主要有滩砂体、坝砂体和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席状砂、远砂坝;滩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小、层数多、砂泥频繁互层的特征,坝砂体具有单层厚度大、层数少、砂泥互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樊素烨 《内江科技》2010,31(8):120-121
通过对陈家庄凸起的整体评价,认为陈371块以东、陈4潜山馆陶组超覆带具有同陈家庄油田主体相似的成藏条件,该带有可能形成千万吨级的储量规模通过加强对陈家庄凸起馆陶组下段成藏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在描述馆陶组河道砂体空间展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成藏控制因素,从而指导该区的整体勘探。  相似文献   

18.
张俊锋  柴先平 《内江科技》2014,35(11):28-28
<正>下干柴沟组下段是马北地区主要储集层,而上段是该地区最重要区域性盖层。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为河流相沉积,本文从河流相层序地层角度探讨河流相储盖组合的形成机理。低水位体系域晚期沉积了下干柴沟组下段的辫状河沉积,河床亚相砂砾岩储层发育,随着基准面上升,在水进体系域沉积了下干柴沟组上段的曲流河沉积,泛滥平原亚相极为发育,河道砂体孤立分布其中,形成了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的区域性盖层。  相似文献   

19.
埕东断裂带西部沙河街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埕东断裂带作为渤南洼陷生成的油气向埕东凸起运移的必由之路,成藏条件十分有利:近年来在该区沙河街组勘探均获得高产,展示了其巨大的勘探潜力本文以摸清储层展布规律为目的。针对沙河街组展开了沉积体系研究:在区域构造背景下.通过单井相分析和剖面相的建立,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两类沉积体系。在沙二段沉积时期受到大的沉积旋回的影响,零星发育部分滨浅湖滩坝砂沉积,分析了各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该区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20.
牛明超 《内江科技》2011,32(10):134+116-134,116
正确认识油藏水淹特征是改善和提高油藏开发效益的前提条件综合利用油水井地质、动态、监测、敷模等资料,评价了胜利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的水淹特征,经研究认为,油藏水淹在平面上受沉积微相及注采井网的影响,在纵向上受油层非均质程度的控制.在层内主要受砂体韵律性和重力的影响,注采比是影响水淹的最主要因素,对指导馆陶组下步注采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