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田滚动开发是目前国内低产、低渗透油田通用的一种开发方式,按照地面服从地下的原则,基建工程方案随开发部署调整而变化,站址、建设规模确定时间晚,造成了工程工期延长、投资增加。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整体效益,本文在提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组织机构、推行标准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
韦刚  黄玉欣  杨艳芬 《内江科技》2010,31(11):133-134
八面台油田青一段高台子油层和泉四段扶余油层储量资源丰富,但是这部分难采储量(低渗、低丰度、低产)开发难度大,本文在借鉴以往难采储量开发经验和教训的同时,通过在八面台油田开展有效注水试验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开发方式和开辟新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3.
蔡珺君  占天慧 《内江科技》2012,(11):148+144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出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技术,可供低渗透油田开发时参考,同时为国内外同类性质的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低渗透油田开发综合效益的提升,我们需要进行低渗透油藏系统的优化,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社会对于石油产品的需要越多越大,这对低渗透油田的石油开发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针对目前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通过相关方案的健全,促进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丛姣  陈生泽 《内江科技》2005,(1):26-26,37
本文以张天渠油田为例,提出低渗透油田7类10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可供低渗透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时参考,为国内外开发同类性质的油田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石油资源越来越匮乏的形势下,低渗透油藏储量的开发已成为今后我国乃至全球油田开发的主题。因此,已开发的低渗透油田如何改善开发效果,未动用的低渗透储量如何尽快有效地投入开发,对保持我国石油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气藏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量大.低渗透气藏采收率是拟定气田开发规划和编制气田开发方案的重要指标。采收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低渗透气藏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工艺。通过相关文献的调研分析,总结归纳了低渗透气藏采收率计算的不同方法,对不同计算方法的适应性做相关的评价,为低渗透气藏采收率的计算与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储层裂缝及其对油田后期开发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永旺 《内江科技》2006,15(1):126-126
我国裂缝性低渗透油气藏的储量动用程度低,已开发的低渗透油田效果普遍不明显,这与储层中裂缝有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了低渗透储层中的裂缝系统,说明了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双重影响,并针对其不利影响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家民 《内江科技》2014,(6):63-63,60
纯17-1块为多薄层常规低渗透油藏老区,储层物性差异大,岩性复杂,注水开发以来仍具有较大调整挖潜的潜力。为此开展了两类油藏差异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形成纯17-1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在此基础上,开展差异开发井网井距优化技术、Ⅰ类层特高温化学驱技术、Ⅱ类层差异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形成纯17-1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藏数值模拟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特点,论述了历史拟合方法及侧重点,并列举了实例;对开展低渗透油田数值模拟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纯17-1块为多薄层常规低渗透油藏老区,储层物性差异大,岩性复杂,注水开发以来仍具有较大调整挖潜的潜力。为此开展了两类油藏差异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形成纯17-1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在此基础上,开展差异开发井网井距优化技术、Ⅰ类层特高温化学驱技术、Ⅱ类层差异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形成纯17-1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石油开采时石油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面临石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有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我国,低渗透油藏地质情况复杂,其开采技术也相差甚大。本文通过分析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论述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和分析了井网优化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景彩 《内江科技》2014,35(11):30-31
本文介绍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特点,水平井完井开发方式的选择,分析讨论了目前低渗透油气藏完井的限流压裂技术,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泵送桥塞套管固井分段压裂技术,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套管分段压裂技术,智能完井技术,并提出了低渗透油气田有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渗透油藏河148块在弹性能量开采过程中出现地层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大、弹性采收率低的问题,本文从恢复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的角度出发,对河148断块实施水驱开发的可行性及注水开发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河148块可沿地应力方向先采用反九点法后转八五点法的注水开发方式进行注水开发,从而提高该区块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陕北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低渗透油藏自身性质,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而且要注重保持地层能量,改变常规的注水模式,因此提出了超前注水和周期注水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数量不多的开采和待采油田中,低渗透油层占据较大比例。在油气资源贫瘠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开采方式提升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提高其采收率是油田开发、建设生产者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因此,针对低渗透油层的形成条件及特征、特点,采取有效的采油技术进行开采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藏具有强水敏、强非均质性的特征,开发效果较差,注水矛盾突出,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持续提高。针对NM油田以"提速、增效、降本"为目标,开展了细分层系、精细注水为主的开发调整,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启了低渗透油藏开发新篇章,支撑了辽河油田千万吨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18.
八面河油田沙四段滩坝砂油藏分布范围广,储量规模大,以薄互层为主,储层物性较差且属于稠油,动用效果差。通过工艺地质结合,优选有利区带,运用常规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思路,优化井网,开展工艺技术评价,实施注水开发,逐步实现了八面河油田薄层滩坝砂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9.
叶文波  李长胜 《内江科技》2006,27(5):158-158,154
低渗透油藏一般具有启动压力和天然或人工裂缝,其开发效果的好坏主要与上述两个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对井距的影响研究,以及开发井网对裂缝的适应性研究,进行了坪北油田SP199井区井网部署,对于同类型低基透油田采用合理的井网进行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贾元元 《内江科技》2013,34(1):137-138
低渗透油田储量在我国油藏储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低渗透油藏由于其储层物性差、渗流机理复杂,因而单井产量低、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低渗油藏低产原因,总结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国内各低渗透油田提高单井产能方法的增产原理及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