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们来到了蓝印花布博物馆,那是位于南通护城河——壕河边上的一排白墙黑瓦的建筑,被称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进去以后,一位老奶奶——馆长的母亲,也是蓝印花布第四代传人,给我们表演纺纱、织布。  相似文献   

2.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印染工艺品中的瑰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通花布是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代表,南通蓝印花布运用天然植物染料呈现出蓝白二色,花布上的纹样无不有着吉祥之意,被广泛的制成各种生活必需品与南通人朝夕相伴。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南通蓝印花布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南通蓝印花布的色彩纹样特征为切入口,从家居产品设计、家居服装设计两个方面剖析南通蓝印花布当前发展遇到的瓶颈,探索南通蓝印花布元素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让传统工艺南通蓝印花布通过创新性设计融入现代家居产品,使其在当代社会中能有效得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知道为什么 ,一想到上海 ,脑子里就自然而然会有一块蓝印花布浮出 ,这块蓝印花布并非乡下人织染的那种 ,而是镶着精致的西式花边。花边的色彩与蓝印花布协调得十分典雅而富于韵致。它不全然是东方味道 ,亦不全是西方味道。就好像一个人 ,他穿的是西服革履 ,但他的骨子里却全部是中国的东西。这样 ,这块蓝印花布透露出来的内容 ,仍然充满着东方情调。上海无论如何是应该有河流在城市里流动的 ,如果再有几座湖泊就更好了。因为居住在水边的人比居住在山里的人多一份灵气和秀美 ,也多一份纤弱和斯文。我觉得上海的人就适合住在水边 ,但这水面…  相似文献   

4.
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件瑰宝,慢慢的这件瑰宝,在悄悄地融入时尚的元素中,融入人们的心中。在我园,蓝印花布也在慢慢的融入幼儿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实践,从认识、探究和运用等技巧来学习蓝印花布,从印染、印画、黏贴等方式来制作蓝印花布。下面简要谈一谈小班幼儿对蓝印花布的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南通蓝印花布是一种实用性、装饰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它在总体倾向和目的性上都表现出了一种吉祥美好的愿望,它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的表现。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圆融和谐、简约朴素、喜庆祥和等艺术特点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进行分析,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方面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中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背景: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老师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  相似文献   

7.
于培 《成才之路》2012,(28):72-72
蓝印花布是中国纺织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产品之一,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古老的手工印花织物。布面蓝白相间,深沉的蓝与纯净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多姿多彩、寓意吉祥的纹样。蓝印花布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这堂课从直观导入、审美感悟、设计创意、延伸拓展这四部曲,为学生搭建平凡生活与审美意蕴之间的阶梯,与学生一起感受蓝印花布那浓郁乡土情。所以,我设定  相似文献   

8.
冒玲琳 《学周刊C版》2014,(7):170-170
案例背景: 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老师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身为一个南通人.  相似文献   

9.
用高科技材料和印染技术把蓝印花布的美感体现在产品的内外包装上,通过创新设计来提高蓝印花布情感意境与文化意境的表达,提高产品的诱目度,诉求蓝印花布“蓝白相映”这一中国意象的视觉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发掘与创新.把蓝印花布引入高等院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把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的设计语言应用在产品包装的教学内容还未见报道,把它引入艺术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梁成 《教育》2022,(3):12-13
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的图案融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它的色彩、取材、构图代代相传,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从布的形成,到染料的形成,到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再到蓝印花布的图案,无不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风土人情.将蓝印花布资源...  相似文献   

11.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及保存现状,并找出其衰弱的原因,借此提出发展桐乡蓝印花布工艺的相关建议,旨在使蓝印花布工艺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许绣琦 《学周刊C版》2014,(6):240-240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及保存现状,并找出其衰弱的原因,借此提出发展桐乡蓝印花布工艺的相关建议,旨在使蓝印花布工艺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走进了南通蓝印花布馆,不禁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在透明的玻璃墙后挂着八十多种各式各样的蓝印花布。有的蓝中缀白,有的纹理粗犷,有的娟秀细腻,尽显出独特的风韵、超然的构想……呵!家乡的民间艺术真是博大精深。掀开蓝色的门帘,这间古色古香的屋子里全都是蓝印花布的饰品。墙壁上挂着许多蓝印花布壁挂,精致、小巧,表现出南通人民聪慧勤劳的品质。屋里摆放的蓝印花布雨伞,非常雅致,给屋子添了几分生气。墙边的衣架上挂着一件件蓝印花布衣裳,厚厚的白土布,印着线条拙朴的蓝色图案,使我感到是那样的清新、自…  相似文献   

14.
蓝印花布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文章从旧时代平民百姓的生存环境、生活态度、理想追求等角度研究了蓝印花布在材料选取、制作工艺、图纹设计和情感表现上的平民化特质,指出蓝印花布是劳动人民朴实无华思想感情的物化,蓝印花布艺术深受民俗理念和传统意识的影响,带有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5.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薛淑静 《文教资料》2011,(14):83-85
本文主要从日常生活中来发掘南通蓝印花布的生活方面的美,从三个方面来阐释:蓝印花布的特征;蓝印花布在生活中的应用;蓝印花布的生活审美。  相似文献   

17.
我站在乌镇的蓝印花布作坊前,心里的震撼还真不能言说。乌镇人将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太阳底下晒的情景确实叫外地人感到惊奇。一幅幅蓝印花布  相似文献   

18.
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其淡雅不俗、蓝白相交的艺术形式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形式、纹样造型、题材、寓意和创新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所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曾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反映着民众的朴素美和含蓄美。传统蓝印花布的色彩创新应运用现代技术精确控制多种染成色以丰富蓝印花布的色相:进一步发展深浅复色套印技术和防染技术以丰富蓝印色阶灰度变化;以靛青为主,结合其他植物染料丰富蓝印多重配色。这样才能使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更具时代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品,其艺术趣味是现代印染难以达到的.本文从安溪民间蓝印花布的历史基源展开,结合图案表现和艺术特色、民俗表现价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加深对安溪民间蓝印花布艺术价值的认识,探究其风格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