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岳衍 《科技风》2013,(23):149-149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融入抗震元素,建筑出抗震性能高的建筑物,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加强和完善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是目前建筑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将以地震的特点和危害为切入点,对建筑设计中如何加强抗震设计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一声巨响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一座座屹立的高楼轰然倒塌,地震停止了,带来的却是无数的哭喊声,因为他们的家园和亲人都没有了,历史的伤痛应铭记在心。可曾考虑如果建筑的抗震性能再有所提高是否就会减少一定的哭喊声,是否就可以多保存一些人的家园。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抗震设计,建筑的抗震设计可以说是建筑总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建筑设计没有达到抗震设计的硬性标准,那么建筑的稳定性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反之如果抗震设计存在严重的失误,那么建筑设计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幅度降低。将建筑设计应用到建筑抗震设计中,对于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需要高度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4.
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中建筑抗震设计的特点,对我国目前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师缺少实际的工程经验,对建筑的选址缺少实际的考量。然后介绍了在建筑抗震设计上需要注意的原则,要重视建筑顶部的抗震、注重建筑构件和连接处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房屋建筑的抗震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规范>等,通过对建筑震害分析,提出了房屋建筑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尤其是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房屋建筑的抗震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规范》等,通过对建筑震害分析,本文提出了房屋建筑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尤其是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房屋建筑的抗震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规范》等,通过对建筑震害分析,提出了房屋建筑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尤其是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当代,由于科技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着我国建筑行业飞速的发展。建筑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最主要的场所。建筑设计的要求同样也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而更加严格。作为建筑设计环节中的抗震设计地位越发的重要。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一旦超出了建筑构件和材料的相应的极限时就会发生位移、坍塌、加速等灾难。所以对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的设计是为了保护人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抗震的设计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通过加固墙体来实现,虽然效果明显,但是抗震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建筑设计人员改变思路,从建筑施工的工艺以及建筑施工新型材料等方面着手,抗震效果明显加强,施工操作的难度也有所下降,这是建筑施工的又一个进步,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抗震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希望能够为人类的建筑事业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2007,(2):7-7
近在麻省理工大学,有一个建筑设计小组采用最新设计的一种建筑结构模型,可能会在未来有效地解决高大建筑的抗风抗震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楼的设计是建筑设计较为特殊的部分。中小学教学楼的设计,更要满足孩子的身心发展要求。同时,考虑到汶川地震对教育设施的毁坏,我们在教学楼的设计中有必要考虑建筑的抗震因素。主要讨论中小学教学楼在建筑设计中的特异性、教育教学建筑的设计注意要点、和建筑的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同时引发了海啸,火灾,核泄漏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给日本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得益于日本先进的抗震设计,在地震中日本的房屋结构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损坏和坍塌。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抗震设计技术的领跑者。通过对日本抗震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形式设计,建筑选址以及建筑材料选用多方面的探讨。对日本抗震建筑设计做出简要的介绍,希望对我国的抗震设计思路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建筑结构是用来荷载建筑物体的一种结构,保持建筑物的整体平衡。建筑结构的设计是建筑的重要环节,这要是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就更高,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有抗震意识,最好建筑材料的把控,有效的提升项目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发生时,建筑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从20世纪开始,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抗震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提到各国建筑设计的历史日程,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并且城市用地紧张,随着地价目益高涨,促使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所以高层抗震设计设防更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民逐渐发现城市设计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审美趣味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建筑设计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意识到一个全新课题,建筑设计一方面更有利于建筑本身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建筑本身的审美性。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本文将对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贡献卓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也必然要随之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近些年来地震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这就使得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了人们所日益关注的问题,抗震结构的加固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提高建筑结构稳定的关键,建筑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根据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地质条件,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文章首先对固设计原则经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了与其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建筑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紧密相关。从现代建筑设计来看,任何建筑的设计都与特定时期的城市设计及城市景观相联系,建筑成为了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出发,对二者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领域都有新技术以及新工艺不断被开发并运用。在现代建筑中,由于现代科技的参与,建筑设计方法有了很大变化,体现出与传统建筑设计的不同,具有自身独特特点。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特征有一个较好理解与掌握,是现代建筑工作人员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对建筑设计人员设计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当代科技影响下建筑设计方法的特征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抗震工作一直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概述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建筑抗震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从而探索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方法,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坏问题在高层建筑中发生,笔者认为,首先要正确判定短柱,然后对短柱采取一些构造措施或处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