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学音乐课之所以与其他任何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是因为"音乐是一门艺术"所以音乐课应突出音乐的特点,小学音乐课就是要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唱歌课是音乐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目前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唱歌是音乐教学中最能使学生接受和喜爱的一种形式,通过唱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有感情地唱歌,从而达到体验美、创造美、展现美的教学效果,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音乐教育认识有偏见,态度不明确,投入不到位,在素质教育中缺乏应有的平等地位,有的学校不能开齐开足音乐课,许多农村学校特别是初高中干脆不开音乐课;另一方面,社会和家长迫切希望孩子接受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各地的青少年宫、群艺馆、  相似文献   

3.
<正>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识。音乐教育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教育,更是艺术、审美的教育,新课程赋予音乐教育更多的内涵。我结合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和对新课程理念下要求的音乐教学,谈谈一些看法。一、音乐教学现状我国的音乐课长久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教学模式基  相似文献   

4.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音乐教育的重要。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音乐课上的一些小窍门可以为你的课增加不少色彩。  相似文献   

5.
唱歌是小学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通过唱歌可以学习音乐旋律和其他音乐要素.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唱歌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唱歌是人的本能,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是每一个人进行音乐体验、实践和表现的最原本的手段和方式,唱歌给予人的音乐感受是最直接的.唱歌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在小学音乐教育和教学中绝不限于唱本身,更需要通过唱的歌曲,去学习音乐技能,如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等.通过歌唱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去学习,远胜于机械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的音乐教育已打破了传统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格局。在音乐新课程的改革之下,新形式的音乐课堂已具雏形,器乐教学走进了学校并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多年来,我校坚持创艺术教育特色,走艺术育人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抓好“三个到位”,落实“三个加强”。“三个到位”是:一、更新观念,思想认识到位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认识有一个传统的误区,那就是把音乐、美术简单地与唱歌、绘画等同起来,有人干脆把音乐课称之为“唱歌课”,把美术课称之为“绘画课”,认为多唱几…  相似文献   

8.
<正> 首先,教师要具备音乐教育新观念。音乐课在中小学的课程表及教师学生的理解中,被看作唱歌课,那么音乐课与唱歌课是否可以对等?实际上,音乐课不仅包括唱歌教学,还包含着音乐知识教学、音乐欣赏教学、视唱节奏能力的培养。而那些陈旧的观念大大缩减了音乐课的内容,学生缺乏其他各方面音乐技能的培养。要树立起音乐新观念,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课已逐渐从唱歌型、知识型向审美型发展.这是教育思想彻底转变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音乐教育的目的看,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实践证明, 音乐教学活动, 可以培  相似文献   

10.
一、对变声期声乐教学的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传统形式,基本上是以“唱歌”为主的。一堂音乐课,用唱歌的形式度过。老师弹琴,学生唱歌,通过唱歌,陶冶情操,接受美的教育。在课外,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也是主要的文娱活动形式之一。这表明在学生的音乐生活中,唱歌是学生最喜爱,最普及的一种形式,是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这充分说明了音乐课的重要性。然而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枷锁根深蒂固地套在了人们的思想七,形成了对音乐教育极端偏执的看法,认为音乐未纳人统考科目,可以随便上,很多时候都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唱歌课。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小学里,教师人数少,专业的音乐教师更少,往往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的门外汉.音乐课往往便是老师的教唱、学生跟唱,久而久之,音乐课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唱课,导致学生简单的认识音乐就是唱歌而淡化了上音乐课的积极主动性,在音乐教育、艺术熏陶这一环节上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枯燥的音乐课,对于音乐理论知识、节奏的训练则不以为然,忽视了节奏训练的巨大作用,导致唱歌像读书(其实读书也是有节奏的),不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歌曲内容。而长期对节奏感觉的淡化、模糊,  相似文献   

14.
自信心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更是学习音乐的内驱力。目前农村音乐课中,中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许多农村孩子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歌,却不愿意歌唱。这些怪现象都与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多年在农村一线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我就以自已的体会,谈谈音乐课上对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士祥 《山东教育》2002,(17):47-4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以培养人为核心。音乐通过情感交流,直接与人的心灵对话,通过音响刺激产生音乐形象并作用于人的灵魂。因而,上好每节音乐课是我们音乐教师的神圣职责。在音乐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唱歌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音乐素质的关键。下面谈一下我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几点做法。一、训练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学生歌唱发声的基础,各部分器官机能得以正常自如活动,并能掌握与运用歌唱基本技巧,是获得动听悦耳歌声的重要条件,因而在唱歌教学中应重视唱歌的姿势训练。课堂上…  相似文献   

16.
王运缺 《新疆教育》2013,(13):177-177
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推广,音乐课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而是即将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综合型的艺术课,音乐课的内容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了。在这样一个类型的学科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课堂内的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仅就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音乐教学领域与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是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音乐教育传统的"照本宣科"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音乐教学,因此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努力创设拓展学生艺术能力,拓展音乐教学过程,拓展音乐学习空间,拓展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唱歌教学是音乐课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唱歌曲,而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18.
<正>唱歌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其他的教学内容起到促进作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在义务教育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唱歌教学的任务还依然艰巨。一、在唱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传统的唱歌教学,通常是一堂音乐课学习一首歌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又出现了唱歌课中对学生进行专业声乐教学的误区。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是面向国民的普通音乐教育,并非专业的音乐教育。所以,唱歌教学的定位应该是为提高学  相似文献   

19.
乐器进课堂     
乐器进课堂呼和浩特市二十五中邢继新音乐艺术本来是声乐和器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的唱歌、视唱教学,只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多年来被一些人误认为是音乐的全部内容,而二分天下有其一的,并且最能开发少儿智力的器乐教学,却一直遭冷落。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教师水平及能力结构、设备和场地条件的限制。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全面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还有不小的困难,虽然以唱歌模式为主向以鉴赏和即兴表演、创作为主的模式转变是音乐教育大势所趋.但在上述地区先把音乐课落到实处、教好歌恐怕才是最现实的。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调整思路、改变观念使唱歌课符合新课程理念,笔者以为以下一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