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溪市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玉溪市2006年5月对本市的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的语音水平测试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基本掌握了音标及单词音标的正确读音.但仍存在着如下问题:没有掌握词组朗读技巧,不注意连读、失爆、同化和重音,音准、弱读、连读、意群停顿、节奏以及语调的运用等方面把握的不好,超音段知识、语流知识的欠缺,元音发音不饱满、发音不到位、不响亮,辅音发音不清晰,长短音区别不明显,教师的读音规则知识缺乏,单词拼读能力较弱,句子及短文朗读语调平缓无变化,节奏感不强,意群停顿把握不好,语流不顺畅;用音标来指导读音的意识不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很好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语音水平,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师标准的发音水平、系统的应用语音学知识和丰富的语音教学内容和手段,是达成语音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因素。通过对Z市初中英语教师问卷调查,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师语音教学态度与实践教学的差异性。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受访教师对语音教学重要性的认可和实际语音教学投入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且不同教龄或发音水平的教师在语音教学侧重上不存在差异;2.男教师对于语音教学、语音作业和语音展示课态度的积极性显著高于女教师;3.自我发音报告水平高的教师更注重自身发音练习,在教学中也会进行更多的语音实践教学;4.语音识别能力弱的教师对学生语音纠错敏感度更低,语音识别能力强的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明确纠错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音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为交际而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语音。因此,要学好英语就不能重词汇、语法而轻语音。只有学好语音,才可以学会正确、流利的发音,才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和通过说来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和写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发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言语能否被理解。良好的语音也能促进学生的听力能力发展。本文以本校外语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辅音发音问题,从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上进行分析,并提出语音教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在子洲当地也得到了教育部门与师生的高度重视。当地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但即便是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讲的英语不论是从发音的正确性还是语音语调方面,都带有浓重的子洲口音,教学成果不尽人意。作者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等,对当地学生的英语发音从音段方面做了系统分析,发现并指出了当地学生英语发音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提高当地学生语音学习的意识,也希望教师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能够加强英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中方言影响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相关分析发现,学生整体的汉语语音感知能力与英语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显著正相关;汉语发音能力和英语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也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明显低于前者。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没有显著差异,但其汉语语音感知有显著差异,英语的语音感知和朗读也有显著差异。可能的解释为,学生虽然经过练习,普通话发音有了较大进步,但其方言对普通话语音的感知和英语的语音感知和发音能力仍然有较长久的负迁移作用。由于"母语磁效应",母语(方言)的语音表征对二语语音习得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音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发音、语流的规律、语调的功能,正确使用英语语音和语调朗读、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教学重点是英语语音的三要素:发音、节奏、语调;教学策略是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语流音变和韵律特点,把握发音技巧,实现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音的学习很容易受到母语发音的影响,要掌握比较纯正的英语发音就有必要对本地方言及英语的语音系统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宜昌方言语音体系属性及英语标准发音体系的属性具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普通话、宜昌方言与英语发音可以分析宜昌方言对英语元音、辅音发音的影响。调查发现,宜昌地方方言与英语发音有明确的相关关系,普通话好的学生英语语音得分明显高于普通话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并进行人工标注,运用Ant Concord检索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对语料库中的单词拼写错误并结合单词发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学生的拼写错误主要发生在元音和重读音节上。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语音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培养学生的语音功能意识、加强音节概念、教授常见字母与字母组合发音规律、对比母语发音与英语发音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受藏、汉双语语言环境的影响,在学习英语时,时常出现较为复杂的发音错误。由于母语与英语语音间的发音特点存在差异,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母语发音习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固化思维去养成第二语言发音习惯,所以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因为母语的影响而对英语语音产生负迁移是在所难免的,不利于高职西藏地区学生全面提高英语水平。本文对语言学习中的负迁移理论进行了概述,并针对藏语语音负迁移对学习英语语音的影响展开了调查,通过对结果进行积极讨论与分析,制订了行之有效的英语语音教学策略,以供西藏地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良好的发音、流利的口语对于交际的顺畅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老师的语音对学生的发音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有必要从根本上加强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语音培训,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专业基本素质过关的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语音语调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本文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语音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提出了坚持本族语语音教学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本文只涉及前四种能力与语音学习的关系。不仅仅是"听"、"说"与发音关系密切,"读"同样需要听力发音能力为前提,朗读式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发音器官的凝聚,并提高阅读速度。即便是在语法准确的情况下,不正确的发音和重音也会直接妨碍对言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语音学是高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对中国学生来说,掌握好英语基本音素的发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其中对英语元音的掌握又是英语语音学习中的难点。对英语元音的描述,以往是根据传统的耳听法归纳出正确的和错误的元音发音.但随着实验语音学相关知识及语谱图在分析语音中的普及.则使语言学习者在语音方面出现的问题更能直观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中的基本内容。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辅音音段尤其是近音/l,r/的习得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本文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从声学分析和基于语图和听辨综合打分来探讨大学生近音习得情况,将受试近音语音产出与RP语音产出作对比,深入分析大学生在近音习得方面的发音特征和发音方式的错误所在,结果表明,近音习得平均习得率为55.49%,/l/,/r/平均习得率分别为60.29%和50.69%,受试在/l/词尾习得率最低(49%),在/r/词中习得率最低(41%)。受试的音段产出与英式标准发音的音段产出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数据显示,学生缺乏对音段习得的系统学习,高校语音学的教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讨论了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语音、文化、心理、听力技巧四方面因素,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影响听力水平的因素有:语音知识贫乏,发音不准;心理素质的影响;背景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基本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水平的途径主要有:纠正语音;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导入;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相似文献   

16.
语音问题是英语学习中一直困扰众多学生的基本问题。本文将结合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他们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发音问题从多个层面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增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信心,促进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形成的发音习惯对学习英语语音辅音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渡过语音关,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语音课是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第一学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全面的掌握英语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要领以及重音、停顿、语调、节奏等超音段,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语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的异殊性表现明显,具有独特的发音模式。其中英语的辅音连缀是汉语中没有但又很常见的语音现象,很多英语学习者会拿汉语读音的方式读英语的辅音连缀,这样读的结果只能使英语语音更加汉化。本文分析了英语中常见的辅音连缀现象,并提出读好辅音连缀的方法,希望能为英语教学者及学习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山东方言区大学生的英语语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其方音的影响,不自觉地把方言的发音习惯搬到英语中去,从而导致了不少发音偏误。以来自山东各地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让朗读阅读材料的方式,总结分析来自山东各个方言区的学生在英语音素(音位)系统发音方面,即在元音和辅音方面存在的发音错误。探究影响他们语音习得的因素,以期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放矢的给予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