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文件信息与其他同属社会记录型信息的比较中,阐明文件的本质属性是信息记录的直接性、信息传递的定向性和信息效用的现实性,并进一步说明了正确认识文件本质属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帕克对移民报刊的研究 罗伯特·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芝加哥学派将传播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传播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①帕克通过对移民报刊的研究,证明了大众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经济信息?经济信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经济信息指包含了新闻样式在内的一种信息,而狭义的经济信息指一种经济性的信息新闻或是信息性的经济新闻。我们通常所指的经济信息是一种狭义的经济信息。目前我们经常接触的、能够理解的是通过新闻媒介传递,并以新闻样式出现的那种经济信息。目前,社会上有些人将信息新闻与经济信息划等号,一谈到信息新闻就认为是经济信息,这是由于对信息新闻和经济信息的区别缺乏了解所致。要知道,经济信息是信息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传递量居各类信息新闻之首,约占总信息传递量的50%以上。近几年,我国创办的以信息新闻为主要载体的报刊大都以传递经济信息为主,一些报刊则干脆冠之“经济信息”,各级报社、电台开设的信息专栏或信息节目中传递多的也是经济信息。经济信息之所以得  相似文献   

4.
朱胜龙 《传媒》2005,(7):45-47
一些报刊的成功经验表明,报刊刊登的各种作品与组织的相关活动,是报刊传播知识、信息、行使社会话语权、扩大社会影响的基本手段,是报刊社输出信息、扩大社会影响的不可缺少的两大载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报刊的社会功能,就是在文本与活动的互动中得到发挥的,其中文本是报刊的基础,活动则是报刊文本的延伸.报刊的版面有限,而报刊组织的社会活动的表现空间则是无限的.一家成熟的,对社会负责任的报刊,每时每刻都在以各种方式生产着两种形态的产品,一种有形产品,就是报刊的自身,另一种是无形产品,就是报刊组织的各种有影响的活动.文本是活动开展的基础,活动是文本的延伸和拓展,文本与活动互为作用,互为影响,与有形的文本相比,在紧扣办报(刊)宗旨的前提下,报刊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能为读者提供更多形式的服务,能产生作用更为持久、影响更更为深远、辐射面更为广阔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互联网络的全新视角与新的思维方式,巨大的信息量与先进的高技术传递手段,形成了信息传递的新模式:全球广播、含量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自由和交互,有人称Intemet是人类社会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人称信息时代,或曰信息社会。一方面各种出版物多如牛毛;另一方面,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已不敷从浩瀚的文字海洋中寻找各自所需的不同信息。报刊,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之一,为适应时代潮流,服务我国的四化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动向。这就是各种新书广告、征订目录、“要目预告”之类在报刊中出现频繁和作用越来越大。一目录在报刊中正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拥有许多从事书评写作的作者,拥有众多的读者,为高校图书馆创办书评报刊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高校图书馆的书评报刊,充分发挥着传递科学信息,开展社会教育等职能。  相似文献   

8.
郑美清 《新闻大学》2006,(1):120-121
作为中国报刊园地的一大品种,文摘类报刊曾经在平面媒体改革中很领了一阵风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着中国大地, 信息交流的新潮开始在还不太清楚什么是“信息”的受众中涌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外地、外国、外行业……一张党报(而且只有四个版)打天下的信息传递方式已不能满足当时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于是一批以摘取经济信息、政策信息与社会新闻为主的文摘类报刊应运而生,成为各个层次受众的阅读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单位在办好报刊的同时,派生和积累了相当宝贵的新闻信息。可是长期以来,这些新闻信息在报刊出版发行后,即当作一般历史资料加以保存和简单利用,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然,更谈不上对这些新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就此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新闻信息资源有其独特的特点:信息传递速度快,是其他信源无可比拟的;内容丰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信息丰富多彩,是一超级信息源;史料性强,新闻本身是整个社会的缩影,记录着社会的变迁、世人的心态和物质文化的发展进程,有长期保存价值;公信  相似文献   

10.
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信息服务系统具备社会系统的特性,是以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交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是传递、交互与反馈;用户在信息传递活动居于主导地位。从传递、交互和反馈三个维度分析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机制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传递模式,指出分布式环境下应该重新定位信息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以及用户在信息系统和信息传递中的角色,充分研究信息、用户、系统在信息传递、交互、反馈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设计合理的传递、交互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