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独立、积极地进行自身知识建构的过程,只有当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才是自主的。本文运用当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影响远程学习者主体参与的内外部条件.探讨实现远程学习者主体参与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需要确立学习者主体地位,确立学习者主体地位有其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围绕学习者主体地位完善各种运行机制,提升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才能保证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获得持续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技术以不同形式渗透到教育领域,促逼学习场景从线下物理场域转向“线下+线上”虚实融合的场域。学习者身处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学习场景,其身份出现了实体与虚体的双重面向。数字化技术正从不同方向挑战和支配学习者的身份,引发不同维度的矛盾冲突,如,身份展演遭遇混乱、责任边界较为模糊、情感认同受到削弱等。为避免学习者深陷“身份困境”,保障学习者身份的完整性,弘扬学习者的主体性,教育者需要帮助学习者明确“识别—投射”的主体身份认同维度,构建“跨界—划界”的主体责任承担思维,形成“互动-守护”的主体身份情感共同体。重塑数字时代学习者的主体身份,才能实现虚体与实体的共进共生。  相似文献   

4.
论学习者在远程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代远程教育采用电视、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教学媒体,实行师生时空分离的人一机授课方式和自主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从而真正确立了学习者在现代远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进取精神,以强化学习者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主体学习者身份构建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元认知理论通过揭示基础知识对自主学习者的导向作用、元认知体验对自主学习者的反馈作用及元认知控制对学习者策略选择的启发作用,对主体学习者身份构建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思维重构。为此,文章在分析元认知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主体元认知知识厚度、促进经验深度和提升控制力的策略,从而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由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系统和学习动力系统构成的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是决定着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否顺利开展及其成效高低的首要因素。通过对当前成年学习者主体意识构成的分析,认为强化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教师作为学习者,是基于教师发展的主体立场提出的新命题,既契合职业本性,也适应时代精神。教师作为学习者,目的维度是"学以成人",内容维度是"学致广大",动机维度是"学起内需",过程维度是"学于互动"。成就教师作为学习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增加教师自由时间为宗旨制定政策,学校要以激发教师真实学习为目标规划发展,教师本人要超越功利化学习重建"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8.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在交际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已在教育领域得到重视和运用,它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本文就汉语教学中的"任务"及"任务型教学"进行了浅显的探讨,指出了学习者在任务型教学中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主体教育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通达 《教学研究(河北)》2002,25(4):298-299,302
主体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增强和发展人的现代感,效能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主要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新模式得以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路是:用“情境”帮助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协作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教学设计侧重于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0.
外语学习者学习主体认知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国外语言学发展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广泛吸收邻近学科(心理学、教育学等)的知识,产生了许许多多交叉学科: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其研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伴随着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深人人心,教育的研究中心从教学法转向学习者的特征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我国语言学发展虽目前总体上不处于领先地位,但也基本保持与国际研究同步。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有北外的刘润清、广外王初明、中山大学的黄国文等知名学者。不难看出,第二语言习得(SLA)的研究重心已从教学法转向学习者特征及其在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关于学习者特征的研究目前有两大主题:一是探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如普通语法和错误类型等;一是从认知因素和语言学习策略等方面探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近年来,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就包括探讨学习主体即学习者认知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地市级电大实践性教学各个环节的分析,阐明在以学员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模式下如何实现实践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创新智能与创业技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学习材料设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学习者为主体理念的确立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给远程教育的教育观念、教学实践带来一系列变化,使远程教育学习材料的设计有了更为广泛的内涵。本文仅就为什么在远程教育中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主体的特征,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学习材料设计原则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BDI智能主体模型,根据智能主体具有的认知能力,提出把BDI智能主体引进到游戏化学习情境中,以实现游戏化学习情境的人性化设计,有效促进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情境中的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4.
张琦 《华章》2007,(8):156
本文着重研究与考察大学英语学习主体诸特征因素,结合学习者的个人特征与学习过程的研究展开,并对学习主体的能力拓展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达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必须对外语学习主体和外语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加深认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重新审视,对外语教学应达到的目标进行探究。主题教学法正是一种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写作技能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产出技能,是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语言的主要体现。在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写有促进学习者语言发展的功效”。然而,目前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的主体意识的缺失,以及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研究中发现,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作文的技术性细节上,写作课堂成了讲解词汇、分析语法的场所,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写作教育理念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一词的诠释是“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与之相对立的“客体”则是“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新世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课程改革更是强调学习者是主体和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下面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学生主体地位及其确立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地位,树立新的学生主体观念。确认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而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应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日语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导入,而文化导入应当充分发挥日语学习者作为文化理解主体的作用。利用学习任务法进行文化导入,不仅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更体现了日语学习者在文化理解中的主体性,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主体自我教育是教育主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教育,这是主体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学习者主体能动性最集中和最根本的体现。本文拟在通过分析主体自我教育的涵义、特征及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梳理成人教育中主体自我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