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克东难题:争鸣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从李克东难题的问题真伪、如何看待深度学习与互动、李克东的追问有没有道理、博客互动少是技术原因还是人的原因、李克东难题要不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这五个方面,讨论了围绕李克东难题所产生的种种不同意见;并分别从三个角度探讨了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什么样的话题容易引起深度讨论以及从李克东难题的讨论中所折射出来的种种教育与研究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克最近上课总开小差,东看看,西看看,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李克,你在干什么?一节课太长,我坐不住……下课了,王老师问李克……这得想个办法!王老师心里也很着急。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嗨!让我也说两句!大家畅所欲言。课堂上的知识是重点,一定要注意听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李克东难题的问题真伪、如何看待深度学习与互动、李克东的追问有没有道理、博客互动少是技术原因还是人的原因、李克东难题要不要解决以及如何解决这五个方面,讨论了围绕李克东难题所产生的种种不同意见;并分别从三个角度探讨了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什么样的话题容易引起深度讨论以及从李克东难题的讨论中所折射出来的种种教育与研究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就像七色的彩虹有着不同的色彩。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才变得如此的灿烂美丽。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色彩不同于别人就刻意去改变。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只有一种色彩,那岂不是很单调、很乏味?有些人看到自己和他人不同,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别人,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这个多彩的世界就是由每个人的闪光点所创造的。著名球星马拉多纳说自己不值得被人崇拜,就是因为他只读过小学。他就这样否定了自己,我觉得这是不足取的。虽然他只读过小学,可他能以精…  相似文献   

5.
吴起杀妻的做法向来为人所诟病。人们多指责其“贪名”,而少有人以男女性别角色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男尊女卑、夫尊妇卑的性别角色定位模式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列国,性别角色的分布又不尽相同。然而吴起杀妻在男尊女卑、夫尊妇卑的性别角色定位模式和政治利益的双重作用下却得以无罪。经考证,吴起杀妻的确切年代应为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  相似文献   

6.
错觉     
有人说,可以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也可以因为一个人而恋上另一个人。只是因为有那个人的味道,有那个人的记忆,有那个人的相貌……我们到底为什么而爱上一个人?曾经,只是因为朋友的叙述而恋上一个人。不知道那个人的相貌,不知道他的喜好,不知道他一切的一切,就开始想要踏上寻求爱情的征程。偷偷地前往朋友所说的学校,一步步验证他所存在的痕迹,只是因为相信,在这个世上一定有一个完全属于你的人。然而,就像众多漫画故事一样,女主角在朋友的介绍之后,无意间介入了另一个人的爱情。自己永远都只能默默存在,只能在背后偷偷观望,等待他们的结…  相似文献   

7.
下列文段多属文言文中广为流传的名段,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更是因其所含的深刻哲理,被人们广为传诵。重点掌握这些句子的含义,很有必要。阅读下列文段并试着将它们译成现代汉语。1.好战穷兵,未有不亡魏文侯问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屡次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新序》2.胶柱鼓瑟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合乎节拍,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要求得到,追求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同“啭”,音调婉转,未…  相似文献   

8.
雪之署于杂文《“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有的人认为这个笔名“同本文联系起来看,正是给三个‘读书入’昭雪冤枉——他们并未被‘二桃’所杀,只是被教育总长的不通所杀罢了!”有的人则认为“雪,洗涤之意也;之,为代词,系指‘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我觉得这二种说法对“之”字的理解均不甚妥恰。说鲁迅是为三个“读书人”昭雪,是不通的,因为他们并  相似文献   

9.
吴起是史书上遭人诟病,为人所不齿的人物。"杀妻求将"、"母死不奔丧"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历来就受到世人的强烈批判和谴责。然而,元杂剧《吴起敌秦挂帅印》着重塑造了吴起智勇兼备,具有超常的军事才能,温和孝顺,体恤士卒的崭新形象。因此研究元杂剧对正史的颠覆就具备了重要的价值。本文旨在分析元杂剧中吴起的形象特征,并探讨这种颠覆性人物形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史记》关于吴起“杀妻求将”的描写,具有特殊的语境,这里的“杀”字,并非指通常意义下亲手将某人杀死。司马迁对吴起的负面评价“刻暴少恩”“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影响和限制了后人对吴起的认识。历史上的吴起并非“杀妻求将”“母丧不归”唯利是图的“猜忍人”,而是一个具有浓厚贵族气质的人,拥有不凡的理想和抱负,且具有相当的操守和秉持。  相似文献   

11.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比如,“这个人是坏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坏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社会标签理论认为,这些标签不一定能从客观上反映这个人是什么(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地加给某人的),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将会变成什么。因为标签改变了别人对被贴标签者的认识,也改变了被贴标签者本人对自己的认识,进而影响到他的发展,并使之最终成为标签所标定的身份。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别人对他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李克即是李悝。《汉书.古今人表》记李克、李悝为两人,承此说者引《韩非子.难二》李克的言论,不仅不能证明李克与李悝不同,反而更让人相信李克、李悝是一个人。李克作为子夏门下政事弟子,后来成为法家鼻祖,具有亦儒亦法的双重特点。钱穆说"法原于儒",从政事之儒产生前期法家也是历史的必然。李克曾任魏国上地守,后任中山相,在魏文侯晚年和武侯前期任魏国相。相中山是相魏的前奏,治魏"尽地力之教"著《法经》,是治中山的扩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宽容往往被看成是一个人在面对异民族、异种族、异宗教、异文化、异语言、异地区、异性取向的人及其生活方式时应有的最重要的美德。但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宽容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对其所宽容的对象有异议,而且如果宽容是一种美德,这样的异议必须要有合理的根据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偏见,而面对上述意义上与我们不同的人,很显然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有任何合理的异议。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今天真正需要培养的美德不是宽容,而是庄子式的尊重。具有这种美德的人,不仅对其尊重的对象没有异议因而不会干涉其生活,而且在有需要时还会帮助他们过其独特的生活。这种庄子式的尊重不同于有时也被看作是宽容的基础的尊重,因为后者往往只尊重作为人的他者,而不尊重其生活方式,特别是当这种生活方式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很不相同时。而庄子式的尊重不仅尊重作为人的他者,也尊重其生活方式,即使这种方式与自己的十分不同。  相似文献   

14.
自从绿豆汤走下神坛,这种传统夏日饮品似乎也受某大师的连累,被人冷落一旁了。其实,绿豆还是那个绿豆,营养保健价值不因为某人的吹嘘而上升,也不因为某人  相似文献   

15.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的名字已经被时光的风吹得无影无踪了.而另一些人的名字,却因为爱和感恩,在风中成了不倒的丰碑。  相似文献   

16.
这或许不是老生常谈。尽管我们在刚刚识字的时候就被不断灌输着“为什么要学习”的诸如“为祖国为人民为天下为父母”之类的结论,但我一直坚信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些。或许那些告诉我们如此这般的人是出于好意,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因为这些高尚得无懈可击的结论而变得麻木,进而不去思考这个问题本身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学习,那么学习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变得极其枯燥,尽管事实上它是充满趣味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目的,而并不在于这个目的处在哪一个道德层次。你尽可以为今后名扬四海而读书,也尽可以为今后富…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以为高调是一种成功,因为一个人似乎只有高调才会被人看见、被人关注。其实不然,高调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活法。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活法,高调不仅风光,还可以名利双收,所以有人选择高调。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另一种活法——低调。这种人不喜欢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一言一语也被人议论,不喜欢在人前显贵,更不喜欢被追逐。他们明白,在商品和消费的社会里,高调存在的代价是被商品化和被消费。  相似文献   

18.
自从绿豆汤走下神坛,这种传统夏日饮品似乎也受某大师的连累,被人冷落一旁了。其实,绿豆还是那个绿豆,营养保健价值不因为某人的吹嘘而上升,也不因为某人的退场而降低。绿豆对夏季防暑降温仍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比如,“这个人是坏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坏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社会标签理论认为,这些标签不一定能从客观上反映这个人是什么(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地加给某人的),但它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将会“变成”什么。因为标签改变了别人对被贴标签者的认识,也改变了被贴标签者本人对自己的认识,进而影响到他的发展,并使之最终成为标签所标定的身份。在这…  相似文献   

20.
整天被黑暗所笼罩的盲人渴望有三天的光明,而对于一个视力健全,每天都欣赏到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人,三天失去光明意味着什么呢?我不会为此悲伤,不会为生命旅程中有三天被黑暗所困而垂头丧气,我会用一个暂时的盲人的手去接触这个世界,用盲人的耳朵去谛听这个世界,用整个心灵去接触这个世界!因为,一个视力健全的人即使被蒙上眼睛也不会真正了解一个盲人的生活。 三天中的第一天,我起床后第一想做的就是听一听大街上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在平时听起来是嘈杂的,但在失明后会感到它如此富有生气。接下来,我要在看不见母亲容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