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是科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学的进度、难度、深度、广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但教材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新教材已经使用多年,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四“度”高中数学新教材.  相似文献   

2.
如何把握好教学的“度”是老师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学的信度、广度、深度、难度,还有学生的参与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等三方面的因素决定,但教材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是科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学的进度、难度、深度、广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的尺度 ,讲究的是恰当、适度 ,追求的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和优化教学。下面就物理中如何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度”谈些做法和体会 ,不当之处 ,敬请专家、学者指正。1 把握好教材的深、浅度教师应认真钻  相似文献   

5.
“度”的基本含义是程度、风度、限度、深度和广度。“度”是组成体育课的重要“元素”,能否把握好体育课教学中的“度”,不仅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关系着教学的整体效益。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好教学的“度”呢?  相似文献   

6.
李桂霞 《考试周刊》2014,(74):146-146
<正>1.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的"度",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但在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却存在两种比较激化的倾向:深度上,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学习水平把握不准确(特别是刚上完高三,回高一任教),在教学中往往把简单应用的知识点提高到综合应用层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节教材所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恰当、适度,追求的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和优化教学。本文就数学中如何把握教学过程中“度”谈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1、把握好教材的“度”。教师应认真钻研每年的数学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认真把握好教学的深浅度。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每年都有调整、变化,教师甚至是老教师都应针对不同的年度,学习研究大纲,分析大纲中哪些内容有所增减,哪些内容能力有所变化,从而针对不同的时期,有的放矢,大胆取舍。如“极坐标”这一知识点,几年前教学要求较高,不仅要求理解极坐标的概念,还要求掌握  相似文献   

8.
“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度”,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度”,对搞好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把握知识的深浅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面涉及较广,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讲清某些问题,必须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深化和拓展。但这种深化和拓展必须有个“度”,即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在讲授中忽视了这个“度”,任凭教师随心所欲、尽情拓展,这样尽管教师费了功夫,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仍有可能不得要领。所以,深化和拓展教材要有“度”,要以大纲为依据,以帮助学生理…  相似文献   

9.
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是否进行深层解读,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全面把握和关注.深究教材的科学体系,能使教师教学把握好教与学的“度”,在准确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方法,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文正是从教材和学生解读两个方面重点谈谈“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汪岚 《池州师专学报》2004,18(2):128-130
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把握课堂教学的“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处理好教材、教参和教学对象的关系,用创新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教学目标上要把握一个“度”字 “度”是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某一教学阶段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例如:初一政治教材中的教学目的是珍惜初中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围绕这一目的及初中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教学前提,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懂得关爱、自尊、自立、自强从而使学生学做生活的主人,只有控制好度,才能使教学有落脚点,有归宿地,才能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2.
文本即教材,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不断地更新、拓展与补充,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把教材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即如何把握好它的“度”呢?  相似文献   

13.
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宜从“度”“实”“活”“能”“全”五个方面去把握。一、优化教学目标把握好一个“度”字所谓“度”,即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把握好“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钻研大纲,吃透教材,明确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能力,发展哪些方面的智力,培养哪些思想情感和习惯,从而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度”。在把握“度”时,教师必须注意: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应立足于“度”,把难度和宽度有机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变深为浅,使难度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接受,这样,学生在学习…  相似文献   

14.
弘扬传统走出误区─—谈谈文言诵读五步训练法省教研室魏元石自1993年选用“九义”初中语文教材以来,我省广大教师在改进教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方面已有进展,但如何把握好“了解内容”、“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个度,仍是困扰文言文教学的难题。不...  相似文献   

15.
度,有程度、限度之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把握好“度”,不仅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关系着教学的整体和长期效益。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好教学的“度”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一、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要适时适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可能变成政治教学,从而改变了语文课的性质。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捕捉最佳的德育渗透时机;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即备课时要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  相似文献   

17.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艺术●黑龙江丁海坤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弱点,通常称为“三点”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精髓,也是教学过程的关键。在处理教材和讲授过程中必须认真推敲落到实处,既要准确把握“三点”,又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好“三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思想品德状况和心理睛感特征,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确定各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详略得当地安排教学内容。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度”,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的“度”,对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秋季学生用教材(九义人教版)与1992年原教材相比,作了较大的调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下就通过对教材的比较谈几点粗浅的认识。1立足“双基”,引导学生读好教材,用好教材,正确处理好教材与习题的关系“双基”历来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这是我们教学成败的根本保证。教学中如何落实“双基”?我个人认为正确处理好课本与习题的关系,是保证“双基”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从新教材的习题配置可看出,除了涉及溶解度计算的…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字,要处理好教学的广度、深度、密度和坡度等。只有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教学中的“度”,指导学生认真透彻地“悟”,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