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读到贾志敏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老于的忧虑》(见《小学教学》2009年第九期卷首语),“老于”是谁呢?于永正老师也。他到底有什么忧虑呢?还是先让我们来听听吧: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读到贾志敏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老于的忧虑》。"老于"是谁呢?于永正老师也。他到底有什么忧虑呢?还是先让我们来听听吧——初春,桂林,我们不期而遇。是夜,我约他小叙。他不落座,右手斜插胸襟,频频走动。看他这模样,我不禁想起电影《难忘的1919》里列宁激动的样子。他问:"老贾!你信不?""你不说,我咋信?"我期待他发表高见。"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你指的是‘朗读’吧!"我作了纠正,说,"你讲的,我信。"  相似文献   

3.
正中低年级的小朋友常常会面对写个片段的要求,不过,到底写什么好呢?我们哪有那么多的内容可以写呢?总有小朋友这么问大猫老师。这天的课,大猫老师就带大家来看一本绘本,看完后说不定你就会获得启发,创作出一个相当不错的片段呢。当大猫老师亮出绘本的封面时,立刻有小朋友感到眼熟了,这只猩猩不是安东尼?布朗笔下的招牌角色吗?没错,这本绘本来自于著名的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脍炙人口的《我爸爸》《我妈妈》《大猩猩》等书都出自他手。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     
学习完优美的散文《我喜欢》,老师问我们:“同学们,你喜欢什么呢?请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写出来,让老师也一同分享好吗?”是啊,我喜欢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是"大闹天宫"呢?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呢?请看我们班的一节没有老师的自习课。这不,老师刚走,全班的同学马上分成了好几拨儿。有的凑到一起看《漫画party》,不时还发出爆笑声;有的和三四个同学一块儿,在《三国杀》中拼个你死我  相似文献   

6.
我的作家路     
朱新望 《小学生》2016,(4):10-13
主持人语:跟朱新望老师的相识源于一篇文章——《8乘8等于几》。它曾刊载于我们2014年2-3合刊的"精品阅读"。通过那篇文章,我们了解到了朱新望老师纯朴的文风、高超的写作能力,以及热忱的创作热情——朱老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作家。那么,朱老师是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呢?下面的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7.
如何才能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课呢?于老师《月光曲》一课的教学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三点经验:一是摒弃烦琐分析,突出重点、难点;二是激发读书兴趣,当堂指导  相似文献   

8.
当我最初听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时候,曾经产生过许多忧虑。我想:提问记分、测验、检查都取消了,怎样促进同学们积极学习呢?老师少讲,会不会使我们得到的知识很肤浅呢?作业减少能熟能生巧吗?会不会影响质量呢?减轻负担的各项措施实行后,在学习上立即出现了一派新气象。我顿时觉得轻松了,满腹狐疑也逐渐消除了。我不必再谨防老师课堂提问,而抓紧  相似文献   

9.
一天,刚开始上课,有一位学生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老师,让我们听听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吧!很好听的。"语音一落,立刻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原本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开了锅: "现在是上课时间唉!这些歌曲不能听的。" "为什么不行,这不也是歌曲吗?而且比课本上的歌曲更好听呢!" "这是爱情歌曲,中学生不适合听。" "那《梁祝》呢?《天仙配》呢?不是描写爱情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张老师:老师老是说我的作文题材不新颖,老一套,我不知怎么办才好。举个例子说吧,这次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我喜欢××》,我就写《我喜欢围棋》。我觉得写得蛮好,但老师还是说我不新颖,老师说,全班有6个同学写《我喜欢围棋》,还有同学写《我喜欢游泳》呀,《我喜欢看书》呀,《我喜欢足球》呀,《我喜欢电脑》呀,……老师说我们的思路太狭隘。张老师,我们怎么打开思路呢?题材怎么新颖呢?一个向你“求救”的五年级学生××同学:你的“求救信”我收到了。的的确确,你在信中提出的问题很普遍,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思路怎么打开?作文的题材怎样才…  相似文献   

11.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的作文题目《一张有魔力的纸》.我很好奇,纸怎么可能会有魔力呢?那会是一张怎样的纸呢? 老师把纸发了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这张纸,正看反看,左看右看,咦,就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罢了,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啊.该不会老师在蒙骗我们吧?可老师再三强调说没有骗我们.看着老师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番茄太阳》,于老师的书写指导让我非常佩服,这样的书写指导,学生怎能写不好字呢?正如于老师所说的:"没有写不好字的学生,只有不会  相似文献   

13.
生态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谈永康老师对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与象共舞》一课的感受:坐到"千课万人"的会场,听王老师教《与象共舞》,不知不觉间,悄无声息中,我冒出了一份激动,一份渴望:我觉得,我就是那里的人,在与象共舞,我仿佛成了那里的象,在与人共舞。能让谈老师如此激动的课堂,学生的投入是可想而知的,收获也是很多的。如何演绎生态的课堂呢?我想,重点在讲,如何讲,就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操老师,丁伊伊《基础训练》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全写对了。"今天中午,我一到学校,来我们班实习的杨老师就兴冲冲地跑过来跟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丁伊伊可是我们班语文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了,他上课根本不听课,喜欢撕纸,作业基本不写,他怎么可能将第一大题全写对呢?我拿过杨老师手中的作业本一看,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却的确是全对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午的教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以下是在对苏教版第6册第11课《赶海》集体备课后,两位老师分别执教的随堂课中的三个重点板块的教学片段,现对它们对比评析,并由此引发思考。一、印象描述,以具体内容为底色【片段1】(甲老师执教)师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赶海》这一课,大家觉得赶海是件怎样的事儿呢?生(众)有趣!师是呀,赶海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到底怎样有趣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小节。【片段2】(乙老师执教)  相似文献   

16.
付世平 《教育文汇》2006,(8):10-10,9
有一首歌的名字叫《老师的笑容最美丽》,它唱出了莘莘学子对老师的赞美、挚爱和思念。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的心中便甜滋滋如饮甘醇。我时常想,校园里美丽的地方太多了,为什么在学子的眼中最美的是老师的笑容呢?为什么他们总是把老师的笑容比喻为和熙之风、温暖之日呢?也许是我们的一些老师时常皱着眉、板着脸,很少出现笑容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上,特级教师于永正上了《白杨》一课。于老师上这节课摈弃了烦琐分析的套路,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教学方法上有了较大突破。 于老师是怎样上这节课的呢?  相似文献   

18.
奇妙的想象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奇妙的想象”的写作。本次作文要求写一则想象故事,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课本上列出的题目吧。文君:老师,有《最好玩的国王》《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人类可以冬眠》,每个题目都很有意思。可是这么多题目,我们该选哪个呢?  相似文献   

19.
上作文课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给鸡蛋当一天爸爸(妈妈)。我们都感到迷惑不解,老师布置这道作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老师说:“等你们完成了这道家庭作业,就知道我的目的了!”我忽然想到小说《淘气包马小跳》里,马小跳的老师也布置过同样的作业,难道我们老师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相似文献   

20.
蝌蚪吃什么     
在学习《两栖动物》时,有个同学问老师:“蝌蚪吃什么长大?”“你说呢?”老师反问了一句。可能吃一些水生小动物吧?也有可能吃水生植物吧?同学们议论开了。 蝌蚪究竟吃些什么食物呢?我们捞来蛙卵放在鱼缸中,缸内放些水草,把鱼缸放在实验室朝南的窗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