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小惠 《新闻知识》2006,(11):10-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长征中的报刊宣传,也创造了报刊史上的奇迹。在红军转战的万水千山,在戎马倥偬的战斗岁月,党和红军各部队,办了一批油印的报刊。这些报刊及时宣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报道红军的作战行动和胜利,指导部队建设和群众工作,简洁明了,快捷高效,生动活泼,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我们的报刊宣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正确鲜明的宣传导向红军长征中,党中央、中革军委十分注意报刊宣传工作,尽管条件极为艰苦,战斗十分频繁,红军军事领导机关和各部队仍主办了一批油印报刊。主要有: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办的《红…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伟大的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胜利。红军在长征途中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红军的性质、目的、任务,瓦解了敌军的斗志,鼓舞了红军的士气,使沿途的人民群众了解共产党、拥护共产党,了解红军、支援红军,为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对敌宣传,动瓦解敌军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敌军的宣传工作,把它作为动瓦解敌军,战胜敌人,增强革命力量的重要武器。正是由于红军在长征途中对敌军进行了各种有力的宣传措施,才收到了打击敌军、瓦解敌军士气、争取敌军官…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播体系是进行组织动员、维系组织运行的基础.长征途中,除《红星》报等极少数刊物坚持油印出版外,绝大部分苏区刊物基本停刊.在原有传播体系被打破的情况下,中央机关和红军利用共产国际援助和自身现有条件,在长征沿线,甚至国统区维系着一套包括报纸、期刊、图书、标语口号、文艺宣传等在内的完整的信息传播体系.这给红军打破封锁,顺利实现战略转移,并在长征途中宣传抗日主张,获得国内外民众支持,最终为取得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党的宣传工作,通过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广泛争取群众,从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污蔑,树立了红军形象,宣传了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各阶层的开明分子,瓦解了敌军,扩大了革命的力量,统一了战士们的思想,增强了战斗力,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上海的中央局原本同共产国际保持着联系,但1934年6月至1935年7月,接连遭到3次严重破坏,各方中断联系。到1936年4月,才联系上已经到达陕北的中央。尽管如此,上海的党组织,依然利用各种手段,宣传红军、宣传长征的情况。图为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有关红军和长征的部分档案。  相似文献   

6.
陆同 《四川档案》2006,(5):25-25
1935年6月下旬,红一方面军自小金两河口出发,翻越长征途中的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冲破反动土司的阻扰,抵达马尔康境内的卓克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此地停留一周,在藏民中广泛进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及北上抗日的爱国宣传。在此期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在这几棵白杨树下栓过军马。为纪念红军途经此地,当地人将这几棵白杨树称为红军树。它是红军在马尔康英勇斗争的佐证,是宣传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7.
徐德智 《东南传播》2014,(9):146-148
红色标语作为一种特殊传播介质,是早创时期的红军用于自我密集宣传的武器和思想鼓动的载体。中央苏区红色标语宣传,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发挥了政治导向、动员激励、对敌统战、威慑斗争等功能,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瓦解敌人斗志、动员群众等方面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标语宣传的特性和本身功能赋予它在公共治理过程中的较大空间价值,启示我们在当今标语宣传中,要注重反映群众诉求、符合受众心理特点、雕琢大众语言口味和尊重客体民主话语等。  相似文献   

8.
长江笔下的红军长征,第四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不光写红军打仗,还从不同侧面报道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其他工作,如宣传工作,群众工作,以及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工作等等,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红军的政策、主张和活动。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长江对红四方面军1935年四五月间在江油、平武一带的活动,作了这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哈思挺 《新闻窗》2006,(5):13-14
8月25日至9月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北京市互联网新闻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了“2006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追寻长征足迹、穿行多彩贵州”大型采访活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着力宣传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多侧面展示多彩贵州新形象。寄希望能通过互联网强化“多彩贵州”形象符号。  相似文献   

10.
黄浪 《视听》2023,(7):113-115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信息化数字化在广播电视中的广泛运用给文艺宣传工作的手段、路径、措施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加快广播电视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对推进文艺宣传阵地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要加强文艺宣传阵地建设,就要以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科技引领、数据赋能、人才驱动推动构建文艺宣传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高度的爱国精神同侵略者进行英勇悲壮的生死战斗的历史。抗战中,我军非常重视开展对敌军的宣传和瓦解工作。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宣传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为此,我军官兵广泛展开了多种宣传工作,软化敌军  相似文献   

12.
<正>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谷田村召开。毛泽东起草了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第四部分"红军宣传工作问题",以独立文章的形式收入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5-23页。这一文献件详细论述了红军宣传工作,针对红军宣传的现状及问题,对宣传对象、宣传形式、宣传技术、宣传内容、宣传人员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宣传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玲玲 《北京档案》2016,(10):51-53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和精神远征--长征。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岁月荏苒,烽火硝烟早已散去,我们对长征的记忆却历久弥新。长征途中,红军在全国十四省留下大量宣传标语。从宣传标语内容、形式和功能的演变,我们可以管见党和红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砥砺前行,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是1975年在与“四人帮”针锋相对的斗争中诞生的。当时,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四人帮”仍然十分猖撅,全国军民利用各种形式,巧妙地与其进行斗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就是其中的斗争之一。因为长征那部辉煌壮丽的史诗,那些前所未闻的故事,是对老~辈革命者的崇高礼赞,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生动体现,而这些,又是“四人帮”极为惊恐、竭力低毁、妄图抹掉的。在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指导下,以部队为主举行了隆重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活动,解放军报不但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  相似文献   

15.
感悟长征     
去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推出专栏,连续刊发一组纪念章,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此是对该组连续章的回眸与总结,故而仍以原栏题目刊出。[编按]  相似文献   

16.
陈月明 《新闻界》2012,(2):22-2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出色的宣传事业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宣传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中国共产党构建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思想体系。1941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充分体现了党的宣传传播智慧,其中提出的关于宣传鼓动工作的5W模式——"一般办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不仅时间上比拉斯韦尔的传播5W模式早,而且内容上也不逊于传播5W模式。70多年过去了,"一般办法"的宣传5W模式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依然值得新闻宣传工作者和传播工作者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欧阳莉 《传媒》2023,(22):84-86
作为红军长征时期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办的党报,《红星》报对党的政治建设,宣传红军在长征期间的战斗和先进事迹,激励和鼓舞在长征艰苦条件下战士的斗志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梳理和研究了《红星》报的内容版面,探索党报如何在革命艰难时期坚持编辑方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出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有什么关系?有同志认为,中国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相继进行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有同志持相反的意见,认为红军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不得不被迫进行长征,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恶果,与北上抗日无关。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红军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一早在红军长征前,中共临时中央已经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但均未能实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主张抗日的。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公开宣布对日作战。那么,远离抗日前线的中国工农红军怎样  相似文献   

19.
张春阳  张勇 《新闻窗》2006,(6):71-72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宣传黔东革命根据地,宣传红军精神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贵任。  相似文献   

20.
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搞好军队文化宣传?本刊记者马厚寅就此问题采访了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陈先义大校、基层文化组组长曹慧民上校、周末彩版组组长王文斌上校、长征副刊组组长刘业勇上校和文艺评论组组长李鑫上校。他们交谈的话题,均为广大读者所关心和应当了解的,有深度,有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