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发展中,针对图书馆馆员履职能力,并结合“80后”青年馆员心理素质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加强青年馆员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履职能力的必要途径。重要意义在于加强图书馆职业精神,使青年馆员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和关怀,个人发展得到完善;从心理激励上进行参与管理,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履职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现状的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的必要性,并就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途径从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及馆员自身努力两方面提出实施方案,最后指出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馆员职业幸福指数是衡量馆员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青年馆员是推动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关注他们的幸福指数、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以及基于组织的职业满意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幸福管理,提升青年馆员的职业成就感、职业自豪感、职业安全感和职业自信心,在提高青年馆员主观幸福感的同时,实现图书馆的高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美国图书馆协会JobLIST网站发布的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招聘信息为数据源,基于高校图书馆招聘视角,就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展开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美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可以归纳为4大类:学历、经验、知识与技能、能力,调查的183个职位均要求至少具备4类能力中的3类;美国高校图书馆重视专业馆员的图情专业教育,图书馆从业经验是招聘专业馆员的重要条件。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提出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制定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重视专业馆员的图情专业继续教育、专业馆员积极提升职业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馆员职业发展对高校图书馆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面对高校青年馆员职业发展的困境,高校图书馆要加大宏观改革力度,完善工作学习环境,提高广大青年馆员的自我调适能力。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6.
青年馆员是图书馆的未来,青年馆员的职业发展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并针对青年馆员学历高的现状大力倡导科研,全方位推动青年馆员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将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相结合,采用人口统计学分析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将离职倾向作为人才流失的前因、工作满意度作为离职倾向的归因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培养职业兴趣,提高职业信念,把握专业发展规律,促进持续进步,构建‘和谐共享’的组织文化和‘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等一系列提高青年馆员工作满意度和稳定图书馆队伍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河南省高校图书馆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年馆员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及离职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青年馆员工作满意度与稳定高校图书馆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业务竞赛是直观、快捷、有效的业务交流形式,是提升青年馆员职业素养的重要方法.以2016年贵州图书馆"青年馆员论坛——图书馆业务管理竞赛"为例,分析图书馆业务竞赛在促进青年馆员夯实专业功底、强化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精神、提高职业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育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罗洛·梅的焦虑论,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焦虑的成因、职业焦虑对图书馆及馆员的危害,以及应对职业焦虑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谈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高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高原”是许多高校图书馆馆员面临的现实问题。“职业高原”阻碍了馆员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职业高原”的概念,探讨了“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图书馆及其馆员在面临“职业高原”时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招聘馆员的标准提高;高校财政投入经费不足;图书情报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失衡。造成大量青年馆员跳槽;专业馆员科研能力丧失;图书情报学科教育障碍等弊端。建议采取调整人事聘任标准;营造馆员终身学习的环境;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等防止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智慧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研究热点。流通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一线读者服务的智慧力量,其智慧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读者的满意度。当前,智慧服务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面临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流通业务社会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缺失等多重职业困境,亟须尽快寻求角色转变以适应智慧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君 《图书馆建设》2011,(1):98-101,104
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虽然目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着一些有利于馆员职业开发的因素,如馆员年龄的年轻化、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学历层次大幅提高等,但由于领导不重视、进修渠道不畅、发展空间比较狭窄等因素,馆员工作满意度低,缺乏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高校图书馆应针对目前馆员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实现馆员与图书馆事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学科馆员职业建设存在着专业水平较低、职业发展滞后、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如何有效促进学科馆员职业发展引发学术界思考。[方法/过程]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学科馆员的职业演变历程奠定理论基础;再结合国内外部分知名高校学科馆员招聘数据探究国内“双一流”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建设问题,并分析学科馆员职业能力发展现实需求;最后提出切合需求、促进发展的学科馆员职业建设优化路径。[结果/结论]图书馆要基于学科馆员职业需求和发展问题,从优化能力体系、加强知识管理、完善人才培养、重视态度引导四方面制定科学的学科馆员职业发展制度和职业能力提升策略,培养高质量的学科馆员人才队伍,助力国家科研发展和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把图书馆员分为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两类.“专业馆员”的提出,是高校图书馆人才发展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发展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专业馆员”的视角,分析其内涵与特征,阐述馆员的专业化认定及社会认可,从专业化发展理念、方式、内容、目标及理念转型、服务转型、文化转型等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管理是对馆员和读者的管理,是针对人的人文事业,应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馆员积极情感,关注馆员心理健康。本文从心理学自尊、倦怠、职业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建言高校图书馆管理应注重馆员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专业阅读作为提高馆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可增强馆员的职业认同感,为馆员科研奠定基础,补其业务培训的不足.此项工作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得到重视,但整体上仍处于盲目自发状态.如何促进专业阅读?文章以分析高校图书馆专业阅读现状为基础,就此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道德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原因,提出了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道德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学科馆员:高校院系分馆馆员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高校院系资料室(分馆)的专业图书馆性质,比较分馆馆员(资料员)在工作职责、服务对象与资格要求等方面与学科馆员的异同,分馆馆员作为学科馆员在学科专业、密切联系读者、熟悉分馆馆藏资源及使用情况等方面存在优势.分馆馆员的学科馆员角色定位有助于提升分馆馆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加强中心馆和专业分馆的广泛合作,建立图书馆(专业分馆)专业人员职业继续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