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却愿意“折腰”,这里的“折腰”,是指见到老师就恭恭敬敬地鞠一躬,然后礼貌地问候一声“:老师好!”说实话,以前我见到老师从来不问好。一是因为我紧张、害怕,见到老师就像老鼠撞上猫,不是用"隐身术"——躲在墙角,就是一溜烟地跑了。二是我在班上的成绩中等,既不像尖子生那样被老师视为"掌上明珠",也不像差生那样和老师"形影不离",所以我对老师怀有一种陌生感,这使我见到老师就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2.
但凡我教过的学生,都知道我是个"三好"老师。只听说过"三好"学生,怎么又冒出个"三好"老师呢?别误会,此"三好"非彼"三好"也!我所谓的三好是"眼好、耳好、鼻子好"。  相似文献   

3.
王海艳 《考试周刊》2010,(37):220-221
我新接手的班级是幼儿师范专业班,学生是中考的落榜生。第一天报名时,从她们脸上的淡漠、怯懦的表情我读到了不快乐。她们不是老师常常表扬的"好学生",不是家长们引以为豪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4.
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不是谁都能成为好老师的。好老师也不是天生的,好老师也是在长期的教师职业生涯中苦苦“修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当好老师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个学生。"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可见,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一个心灵去沟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抱有"我相信你能行"的信心。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得到他们的信赖,点亮他们的心灯,才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6.
周芳 《现代语文》2014,(7):31-33
这是省坛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中的一个片断:师:"如切如磋"这个意思要苦读,像什么?像加工牛角玉石一样反复切磋,"之谓"这个结构译得很好,应该翻译成什么?"大概"是相对于哪个词,是"其",不是代词,而是表示猜测的语气词,相当于"大概"。"斯"是这,"之谓"呢,就要译成"说""就是说""说的就是",这个含有固定的翻译的格式。我们换一个内容译一下,"滕老师之谓也"怎么讲?生齐声:就是说的滕老师或说的就是滕老师。师:语文课代表之谓也。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  相似文献   

8.
"老师,我们学习小组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两句话很是怀疑,因为发达国家都不是共产党执政,实行的也都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王颖 《考试周刊》2010,(38):127-127
每个班级的学生总有好与差之分,教师既要关心好学生,又要更多地关注"差学生"。教好好学生并不难,只要老师一指点,他们就能举一反三,有显著的进步,而"差生"则不然,一个知识点可能教师已经反复强调,可对于"差生"则一点效果也没有,所以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受"差生"。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语文好课"?见仁见智,各不相同。虽然说"好"与"美"这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好"还是应该有一些共识性的基本特征的。那么语文课的好,应该"好"在哪里?一.好在真。真:真实,率真。只有真实的课堂,才有资格称得上是好。虚假的课堂再美,也绝对称不上是好课。好课绝对不是表演课,不是让学生备好台词,课堂上按程序播放就行。  相似文献   

11.
编者 《生活教育》2014,(21):4-7
在今年第30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同志在北师大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长篇讲话,多处引用陶行知的师德思想,用"四有"标准定义"好老师",希望教师们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的提法,是对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提出的新课题,引发了人们对好老师标准的关注。"万世师表"是宋庆龄先生对陶行知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首先要正确评价学生,我们学生的水平不是越来越低而是越来越高,这决定着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越来越好,而不是每况愈下。其次我们要明确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真正定位是在"理性良知",既要有大学层次的理性水平的教学,又要能真正开启每个人本有的良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政治课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包含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这是必须面对也必须真正有水平把握的;而"理性良知"和"意识形态"之间是什么关系更是这门课的老师必须好好把握的,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课真正上好、上活。教学方法是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我们在正确理解教学核心内容基础上的方法论探讨与研究,才是有的放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乐中施教,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做他最感兴趣的工作时,  相似文献   

1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好教师一定能上好公开课,能上好公开课却不一定是好教师”,也有人说“能上好公开课的教师是好教师,不能上好公开课的老师一定不是好教师”,还有很多有关公开课与好教师的关系的说法。这里,存在着如何看待公开课、如何评价教师的问题。评价一位老师是不是好老师的标准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因此,导入对于一堂课来说,虽然不是课堂的主体部分,但是恰当的运用也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对于整堂课的有效进行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调动作用。所以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那么,如何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淡淡几种常用的导人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想当教育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师成长的空间是巨大的,但校长是否发现,有些教师的成长已经处于"触顶"状态?当教师的成长遇到了"天花板"阻隔时,校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不让干部混到"顶"学校孙老师,从普通教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升任中层管理干部。  相似文献   

19.
杨秋玲 《海南教育》2014,(12):67-68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言云:好的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好学生之所以是好学生,也许是因为他天资聪颖,也许是父母对他的教育很有效,也许是他找到了学习的途径。而所谓的后进生才让老师头疼。而根据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足够的学习时间及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20.
心理老师做班主任?还是做高二日语班的班主任?这听起来可是一件新鲜事!然而这一切,此刻,我正经历着。身为高二日语班的班主任已三月有余,和这21个"95后"打交道,比想象的要困难,因为他们不是小学生、初中生,也不是高一生,会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要求;他们也不是普通高考班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