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喜红 《甘肃教育》2007,(9S):26-26
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在高考作文中赢得高分.首先得过好审题关。审题立意。二者是密切相连的,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审好了题,立意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技巧。高考作文立意要做到“思想健康”,这是一项基本要求.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和“意”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这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把他们作为训练作文“两个致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3.
应试作文立意的好坏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建构自己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维方法,从而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立意应有鲜明的时代感。立意要有鲜明的时代感,是说立意应紧扣时代特  相似文献   

4.
所谓立意,就是作者为文章确立主题。而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统帅文章的"纲",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是评判文章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所以,作文立意是非常重要的。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但是,学生在平时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却没能对立意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学生作文立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作文该如何立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地说明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明确的立意,构思、选材才有依据。怎样才能使立意新颖、深刻?文章提出,可以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深化思维,提炼生活""回归自我,独抒心灵""独辟蹊径,反向立意""巧选角度,学会取舍"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段爱华 《江西教育》2002,(22):30-30
作文的技巧指的是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将生活外显成文的技能。离开作文的技巧就无作文可言。优秀的作文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作文技巧。因此,必须激发学生积累作文技巧的兴趣,养成积累作文技巧的习惯。一、从课文学习中积累入编教材的文章题材、体裁、风格多样,文质兼美。其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均蕴含着高超的技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潜心地反复地读,在读中感悟,适时点拨,并引导他们在作文实践中运用、迁移,帮助其内化吸收,提升为自己的作文技能。如《白杨》一文开头一句是:“茫茫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小远”。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没有好的语言作为载体,那么即使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也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部分也明确提出要“有文采”。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让作文亮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应试作文立意的好坏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应建构自己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维方法,从而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李学军 《语文知识》2005,(10):39-39
一、文章的立意在中国,立意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但过分追求社会认同的某种立意,会导致学生无谓地拔高,空话连篇。而美国作文如《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个话题,是没有定论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即可。二、情感的抒发中国的作文重情感,美国的作文重叙  相似文献   

10.
杨建平 《成才之路》2013,(17):46-46
"有创新"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是对文章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要求,它是考生在作文中获得高分的关键。要想使高考作文"有创新",考生须从以下几点着手。一、立意求新(1)打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考生作文立意的瓶颈,造成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弊病。考生可以通过专门的思维训练,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去进行创新立意。  相似文献   

11.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为帅也”,这些论述阐明了文章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立意首先要求准,进而要求新。新奇的立意,独到的见解,能使作文个性鲜明,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的鼓舞。主要方法有:  相似文献   

12.
作文立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而思想格局是能够引起作品共鸣的决定性因素,更是决胜高考的关键。高中生的思想格局大小决定其作文立意的深度。如何建立和拓宽宏大的思想格局?本文结合高考满分作文和作者作文教学的成功课例,阐述了高中生的思想格局要以爱国情为主线,高扬勇于开拓的旗帜,以抒写正能量为主旋律,在这样的大格局中,文章立意才深刻有意义。要拥有大格局,首先,立意可在小处得以体现,挖掘并传达深远的内涵。其次,写作者要提升个人的修养,因为精神气质影响着作文的气势。文章的气势从何而来?这主要是由作者的思想修养、文章的思想内容来决定的。写作者胸怀强烈的使命感,传达最动人的时代音符,作品才会行之久远。再次,中学生要写出好文章,就要多关注生活。因为写作的本质就是对生命的关注。中学生如果对任何事情都置身事外,很难有大格局,立意势必缺少正能量的情感导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新概念作文、话题作文的推出 ,使得写作观点、命题方式及评价标准都有了新变化 ,更重视写出具有新意的文章。怎样求得文章的立意创新呢 ?这里提供几条拓展思路的途径。1 多角度开拓 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现象或一道作文题 ,思维不能只走一条路 ,要呈辐射状态展开。即从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有三个要求: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文采斐然,见解深刻、意境高远。对于学生而言,考场作文很难达到发展等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审题立意"跑偏了"。而审题立意又至关重要,是作文的灵魂,直接决定了文章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李晓燕 《现代语文》2005,(9):120-120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随意翻看几本小学生作文,惊讶的发现:一些被誉为优秀的作文,竟然在立意、选材、布局、开头、结尾、点题方式等都惊人的相似.这使我深思:为何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人各有异的内心情感,在学生笔下却大同小异?细想起来,自己在作文教学中也曾一昧地注重作文结构、表现形式、技巧的训练,追求华丽的词藻,而忽视了对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培养,在传统观念影响下,一个个本来有个性、情感丰富的学生,一步步走进应试教育的模式和套路里,难怪写出的文章会千人一面,缺少个性.  相似文献   

16.
作文立意,即写文章确立主题.我国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立意,因为文章的优劣成败主要取决于它.今天,占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立意是其难点,更是重点,这是大家的共识.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紧紧抓住"立意"这个重点不放,在整个作文教学的系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时动笔先立意、立意要"三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有创新"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一个方面,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具体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想要作文出新,就需要从这些具体方面入手,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8.
邓福赖 《考试周刊》2014,(32):60-60
新材料作文的题型在高考中已经是主流。在作文评改中,作文得分在立意上的要求有"基本符合题意"和"最佳立意"之分。本文从"抓住主要对象"、"析异求同"、"突破关键句,抓住情感的倾向句子"等角度,对如何在审题中确立"最佳立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它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笔者认为,当从以下方面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20.
黄溯 《成才之路》2012,(15):33-33
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立意是很重要的!写作要创新,立意也要创新才行,否则,一切创新都没有方向,都没有基础。材料本身对立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旧的材料中也能够引出新的立意,主要靠的是新的方法。要在立意上出新,就要走出旧的立意套路,新的理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