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这对国内企业来说又注入了一次新的血液。旧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二者选择其一,改变为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无疑会对所得税核算、企业纳税、企业内部管理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新的会计准则条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递延法按历史税率计算转回递延税款,使其对未来缺乏相关性。损益表债务法按新税率计算调整递延税款,符合配比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更科学,反映更全面,操作更简单,具备损益表法所有优点,顺应会计国际化趋势,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应定位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所得税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所得税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发现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应考虑采用所得税期内摊配法、全部分摊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分流动性和非流动性列示.并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4.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也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递延税款”科目,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未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在应付税款法下,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也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未发生差错,则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为零,无需调整“递延税款”或“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相似文献   

5.
应付税款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观"。纳税影响会计法的理论依据是正确的所得税"费用现"。应付税款法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坚持以税法为主导的会计思想。而纳税影响会计法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坚持以会计制度为主导的会计思想。  相似文献   

6.
应付税款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观".纳税影响会计法的理论依据是正确的所得税"费用观".应付税款法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坚持以税法为主导的会计思想.而纳税影响会计法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坚持以会计制度为主导的会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时间性差异 ,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入、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该差异发生于某一或多个会计期间 ,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时间性差异可以分为简单差异与复杂差异两类。递延法 ,是指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 ,对递延税款账面余额不作调整的一种方法。下面笔者将通过时间性差异与递延法的结合 ,来介绍税率变动下递延法的具体应用 ,以满足大家理解和掌握该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了解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和视同表外项目产生的原因及正确确认其递延税款是确定企业所得税费用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入、费用或损失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该差异发生于某一个或多个会计期间 ,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时间性差异可分为简单时间性差异和复杂时间性差异两类。债务法是指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 ,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的一种方法。下面笔者将通过时间性差异与债务法的结合 ,来介绍税率变动下债务法的具体应用 ,以满足大家理解和掌握该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会计和税法在确认企所得税时,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了递延所得税。在适用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应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开始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每期的所得税费用。面对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众多差异,在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时,需要企业大量的主观判断,存在企业管理层使用会计准则错误和利用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实现可能性的机会进行利润操纵等问题。针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在我国施行以来出现的问题与产生原因,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今后会计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宋河发  廖奕驰  陈芳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15-1422
本文梳理了我国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所得税法规和政策,分析了我国递延纳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入实施递延纳税政策的改革建议。要明确规定企业股权和个人奖励股权在股权收回、清算或转让是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个人获得奖励股权不列入工资薪金范围;应允许企事业单位先将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股权按单位与完成人之间的约定比例进行划分,并按照最终所获得的实际股权分别缴纳单位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明确企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入股股权的原值和税费的内容,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许可获得股权的活动纳入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使技术转让与许可、单位与个人技术作价入股所得税政策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发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强调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归属为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所得税负债。更公允的反映资产和负债未来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现金流量,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高唯  杨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S):140-140,21
新的《会计法》和新的会计制度的颁布,将对我国财会工作乃致各项经济工作产生新的影响,也就对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联系现实企业财会工作的实际,觉得当前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不断拓展的资本市场,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财政部于今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准则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文着重从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定义、计量属性、损益处理方法、纳税、披露几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诠释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科学性、优越性和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刘长祥 《科技与管理》2002,4(2):129-131
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指出集体负债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此状况,分析了农村债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村债务问题的对策和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债务水平的估计与预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晓军 《预测》2002,21(1):29-32,40
本文运用精算科学方法,在对养老金制度隐性债务和转轨成本的意义、估计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养老金制度转轨的债务水平进行了估计,对未来50年养老金制度债务水平的积累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了进一步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杨大楷  王鹏 《软科学》2014,(5):62-65
基于国内外有关大股东侵占、债权人保护和债务融资关系的研究,结合中国实际,为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和债务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大股东侵占和债权人法律保护都能够影响债务融资的规模、期限结构以及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的经营本质上是资本经营和利润经营相结合的主体化经营.资本经营的核心是企业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整,以形成最优资本结构。一般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不同的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价值的高低。研究资本结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来降低成本.促使企业价值最大。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的关键是确定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适当比例,因此,合理的资本结构应结合具体实际考虑如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纳税筹划对象是纳税筹划所针对的客体,是纳税筹划的内容,也可以说是影响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各种因素。本文对纳税筹划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