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温度:用脑最佳温度是20℃左右。在这种温度下,大脑处理信息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强。当温度低于10℃时,尽管大脑清醒,但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当温度超过35℃时,大脑能量消耗增大,过度疲劳,易烦躁发怒。二、空气:氧气不足时,大脑的能量代谢能力下降,其功能就会降低。人们平时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看书学习,就是这个道理。三、光线:在过强的光线下,脑细胞受到刺激,会感到疲劳,不愿学习,不愿用  相似文献   

2.
影响用脑效率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与用脑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大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5个方面:一、光线:在用脑时,环境光线过强会使人感到烦躁,影响思维判断能力,光线太弱,也会影响用脑效率。二、温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提高大脑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教育文摘影响脑效率的环境因素可以提高用脑效率20—35%,并可延缓和消除脑疲劳的环境有:一、空气。空气浑浊,供氧不足,用脑效率就会明显降低。二、光线。光线过强会强烈刺激脑细胞,使人感到烦燥,影响人的思维判断力;光线大暗则不能引起大脑兴奋,也会降低用脑...  相似文献   

4.
科学用脑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保护大脑。那么,怎样才算科学用脑呢?首先,不要长时间连续用脑。医学研究发现,健康孩子如果连续用脑30分钟,血糖浓度在120毫克以上,这时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如果连续用脑90分钟,血糖浓度则降至60毫克左右,这时反应迟钝,思维能力差;如果连续用脑210分钟,血糖浓度就会降至50毫克左右,这时便会头昏、头痛,可能暂时失去学习能力。因此,不宜长时间用脑。医务人员建议:在学习中间注意适当休息,可消除大脑疲劳,减少遗忘。所以,同学们一次做功课或看书学习的连续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课间休息的道理就在于此。第二,五官并…  相似文献   

5.
继续教育与大脑的“用进废退”广东省韶关教育学院张其志对于继续教育,我的第一反应是可以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大脑的“用进废退”原理告诉我们:勤用脑使人变得聪明,不用脑使人变得愚蠢,或者说,越勤用脑则脑功能越进步,弃置不用则会逐渐退化。人的聪明程度取决于大...  相似文献   

6.
一、慢性疲劳综合症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学习,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头晕脑胀、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甚至打瞌睡等。这是大脑疲劳的信号,它在提醒你:该休息了。如果在大脑已明显疲劳时还继续用脑,会使疲劳积累,长期的学习负担过重、用脑过度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该症是一种难以恢复的病理状态,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记忆力衰退,想像能力、推断能力受阻,学习效率下降,遇事迟疑不决, 情感淡漠又容易激动,并伴有头昏、头痛、失眠、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神经衰弱症状。  相似文献   

7.
1.精神紧张。“脑子越用越机灵”是建立在科学用脑的基础上的,倘若过分紧张焦虑,或是不切合实际地殚精竭虑,则对大脑和身体有不利影响。2.带病强用脑。在身体欠佳或患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降低,而且容易对大脑造成损害。3.饥饿时用脑。来不及吃早餐或免用早餐使人一上午处于饥饿中,血糖低于正常供给水平,导致大脑营养供应不足。4.睡眠质量差。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要保证睡眠的较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对大脑是一个不良刺激,会使大脑的疲劳得不到缓解,易发生衰老。5.蒙住头睡觉。用被子…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记忆力,应掌握下述十五个要点: 1、要平心静气大脑皮层是我们的记忆器官,当我们的身心处于安静状态时,从外部传来的信息就容易记住。同时,当大脑皮层处于安静状态时,能够中断与过去事物的联系,而把新的信息印记在脑中。 2、大脑不能过度疲劳疲劳会大大地降低脑细胞活动能力,随着细胞活动能力的降低,记忆力也随之下降。因  相似文献   

9.
科学用脑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保护大脑。那么,怎样才算科学用脑呢?下面几点,供同学们参考。不宜长时间连续用脑医学研究发现,健康孩子如果连续用脑30分钟,血糖浓度在120毫克以上,这时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连续用脑90分钟,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左右,则反应迟钝,思维能力差;如果连续用脑210分钟,血糖浓度就会降至50毫克左右,这时便会头昏、头痛,可能暂时失去学习能力。因此,不宜长时间用脑。研究人员把一批学生分为两组,要求两组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一组学生在学习中间可以获得5分钟休息,另一组学生连续学习不休息。结果发现,休息的一组学生记忆力…  相似文献   

10.
<正>陶先生有首著名的《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后来又有人将其改编成了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简简单单的一首儿歌,已经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观点:要让学生即会动手,又会动脑。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而更让我敬佩的是他的"行知"二字: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相似文献   

11.
哪些因素对大脑健康不利懒散不用脑合理多用脑,不仅会推迟神经系统的衰老,而且通过神经系统对全身的调节与控制作用,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胡乱用脑用脑应建立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过于紧张、超过自己能力的非分之想,对大脑不利。长久单一用脑实践证明,交替学习内容可...  相似文献   

12.
人人都想聪慧、机敏,并且人人都会为此而采取自认为有益、有助的措施。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因素和人们的用脑习惯,对大脑智力却有着不利的影响。懒散少用脑:有道是“脑子越用越灵敏”。科学合理地多用大脑,能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并通过神经系统对机体功能产生调节与控制作用,从而达到健脑益寿之目的。假如懒懒散散不常用脑,则对大脑和身体的健康都是不利的。胡思乱用脑:“脑子越用越机灵”是建立在科学用脑的基础上的,倘若过分紧张焦虑,或是不切合实际地殚思竭虑,则对大脑和身体也有不利影响。带病强用脑:在身体欠佳或患病时,勉强坚持学…  相似文献   

13.
《师道》2008,(11):63-63
产生疲劳的性质不同,消除疲劳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一味睡觉,不仅不能消除疲劳,还可能使疲劳加重。专家还解释,脑力工作者因长时间用脑,容易引起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而使大脑出现疲劳感,这种疲劳为脑疲劳,常表现为头晕脑涨、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等。此时,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不是睡觉,而应该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有氧运动,以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使大脑的氧气供应充足,疲劳会自然消失。专家还提醒大家,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再产生体力疲劳。  相似文献   

14.
一、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二、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三、甜食过量: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四、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糊涂起来。五、少言寡语:经常说富有逻辑的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六空气污染大脑是全身耗氧量很大的器官,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三了.学习任务加重,需要记忆的内容增多,考生们的用脑量也急剧加大。专家指出,在这种超负荷学习的状态下,考生大脑消耗掉的主要是一些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果用脑量加大.而考生却忽视了这些脑营养的及时补充,那么脑营养极容易出现匮乏的现象。考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稍不留神就会踩到高考四大“雷区”.斗志遭到挫败,成功就会变得遥不可及。新的研究显示.营养物质.尤其是大脑必需脂肪酸3A类脑营养物质DHA、EPA、DPA,进入血液后几乎会马上对脑细胞及脑功能产生影响.使脑力状况发生快速的变化,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集中注意力。因此.及时补充3A脑营养,可迅速排“雷”,使考生顺利迎接高考。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一家研究所最近开发出一种疲劳检测仪,通过检测人声与大脑“活力”来显示研究对象的疲劳度,为处于疲惫状态的上班族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为什么仅通过说话的声音就能够判断大脑的疲劳度呢?如果大脑处于非疲劳的正常工作状态,脑中处理信息时的各类信号交错,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杂音,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要适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婷婷 《考试》2011,(5):33-33
高考在即,紧张的复习使身体特别是大脑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极大影响学习效果。要想提高学习效率,科学用脑最重要。体育锻炼是很有效的减压方式,新陈代谢加快,心率和血液流通速度会提高,可以让大脑从疲劳状态中解脱出来,使脑力活动的效率提高。所以,每天见缝插针地抽出半小时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用脑过久、过度,脑会疲劳。脑的疲劳,除了用脑过度,体力劳动过度也会引起。曾有生理学家做实验,让人用指头不停地拉动滑轮上的重物,到完全拉不动为止。这时,用微弱的电流刺激肌肉,肌肉仍会收缩活动.但要让它拉滑轮,却动弹不得,这说明神经已经疲劳,它无力再指挥肌肉。之所以会出现这现象的道理很简单,全身大部分活动,无不听命于脑神经的指挥,管理指头活动的,  相似文献   

19.
此木 《家庭教育》2009,(6):48-48
低头、弯腰、内八字、外八字……青少年这些不良的走路姿势不仅难看,还可能影响大脑健康。走路抬头挺胸有利于周身与大脑的气血回流。也就是说,抬头挺胸走路时,可让大脑得到休息的机会。人在走路时,全身七经八脉都跟着一起活动,而含胸、弯腰的走路姿势则让这些经脉得不到很好的舒张。身体得不到应有的供氧。此外,不良走姿造成的脊柱问题,会反射到大脑,使人的大脑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得不到缓解,易造成大脑过度疲劳,也会影响夜间睡眠。内、外八字的走路姿势也是如此。会影响大脑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20.
人类可以忍受多低的体温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会稍微超出37摄氏度。一旦体温降到36摄氏度,人的反应和判断能力都会削弱;降到35摄氏度走路会觉得困难;降到33摄氏度的时候,你会失去理智;30摄氏度的时候,人们则会失去知觉。而体温降到20摄氏度,人的心脏将停止跳动。不过儿童忍受低体温的能力更强一些,因为孩子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