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黄色,一见到黄色便想起我们祖国的母亲河——黄河。它自青藏高原起穿过九个省市流入渤海。黄河含沙量极高,是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因此而得名——黄河。  相似文献   

2.
由于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水中含沙量增加,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密度以后开展了“黄河水密度和含沙量”的研究,现请你一起研究。某小组从黄河某处取回河水直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以及人们为求生存不断地改造着周围的自然界,在全新世以来约一万年的时间里,中国辽阔土地上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黄河的变化更大,并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黄河改道简介古代黄河叫河,大约在汉朝时开始叫黄河。黄河全长5454公里,流域面积1752443平方公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雨量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最高时一年携带泥沙33亿吨。若按年平均含沙量16亿吨算,每天动用4…  相似文献   

4.
由于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水中含沙量增加,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密度以后开展了“黄河水密度和含沙量”的研究,现请你一起研究。某小组从黄河某处取回河水直接研究。  相似文献   

5.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麓的雷鸣寺泉,纵贯全省,流经太原、临汾两个盆地,至万荣县汇入黄河。其流域面积39471平方公里,全长675公里,是山西的最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是25.9亿方,但含沙量高,年均每立方米含沙27.5公斤,径流季节变  相似文献   

6.
题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中的含沙量(即每米3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治理环境之前,他们共采集了40分米3的水样,称得其总质量为40.56千克,已知干燥的泥沙的密度是2.4·103千克/米3,试求洪水中的含沙量是多少?分析m=m泥沙+m水;又泥沙不溶于水.则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泥沙淤积是黄河下游洪水危害的根本原因。黄河的大量泥沙淤积,一方面构造了广阔的黄淮海大平原,成为历史上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另一方面在流经平原地区淤积形成的悬河状态,历史上曾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洪水灾害。由于泥砂问题,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泥沙处理一直是黄河治理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对黄河泥砂治理进行理论研究的课题已有许多,但结合黄河泥砂的经济利用  相似文献   

8.
泥沙测量是水文工作中的—个难题,含沙量的测量最关键的就是如何采集到尽量接近天然水流的水样。本文介绍了AYX2-1调压器采样器在金沙江屏山水文站泥沙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红外测沙仪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浑水模型试验中,要研究含沙水流瞬时浓度,垂线分布及沿时间的变化过程,取样的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如果实时监测加沙系统的含沙量以便及对控制模型试验的各种参数,就更需要研制一种全新的测沙仪,在三峡坝区泥沙模型试验的过程中,进行了红外光电测沙仪的研制被测含沙量可达到30kg/m^3,当泥沙粒径范围一定时,有较好的重复性,该仪器稳定性好,每天漂移量在1%以内,在三峡坝区泥沙模型试验中,采用该仪器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0.
黄河以其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为主要特点,是历史上难以治理的河流之一。泥沙的不断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平摊流量相应减小。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基本上保持了维持其健康生命的需水量,经过多次调水调沙及生产运行,平摊流量有所增加,黄河的生命力得以恢复。但黄河作为多泥沙河流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仍是黄河治理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求解泥沙扩散方程来研究泥沙沿水深的分布和含沙量分布沿程的变化规律,构造了一种新的差分格式——跳点格式.通过分析验证表明:这种格式算法简单,计算过程简便,稳定性好、精度较高.体现了它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从实测水文资料出发,应用石角、三水水文站长期的月平均水位、流量及含沙量资料,以及北江下游2000年洪、枯两季山塘断面、烂柴洲断面、岐洲断面及芦苞洲断面的连续7个小时的水位、流速、含沙量及大断面资料等,对北江下游河段的水文泥沙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对泥沙资料使用精度要求,同时优化泥沙测次,节约生产成本,对枯季河流含沙量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以洞庭湖区南咀水文站的枯季悬移质输沙量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黄河的开发治理,放淤固堤是有效治理黄河的途径之一,是黄河下游目前在建工程中较多的项目。放淤固堤是利用泥浆船或泥浆泵将黄河河道内的泥沙通过输沙管道输送到黄河大堤以外,从而疏通河槽,提高大堤浸润线,消除险点、加固大堤的有效措施,是合理利用河道泥沙加固、加宽大堤的有效途径,可大大提高黄河大堤防御洪水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黄河在发源时水是清的,只是因为在流经黄土高原的过程中,水一下子变成了黄的。“黄”的含义是,黄河每年要从黄土高原带走16亿吨的泥沙。如果用1吨泥沙  相似文献   

16.
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和输沙量最多的河流,原因是黄土高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古代的《山海经》、《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下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区,有无定河、沁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黄河文明”就是以黄河流域为主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治黄科技信息》2005,(2):15-16
黄河网报道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里,水流冲不走、搬不动的粗颗粒泥沙主要来自哪里?经过黄委多个部门的协同攻关,3月29日,黄委成功破解出了对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影响最大,粒径大于0.1mm,且粗泥沙输沙模数为每平方公里1400t以上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窟野河、皇甫川等9条黄河重点支流流域内,面积为1.88万km^2。此举将实现水土保持与黄河河道减淤的有机结合,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9.
激光粒度仪是施测泥沙颗粒级配分布的设备,在施测过程中以测试水体中悬浮物来确定泥沙颗粒级配的分布,并通过体积转换常数来计算含沙量。本文就LISST-100x现场激光粒度分析仪“泥沙体积转换常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以确定最优值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可供水量减少,供需矛盾增加。笔者从论述黄河水资源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紧缺的成因,提出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建议,以期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