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研究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党史党建学科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进一步总结执政经验、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迫切需要;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人执政意识的充分觉醒,有助于中共执政思维的全面确立,有助于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真正强化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研究需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及其科学化的基础理论问题;继而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和建设史进行认真考察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重要经验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已从革命党意识转向了执政党意识。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共产党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党意识向执政党意识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执政长达7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转变、从领导局部政权的执政党到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转变。科学考察我们党执政意识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4.
执政理念是政党执政目标与执政价值的思想承载,是高度凝聚全党意志与力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谐执政的行动指南,对政党执政意识与执政行为有着直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治国理政历程中,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等核心问题所形成的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与否,直接关涉党执政的合法性及支持度,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的显著标志,能否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考量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合理与否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5.
执政方式的历史经验与发展创新是我们党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执政理念转化为执政实践的关键,它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发展创新的论析可以发现: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当今要继续执好政,关键在于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郑重告诫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四种意识"表达着中国共产党自身蕴涵的一种反思自省、行动自觉、激励自勉的独特政党气质。其中,"四种意识"是对其政党气质的表达过程,政党气质是将"四种意识"转化成内在力量的结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中国共产党不仅需要增强"四种意识",而且应当将其转化为经受考验和干好事业的内在力量,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相似文献   

7.
执政理念随着执政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执政理念的思考。此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理念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从而使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成熟,日趋完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六大以后,随着执政党意识的觉醒,顺应执政合法性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8.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古田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艰辛探索加强党和军队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而形成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新世纪新挑战新任务面前,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古田会议精神对于如何树立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方建敏 《培训与研究》2008,25(11):60-64
执政理念随着执政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执政理念的思考。此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理念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从而使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成熟,日趋完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六大以后,随着执政党意识的觉醒,顺应执政合法性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最终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已经成为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或方面:执政理念的概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功能;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特征等等,涌现出一批水平比较高的科研论文和学术专著。但也存在着罗列党的执政理念内涵的多,把党的执政理念作为体系研究的少;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最新执政理念来进行研究的多,但作为核心执政理念加以理解的少;阐述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历程的文献多,但探讨党的执政理念发展规律的材料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性是我们党在执政活动中存在的必然如此、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它作用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全过程,规定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性主要表现为职能转变的阶段性、队伍扩大的必然性、权力运作的民主性三个方面。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性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永葆党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内蕴的根本价值诉求的外在表征,是确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之维;在历史与现实两个向度交错互动中实现与凸显自身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获得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强化永不松懈的学习意识、提升不断进取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才能从根本上筑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相似文献   

14.
研究党的执政能力特征,是丰富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理论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党的执政能力特征,必须结合党的执政实践来进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存在,具有中国特色,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个性鲜明的中国特色取向。认识党的执政能力的个性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执政能力这个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重要基本范畴,是执政的思想理论前提和对执政宗旨与执政使命的总体把握,在整个执政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从学理层面深入探究和准确把握党的执政理念,是丰富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和推进党的执政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有助于科学揭示党的执政规律,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基本涵义、内容构成以及重要特征等基本问题展开了深度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问题的研究值得学术界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6.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丰富与创新党的执政理论,加强对执政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从学理层面大力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探究,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诉求,也有助于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实践进程。学术理论界围绕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执政理念、执政环境、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安全、执政文化、执政意识、执政成本等十一个重要论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涌现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地位转变",并由此开始了与执政地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的转变,由于阶级斗争思维在执政实践中的过度延伸,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没能及时实现由传统意义的革命党思维向现代意义的执政党思维转型。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理性觉醒,执政党思维方式开始由"革命与斗争"向"建设与整合"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8.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以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大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永葆蓬勃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法宝。一个伟大的政党,需要伟大的理论武装与坚实的理论支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努力创新与发展党的执政理论,需要大力加强和深化对执政理念的学理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最新形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理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确立必须充分尊重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值得学术界广大同仁倾心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颁布实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逐渐进入学界的理论视野。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必须继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探究和理性认识。文章从多维视角系统梳理了学术理论界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研究仍存较大的学术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执政理念是政党执政实践的价值核心与价值导向,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观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坐标与价值标识。创新执政理念是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维度。选择、确立与践行正确的执政理念,有助于明确党的执政责任、规范党的执政行为、优化党的执政形象、落实党的执政功能、降低党的执政成本与风险,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执政局面和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是深化中共执政理念探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