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版本学研究的新成果──《版本学》评介晓雨(南京大学图书馆)假如从我国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光禄大夫刘向着手校理群书算起,“版本”在文明悠久的中国已经有大抵同我国的公元后纪年同样漫长的历史。这是因为,自有书籍的产生,便产生了版本现象;自有了版本流...  相似文献   

2.
明代冯梦龙所编的《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三言”。近年来,各地出版社出版的“三言”恐怕已有一二十种,但这些“三言”在校注(有些版本无注释)质量上,都没有超过,甚至还不及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三言”校注本(许政扬校注《喻世明言》,严敦易校注《警世通言》,顾学颉校注《醒世恒言》)的水平。 直到最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三言”新注全本(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吴书荫校注《警世通言》,张明高校注《醒世恒言》1994年10月第1版),上述情况才有所改变。可以说,这套“三言”新注本的校注工作真正做到了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3.
论版本著录之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认为,最早著录图书版本的书目是南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即称:“自镂版兴,于是兼言版本,其例创于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近人汪辟畺也称《遂初堂书目》“一书兼载数本,则又开后世版本学之先河,又晁陈二家所未逮也”(《目录学  相似文献   

4.
一、版本学的脱胎与体现中国版本学,迄今为止主要指的还是古书版本学,晚近图书的版本研究尚没有形成强劲的气候,所以我这里谈的仍是古书版本学。关于什么是古书版本学,叶德辉在其《书林清话》卷一"板本之名称"中有过如下议论:"近人言藏书者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杂志》85年第4期发表的邵胜定同志《版本学有广狭二义论》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在版本学上一向只是对“版本”有广狭二义的解释,还从来对这门学科本身作过这样的区分。但是,我对《二义论》提出的新颖观点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荟要总目》著录了《荟要》所收每一部图书的版本和校对所参照的版本。与此前的其他书目相比,《荟要总目》的内容更为简单明了,在著录形式上作了进一步的统一,语言更为规范,形式更为规整。《荟要总目》是一部重要的具有创置性并且具有独立性质的版本书目。《荟要总目》的版本著录对《荟要提要》与《总目》的版本著录都有一定影响。对《荟要总目》的版本学价值有必要重新予以认识。  相似文献   

7.
冯梦龙(1574-1646)编撰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近数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全国至少有数十家出版社出版了“三言”,其影响更广播于一般读者。但这绝不是“三言”及冯梦龙命运的全部。虽然当“三言”于晚明天启年间先后刊行后曾被海内“奉为邺架珍玩”,并传于域外,明末清初也有过几种翻刻本,但很快就在偌大  相似文献   

8.
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作者认为应该包括版本学基本理论、版本学史、版本鉴定、版本类型、版本源流、版本目录学、版本的断代研究、版本的地域研究及古籍的装订形式研究等,并引经据典,对其诸方面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率先问世的《古籍版本学》便是其中一种。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绪论、版本史和版本鉴别、版本目录。在246页的篇幅中,版本史和版本鉴别部分占了214页,而且作者说讲版本史是为讲版本鉴别服务的,可见版本鉴别是版本学的核心问题,更是本书的  相似文献   

10.
胡适的学术考证与古籍版本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版本学对胡适的学术研究有着明显的影响,这在明清小说考证和《水经注》考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正是由于胡适和其他学者的努力,使得人们开始注重小说的版本,从而扩大了传统古籍版本学的研究范围;而《水经注》的考证,则为专书的版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收到曹之先生寄赠的《中国古籍版本学》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版)。披阅之中,我被作者卓然自立的学术境界深深吸引,第一次产生“非如此不可”的感觉。 如何更好地总结传统文化遗产,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科建设,是当前中国古籍版本学界共同的努力方向。1989年—1990年,几部中国古籍版本学著作相继问世,在当时条件  相似文献   

12.
《晦庵书话》和新书版本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晦庵书话》开拓了版本学的天地,是新书版本学的一部奠基之作。作者唐先生在该书中对新书版本的版本形式和版本内容作了探讨,并对多种新书版本(如线装本、特装本、普通本、袖珍本、毛边本、删节本、翻印本等)进行了细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中国版本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集中探讨版本学问题的专著,其内容涉及了版本学的各个方面;征引了大量史料,并对这些史料进行了考辨;重视对明清版本的探讨;对今天版本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版本学渊源于目录学,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其形成专门之学还是近世之事。第一部专论版本的著作是清末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因是草创之作,还未形成体系。其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图籍著作的增多,版本学的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研究版本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为校正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评论》今年第五期刊出周伟先生《由新“青岛版”(毛泽东自传)所引发的三个问题》:一、“《毛泽东自传》与《西行漫记》孰先孰后”;二、“《毛泽东自传》有无英文单行本”:三、有无“新建版”的《毛泽东自传》及毕正其人。他认为,青岛版的“代序”有“重大作用”。“尤其是所附《<毛泽东自传>的问世与版本之研究》一文,搞清了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16.
《韩集举正》是南宋方崧卿整理韩愈诗文时做的校勘记,在版本学上有一定价值。它著录了许多宋代流行的韩愈诗文版本,并介绍和评价了这些版本。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宋代韩愈诗文的流传情况和当时各种版本的概况。  相似文献   

17.
有清一代,重征实之学,以清廷厉行文字狱之故,形成一种脱离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考据学家治学严谨,“无征不信”,“凡立一义必凭证据”,“选择证据以古为尚”;而选择证据校勘辩伪必广罗众本,择善而行。“版本之学为考据之先河,一字千金,于经史尤关紧要”。考据学的兴盛必以版本学以及文字音韵、校勘训诂等学科的发展作为前提,同时考据学的方法也渗透到版本学研究中,更加推动了版本学的发展。清统治者在实行高压政策的同时大力提倡科举,读书之人醉心功名,皓首穷经。但  相似文献   

18.
刘文典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以校勘古籍而享誉国内外,他的校勘是以版本为基础,在校勘的过程中注重版本的选择和版本的鉴别.论文重点分析刘文典古籍版本学思想的特点,如:通过校勘辨别古籍版本出现讹误的年代,运用避讳鉴定古籍版本,通过海外版本鉴别国内版本,通过版本的比较鉴定其他版本优劣.  相似文献   

19.
钱曾以一布衣之士而尽力收求古籍、收藏图书四千余种,他认为藏书者,必须能理解并识别图书,才能真正爱书、懂书,也才能收到好书,钱曾还常将借得的宋元古本珍本精钞,钞本所用纸墨精良,并严加校勘,仔细正误,钞本质量极高,为后人所珍,钱曾所著《读书敏求记》在图书版本鉴定方法上找出了一定的规律,提出从版刻,字体,纸张,墨色等不同特征以考定图书雕版印刷的年代,从初印,重印,原版,翻刻等方面去评定图书的版本优劣等等。实开版本学之先声。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从研究古籍版本学产生和发展的标准入手,在分析古籍版本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同书异本的大量出现、校勘工作的蓬勃开展、善本概念的形成、版本目录《七略》的出现,都说明先秦两汉时期已经产生了古籍版本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