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对汽车的制动性能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及设计.对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及检测系统软件流程进行了设计,同时以LabView为平台设计了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程序界面,最后通过实验仿真,对仿真及实车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在汽车ABS有效时实车测量数值与传感器之间的误差仅有0.12%,实车测量数值与汽车轮胎和制动平板之间的摩擦力的相对误差是0.35%,当ABS 无效时,误差是0.56%,误差均在1%以内,从而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同时为今后ABS汽车制动力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电子操控驻车,设计一种集成式轿车电控驻车系统,重点研究驱动元件的需求性能与电机参数的关系,并对取样车型的匹配参数进行计算和试验,为电控驻车制动系统的合理选型和产品研发,提供一种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电动汽车能量利用率、改善车辆制动效果,依照制动踏板的不同工作状态,设计了一种并联制动控制策略。在制动踏板踩下的复合制动工况,按照相关制动法规对机械制动和再生制动进行合理分配;在滑行制动工况,以能量回收效率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最佳制动转矩。分别在典型道路工况和常规制动工况下对该策略进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P)下,该策略的节能贡献度可达25.93%,在滑行制动工况能量回收效率较原车提升64.07%,车辆制动距离也有明显缩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给电动汽车设计提供试验依据,以电动轮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一款多功能电动轮综合性能试验台,该试验台的基本功能除道路模拟、阻力模拟、车重模拟、惯性模拟外,还具备转向模拟、电制动与机械制动耦合模拟、轮毂电机性能测试共4大功能,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项目的研究开发,对开展轮毂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在试验设备、试验场地、外界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汽车驾驶模拟器代替实车、以软件为主的综合性能试验虚拟平台方案。介绍了该平台的工作原理、组成和功能。虚拟平台可在试验室内完成汽车加速、滑行、制动以及燃油消耗等性能试验,解决现有实践环节安全性差、易受天气等外界条件干扰、成本高等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在试验安全性、试验的可重复性、试验设备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车辆性能测试虚拟系统。该系统具备驾驶模拟、车辆运行状态参数与驾驶员操纵数据采集、驾驶员操作规范性分析、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储和可视化呈现等功能,可在试验室内完成汽车加速、滑行、制动等整车性能试验,解决现有实车试验的瓶颈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汽车制动噪音严重影响整车NVH性能,为了能更好地研究汽车制动过程产生的噪音,根据噪音产生的不同频率,对典型的制动噪音模式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并针对各典型制动噪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依据实车的失效模式,给出了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车床模拟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反接制动控制的模拟实现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反接制动电阻的选择与估算;二是反接制动控制核心部件速度继电器的安装调整。电路设计时采用估算的方法确定反接制动电阻的阻值和功率,简单方便。速度继电器安装调整到位,触点动作正常。模拟电路运行良好,学生对反接制动控制功能有了深入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某型大功率液力换档变速箱,在装载机实车平台上设计了大功率工程机械自动变速箱电控系统(TCU)的软硬件,开发了基于分模块层次的电控系统控制软件,制订了基于工况需求的轮式装载机两参数自动换档规律及控制策略,将设计的电控系统与整车集成后进行了整车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控系统软硬件可实现装载机自动变速的综合控制功能,换档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提升了作业效率,减轻了驾驶员的操作强度,为进一步实现装载机自动变速电控系统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慢特征分析(SFA)无法充分解析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非线性特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慢特征分析故障诊断方法——随机傅里叶SFA(RFSFA),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平台。该方法引入随机傅里叶映射技术实现过程变量的非线性变换,进而利用慢特征分析建立非线性统计监控模型。为了避免模型随机参数的影响,应用贝叶斯推理理论构建了集成学习模型。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一个CSTR故障模拟与算法测试实验平台,包括正常工况模拟、故障工况模拟、故障检测等多个子系统。测试结果表明,RFSFA方法具有比传统SFA方法更好的故障检测性能,所开发的实验平台易于操作,开放性好,能够很好地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