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9月,山西干河煤矿矿工举报,41岁的矿工吉新红在矿内闷死。事故发生后,煤矿未向上级报告,反而为闻风而来的各地所谓"记者"发放"封口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相似文献   

2.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记者戴骁军惊险地按下快门,将众多排队领封口费的记者们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的封口费事件算不得什么新闻。2005年的河南汝州矿难①,闻风而至的有100多家媒体的480名记者,领走了20万元封口费。2002年山西繁峙矿难,包括4名新华社记者在内的11名记者的封口费不仅有现金还有金元宝。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11月26日的通报,在山西省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的记者封口费事件中,确认有4名新闻记者、26名媒体工作人员和28名假记者收受了矿产发放的封口费。目前已查实的4名记者、14名媒体工作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已经受到了处理。  相似文献   

4.
传媒资讯     
全国记协:强烈谴责发放领取"封口费"最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就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事故中记者领取"封口费"事件发表声明,表示将以这次事件的调查处理为契机,对发放"封口费"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对领取"封口费"的新闻界害群之马应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9,(2):22-23
去年9月,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起死亡矿工1人的责任事故后,矿方为隐瞒事故,以各种名义发放“封口费”。仅仅两天时间。23家“媒体”的28人以记者名义前往该矿领取封口费。后初步核查。领取“封口费”人员中。持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的有2人,其余多数是假冒新闻单位的社会人员。“封口费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瞒报一人死亡事故,闻讯赶去的真假"记者"领取了"封口费"。经曝光后,事件中有据可查的涉案人员60人(其中发"封口费"封锁消息、  相似文献   

7.
千河 《今传媒》2005,(9):38
从8月23日《华商报》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在河南汝州煤矿事故调查中,主管部门为了掩盖事实真相,便向记者“示好”,一个上午就发出去20万“封口费”,有一百多家媒体四百八十多名真假记者大发矿难财。更叫人揪心地是,有记者还嫌给100元太少,公然当众讨价还价,工作人员无奈地说:“每  相似文献   

8.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虽为几家媒体新闻从业人员、聘用人员及假记者所为,但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遭到了公众的诟病和谴责,也让国内媒体界蒙羞。人们在谴责封口费的同时,自  相似文献   

9.
吴之如 《报刊之友》2008,(12):42-42
据《山西晚报》报道,山西省政府通报称,洪洞县霍宝干河煤矿在瞒报一人死亡事故后,向记者发放矿难“封口费”,领此钱的多是冒牌记者。  相似文献   

10.
李洁  景宜 《新闻世界》2009,(2):24-25
2008年9月25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难,有些真假记者赶到出事煤矿,不报道事实,却领取了封口费,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造成了恶劣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记者在报道这类新闻事件时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据《山西晚报》报道,山西省政府通报称,洪洞县霍宝干河煤矿在瞒报一人死亡事故后,向记者发放矿难“封口费”,领此钱的多是冒牌记者。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最打眼的新闻之中,有一则是记者唱主角的,那就是"封口费事件".尽管有关报道一再声明收取"封口费"的以"假记者"为主,但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记者--有证的记者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3.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中的部分记者和媒体相关责任人有的被处罚,有的被开除,不准从事记者职业。口被封住了,手也被封住了。这是新闻界的悲哀,更是记者的耻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传媒利用自己准政府权力进行寻租的现象愈加普遍,而发生在2008年的几起事件影响则尤其恶劣:4月,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以受贿罪,对第一财经日报北京产经部原主任傅桦提起公诉;9月,三鹿毒奶粉事件中河北媒体“集体失语”;同月,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难,各路记者向矿主索要“封口费”,  相似文献   

15.
荣辱榜     
“封口费“事件涉案人员受惩处到目前为止,“封口费“事件中有据可查的涉案人员60人(其中发“封口费“封锁消息、阻挠记者采访者2人,收受“封口费“的记者4人、媒体工作人员26人,假记者28人)。此外,  相似文献   

16.
刘建新 《声屏世界》2008,(12):66-66
山西省洪洞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发生之后,各路“记者”闻风而至——不是为了报道真相,而是领取矿主发放的“封口费”,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无怪乎有国际舆论惊呼:“大陆新闻界最耻辱的一幕”。  相似文献   

17.
金明勇 《视听纵横》2009,(1):119-120
2008年记者节前的一个多星期,对于新闻界来说,发生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那件“记者领封口费”事件,称得上是奇耻大辱。之后,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进行报导,观点大都为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媒体公信力贬值之类的评论。  相似文献   

18.
荣辱榜     
“封口费”事件涉案人员受惩处到目前为止,“封口费”事件中有据可查的涉案人员60人(其中发“封口费”封锁消息、阻挠记者采访者2人,收受“封口费”的记者4人、媒体工作人员26人,假记者28人)。此外,  相似文献   

19.
记者应是让人尊重的职业,但时不时出现的“封口费”事件,却让记者的声誉扫地,有嘲笑记者的,有鄙视记者的,更有憎恶记者的。好端端的职业怎么会被糟蹋成眼下如此的状况?是谁给了“封口费”如此滋生的土壤?细究起来,媒体和社会都难免其责。  相似文献   

20.
记者应是让人尊重的职业,但时不时出现的“封口费”事件,却让记者的声誉扫地,有嘲笑记者的,有鄙视记者的,更有憎恶记者的。好端端的职业怎么会被糟蹋成眼下如此的状况?是谁给了“封口费”如此滋生的土壤?细究起来,媒体和社会都难免其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