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不仅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幼儿教师发展的沃土。作为一名幼教管理者,应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精神指导下,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在改进管理工作的同时促进教师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锦蓉 《教育导刊》2004,(20):32-3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颁行,为我们描绘了幼儿教育的理想蓝图,也对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专业化”要求。根据《纲要》精神,幼儿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重要的是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幼儿园管理者来说,这不仅仅是落实《纲要》精神的行政工作,更是对如何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思考。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了。贯彻《纲要》,创造优质的幼儿教育,成为摆在我国幼教工作面前的新任务。《纲要》集中体现了对幼儿教育的指导,因此它的实施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努力。从《纲要》总则部分的基本指导思想,到后面的幼教内容、实施、评价等各部分。都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赵雯 《南昌教育》2004,(11):19-20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新《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幼儿教育观的一种新转变,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我国幼教改革迈进21世纪的关键时期颁布了,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又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纲要》从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出发,具体地规定了我国幼儿国教育的基本内容范畴,目标以及基本的实践规范和要求,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改期的指南,是国家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指导的总纲。因此每个幼儿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新《纲要》的实施打破了对传统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足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苏小芹 《教育导刊》2004,(14):14-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五大课程领域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以及组织和实施、评价等所有部分,均一致着眼于幼儿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其中,让幼儿可持续发展是《纲要》的核心精神。根据这一核心精神,幼教工作不能再把目光放在自己如何教、教的效果如何等方面,而必须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自我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依赖老师、懒于思索?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还是变得自卑、消极、自我中心?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继《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实施之后,我国幼儿教育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必将引航和推进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于新世纪创造更加优质的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幼儿即为其重要内涵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幼教工作所做的一切都应以尊重幼儿,而且要尊重所有的幼儿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贯彻实施引发了幼儿园工作的深刻变革,实现这一变革,关键在教师。观念转变是教育改革矢志不渝的追求,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对自身行为不断反思、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对新《纲要》的学习与实践.“做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已成为首都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纵观老师们的体会、收获.我们不难看到,正是反思开启了教师走进新《纲要》的大门.使他们迈向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教改革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纲要》为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南,是我们开展新一轮幼教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刘欣 《教育导刊》2004,(2):19-21
2003年初,我园被正式批准加入国家“十五”《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幼教课题组。在“认识地铁”系列专题活动中,我们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精神,结合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知、情、意、行,即幼儿的科学认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能力和科学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体现了有中国特色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特征,是我们进行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我们在学习和运用《纲要》的实践中,努力更新幼儿教育观念,积极建构整合幼儿园课程,尝试就课程目标、内容、形式、手段、资源以及幼儿发展等方面进行整合,使幼儿的整体发展从可能转化成为现实,实现幼儿园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一、课程目标的整合《纲要》在把教育目标划分为五个方面的同时,也要求把我们把各领域的相关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我们的服装”是我园大班的一个专题活动,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理念的学习和认识,幼儿学习活动出现了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局面,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富有个性及创造精神的教学活动,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教师出现认识与实践上的偏差,把某些认识绝对化,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我认为,在贯彻落实《纲要》背景下,要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辉 《幼儿教育》2002,(1):18-19
自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到现在,我国幼儿教育又走过了风雨十年的改革路程。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经济改革的全面铺开和向纵深发展,我国幼教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的办园格局。同时我国幼教工作者普遍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因此,他们对更为具体、深刻并能有效指导幼教实践的理论需求也日趋强烈。在此背景下,带有强烈时代特色和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应运而生了。客观而公允地说,《纲要》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当代中国幼教界对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解和主要共识,吸取了以往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凝聚着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件,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幼儿教育实践的发展。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直接执行,也是优质幼儿园教育的最直接的创造,在《纲要》的引领之下,幼儿教师必须进行相应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7.
张文娟 《教育导刊》2004,(16):13-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纲要》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规划、设计了以保护幼儿个性,倡导幼儿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这指明了安全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性。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是《纲要》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提出的总目标之一。幼儿生长发育迅速,但还未成熟,可塑性强,知识经验缺乏;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  相似文献   

19.
陈秀华 《早期教育》2011,(11):44-4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突出强调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强调要克服传统科学教育中只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弊端。刘占兰老师在《幼儿科学教育》一书中提出:“观念与行为的矛盾,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困难,  相似文献   

20.
刘敏 《新疆教育》2012,(21):213-213
“语言是人类最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和熟知的。同时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引起了整个幼教界的极大关注。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们语言教育者从多角度解读领会其精神,发现《纲要》指出:语言能力的发展对3—5岁幼儿特别重要。其中重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