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路遥教授     
《中国研究生》2010,(5):1-1
路遥,1927年出生,福建人。著名历史学家,义和团运动史、民间宗教史研究专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顾问。在义和团研究领域,发表过《义和拳教钩沉》《近代史研究》1991.2)、《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历史研究》2002.5)等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过《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相似文献   

2.
刘刚,男,1951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曾任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首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主任。刘刚教授致力于宋玉及其作品研究,在《文艺研究》、《文史》、《中国文化研究》、《社会科学辑刊》、《江汉论坛》、《中国诗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经济史是宁可先生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上,宁先生长期以来一直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隋唐五代经济史》和《(资本论)选读》等课程。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宁先生以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室为依托,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学术水平优良、年龄结构合理、科研成果丰富的队伍,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成为国内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学术重镇之一。  相似文献   

4.
冷鹏飞教授花了近8年的时间,完成了32.5万字的鸿篇巨——《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一书。该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鹏飞教授用他的辛勤劳动为史学界献上了一份厚礼。冷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已有多年,特别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化史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论颇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黄永林,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出版《中西通俗小说比较研究》、《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品格》、《郑振铎与民间文艺》、《张恨水及其作品论》、《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民间文学教程》(合著)和《现代中国文学史》(合著)等著作18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中国民间文艺学“山花奖”学术著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1994—1998年)著作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集体项目,2003年)和国家教委第三届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集体奖,1996年)等。  相似文献   

6.
程民生《河南经济简史》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的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史学大省,河南的历史学科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河南省的优势学科。相对于河南在全国的历史地位而言,河南的本土历史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特别是至今未有本土经济史方面的研究专著,实属一大缺憾。最近,全国宋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程民生教授所著的《河南经济简史》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论丛》2009,(10):25-25
本刊讯:《人民教育》杂志已刊出生本教育专辑(2009年8月份15-16期合刊)、《中小学管理》杂志(2009年9月)刊出“生本教育视点”及《教育研究》(2009年9期)刊出郭思乐教授文章《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此外,郭思乐教授的论文《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人的生命自然》(《教育研究》2006.11)最近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6):F0002-F0002
葛志毅,1947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82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吉林大学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大连大学教授,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5,(5):F002-F002
许纪霖,1957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业硕士毕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0.
由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王继训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论坛》(第一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是对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拓展延伸,是在长期的钻研探索中得出的思想结晶和理论硕果,从而在更深、更精的领域中寻求对中国文化史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同其他专门史相比,前人对经济史,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经济只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至于近代,始有改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史成为史学研究中的热点,尤其是明清经济史,因其工商业多涉及到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更是探讨深入,成果斐然。然而,有关明清工商业的个案研究较多,对该时期的工商业进行大跨度的综合性研究鲜见,这不能不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一大缺憾。李绍强博士的专著《明清工商业形态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25万字),不仅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空白,而且在以下三个方面多有创新之见。  相似文献   

12.
徐朝东教授从事中古韵书和敦煌以及唐五代语音资料、明清河西方言资料整理、研究工作。现为中国音韵学会理事,敦煌吐鲁番学会与社会语言学会会员。曾先后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敦煌研究》、《敦煌学研究》(韩国)、《汉学研究》(台北)、《书目季刊》(台北)等海内外一流的专业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篇。论文《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敦煌韵文中阴入相混现象之考察》曾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13.
李辉博士,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幼儿教育研完生课程统筹主任、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导师,世界学前教育联会香港分会执委,美国儿童心理学会会员,出版《婴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香港幼儿园课程发展研究》《中国独生子女教育百科全书》等著作及论文共110部(篇),为牛津大学出版社系列幼儿固教材之主编。目前在港大教授青春期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课程论、语言发展等课程。  相似文献   

14.
《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这部力作,经王承仁、刘铁君二位教授联手,进行了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写作,被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于1998年1月出版问世。这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又一可喜成果。 中国近代曾出现过一些对历史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人物,李鸿章便是其中之一。但对这样一位在国内外有较高  相似文献   

15.
《语文知识》2008,(4):F0002-F0002
王英志男,1944年生,吉林长春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生,1979年考入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师从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攻读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留校工作。现为《苏州大学学报》编审、副主编,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明清诗学研究,出版《清人诗论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礼,1986年)、《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新探》(江苏古籍m版社,1990年)、《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南京m版社,1991年)、《性灵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袁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随园性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等专著14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教育》2005,(11):F0002-F0002
为总结与推广我国群众性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中国高教研究》于近日完成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的汇编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为2004年1月至12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江苏高教》(南京)、《教师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现代大学教育》(长沙)、《高校理论战线》(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相似文献   

17.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是一代国学大师。新版《辞海》“张舜徽”条如是介绍:“中国学。湖南沅江人。崇尚乾嘉朴学,治学以字、音韵、训诂为根柢,长于版本目录、校勘、考据,在经学、小学、史学诸领域均有成就。曾任兰州大学教授、中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华中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献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献研究学会第一至第三届会长。有《广校雠略》、《中国献学》、《郑学丛》、《清人集别录》、《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说解字约注》、《中华人民通史》等。”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于1904年出版的《中国国债史》,向来被学界视为现代中国经济史学科的诞生标志。事实上,此书的基本属性乃是浓厚的时政著述。相比之下,1914年出版的《清财政考略》,虽然还带有传统"食货之学"的面相,但在具体表述中显示出了一些经济史专史的意味,可谓是过渡时期的产物。而在1924年出现的三种经济史著述,才是符合现代学术规范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这些作者在深受西方学术熏陶的同时,既能够从历史角度出发,又能针对中国本土问题,还能接轨当时国际学术前沿,所以其研究至今仍具有不容低估的学术价值。因此,要探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端,需要对相关发展进程进行较为完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池州师专学报》2012,(2):F0003-F0003
教育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学院师范性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教育学原理于2011年被确立为校首批重点培育学科。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含在读),教师队伍中现有硕士生导师1人,安徽省省级学术和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本学科成员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安徽省教育厅课题等4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等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获省级、校级科研、教学成果十余项。  相似文献   

20.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翔教授的又一大作《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经济学考察》,新近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24万字,篇幅上虽不算甚巨,其学术涵量却颇为丰厚。这与作者能从学科特点的高层次意境上来体察和把握分不开。该书的《前言》中这样说:“有人形象地比喻,经济史是‘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学科,既是经济学的分支,又是历史学的分支。经济史的研究内容,既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