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实在的,我平素不大精读政治评论类文章,对薛亚利的《实践“三个代表”加快长安发展系列评论》一至九论,以下简称《九论》亦然。日前,欣闻该文荣获中国世纪大采风作品金奖,这才赶忙找来《长安报》,认真一读,果真是一组好文,是供欣赏。 党报社论和评论是党的舆论代表和尖锐思想武器。所以,早在1954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就规定“全国性的报纸应该根据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政策决议逐级做到对于国内和国际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有高度思想政治水平的评论”各级地方报纸“也应该逐级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的各…  相似文献   

2.
作为报纸的评论工作者,心往何处用?力往何处下?联系实际,从宏观上考虑,至关重要的是这三个方面:务实;多思;勤学。务实,就是要经常深入实际,观察研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恩格斯说过:“我写作不是为了永世长存,相反地,我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报纸的评论,其对象主要是当前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重要问题和重要事件,正如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所指出的:“全国性的报纸应该根据党的正确路线和各项政策决议,逐步做到对于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问题发表有高度思想政治永平的评论;各地方的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的重要社论以外,也应该逐  相似文献   

3.
作为报纸的评论工作者,心往何处用?力往何处下?联系实际,从宏观上考虑,至关重要的是这三个方面:务实;多思;勤学。务实,就是要经常深入实际,观察研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恩格斯说过:“我写作不是为了永世长存,相反地,我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报纸的评论,其对象主要是当前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重要问题和重要事件,正如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所指出的:“全国性的报纸应该根据党的正确路线和各项政策决议,逐步做到对于国际国内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新闻评论的题材与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的关系正如小说、散文、诗歌、通讯等文体都有题材一样,新闻评论也存在题材问题.按评论的事实或问题涉及的区域,有国际题材,有国内题材.如果按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分类,则可以划分为政治题材,经济题材,等等.如果再划分,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呢?窃以为,就是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反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鼓舞、批评、引导、阐释作用.但事实上,不同的评论在社会中的反响、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这与题材有没有关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一般说来,新闻评论的题材越重要、重大,其社会价值就越大.因为,题材所以有重大、重要之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本身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之一.一篇新闻评论能否跻身其列,是检验其社会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让我们来看看1992年至1994年中国新闻奖中新闻评论的获奖情况:1992年,第三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11篇新闻评论获奖.其中,反映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等重大题材的评论共5篇,占45%.1993年,第四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15篇评论榜上有名.其中,反映宏观调控等重大题材的评论共7篇,占44%.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传媒界,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这一比喻集中代表了他们对评论在媒体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邓拓曾从政治上强调评论对于报纸的重要性.他以社论作比说:社论是表明报纸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6.
敢开第一腔近年来,新闻改革的呼声很高.报纸评论的改革,理所当然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中央报纸到地方报纸,从党的机关报到各种专业报纸,这几年来都在注意改进评论工作,那种"假话、大话、空话、长话、套话""五话闹文"的评论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成为广大读者所厌恶的过街"老鼠".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要真正提高评论质量,使我们的评论都能讲真话、实话、新话、短话,讲精辟的话、引人入胜的话,那还得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同任何改革一样,报纸评论的改革贵在创新.新闻、新闻,就要力求一个"新"字嘛!报纸评论是新闻评论,当然也要求新,这是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
民主风度领导者需要讲民主风度,难道报纸评论工作也要讲民主风度吗?回答是肯定的. 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五届五次人大通过的新宪法,都用根本章程和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规定为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评论,作为党的报纸的主要声音,理所当然要为建设高度的民主,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而  相似文献   

8.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是报纸思想和个性的标志.评论的本质就是利用党报引导舆论,就是讲道理.引导舆论讲道理当然就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怎样"传播"即怎么"说话"的问题.摄影美术常识告诉我们,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很容易发生成像的变异,只有平视才最有利于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党报作为党的机关报,不仅要"站"在党委和政府的角度发言,更要贴近百姓、为群众着想;既要把好"话语权",主动说话,还要注重效果,善于说话,使舆论引导更具有亲和力.这里的善于说话就是要贴近群众情感,讲究平和视角艺术.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评论是新闻却又不同于新闻,它以阐明观点为主,针砭时弊、明辨真伪、直指要害,在报纸版面上有点睛的作用。一、评论的不同类型评论的写法种类很多,但好评论的标准是共通的。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就写作小言论进行初步分析,重点围绕小言论的选题立意和写作语言进行阐述。就评论的类型来说,在报纸上刊登的有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语、专栏评论、评述、杂文等;在网络上有快评、短评、微评等;从评论的内容来分,有时评、民生评论、经济评论、文化评论等等。本文主要讨论报纸上常见的篇幅在1000字以内的涉及政治、经济、民生、发展类简明扼要的评论文章,简称小言论。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评论是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和评议。评论,在报纸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人说,不会写评论的编辑不能算是好编辑,不会写评论的记者不能算是好记者。这话不无道理。同样,不善于编发评论的报纸不能算是好报纸! 那么,地市报应如何开展评论工作,它的评论应有什么样的风格和特色?邢台晨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该报从1985年创刊起,就把加强和改进评论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业务的基本建设来抓,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向土、短、快、新、活方面发展,收到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就当前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议论、讲道理的一种文字体裁,是述评和论文的总称,统属于论说文、说理文、议论文的范畴.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在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体现一张报纸政治面貌的旗帜.新闻评论和大量的新闻报道,构成每天报纸版面的两大主要体裁.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这两类主要体裁,在一个总的宣传思想指导下,既有分工而又互相紧密配合着完成一定的宣传任务.两者缺一不可.那末,新闻评论的特点何在呢?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比较高质量的、真正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好评论,总是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提出的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抓住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突出问题,抓住现实生活中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发感想,作评论,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指导性、思想性与战斗性,这是言论的特殊功能.宣传思想工作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改进方法,提高水平,言论应该加以改革和改良,以利提高报纸的质量和舆论导向的威力,更充分地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在报纸版面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传媒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时期,报纸面临着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如何吸引读者眼球以及培养自己的忠实读者?综观当今的各大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以受众为中心"已经是平常事,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报纸的评论也逐渐体现出贴近受众的特点,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评论为例,剖析它的评论特点,从而对都市报评论的公众意识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党报评论承担着上传下达、解释政策、引领大众舆论的重要功能,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党报评论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党的声音,旗帜鲜明地表达党的观点,尤其是对于社会上存在模糊认识的重大问题,能起到纠正偏差、表明立场、以正视听、凝聚人心的作用,具有其他新闻形式不具备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报纸如何做到以报养报,不断发展壮大报业的经营主体,提高规模效益,几年来,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探讨.一、发挥优势,办好报纸,是增强报社经济实力和扩大规模效益的基本前提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的喉舌和工具.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做好宣传,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既是办报的首要任务,也是报纸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当前,报社的主体经营,因条件限制,主要有广告经营和发行经营.围绕党报姓“党”做好报纸主体经营这篇大文章,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按照党的要求,办好报纸,扩大发行,发挥其在新闻舆论宣传中的主导作用,就是最好的无形资产,我们做经济工作就有了广阔的市场.充分利用这个权威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无形资产,利用这种政治优势,开展经营活动就游刃有余了.所以说,报纸办好了,就是最大的政治优势,有了这个优势,读者就信任你,报纸的发行工作、广告工作也就好做了;反之,失去这种优势,报杜的经济发展就无处可言.二、抓住机遇,壮大块头.是发展报社经济的基本条件近几年来,全国的报业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这是各地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结果.而这种机遇,在各地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一、评论的组织与策划是充分发挥评论旗帜作用的重要途径评论是党报的优势之一.要发挥好评论的优势,离不开必要的组织与策划.邓小平同志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报纸要实现领导的任务.在突出的方面要集中力量,有的时候用整版来登,用一个月时间,发一连串的评论、社论来宣传和贯彻.这样人们就注重了.有没有力量,不仅是质,也有量的问题.质是要准确性,量也要加大.各方面围绕于此,才有力量.”所谓“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发一连串的评论、社论”,在今天都属于组织、策划的范围.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把评论策划好,是党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党委利用报纸实现领导任务的基本手段之一.在这里,他不仅强调了评论策划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策划的含义及特点:一、时间集中.对某一内容,在一个阶段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突出宣传.二、在形式上,策划的评论表现为“一连串”,即成为一个系列,或意义上并列,分别阐述一个问题、一项工作的若干个方面,或意义上递进,不断深化人们的认识,把人们的思想引向报纸所要引导的方向上去.  相似文献   

17.
难题是如何解决的?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党要求报纸能经常地甚至是每日都能生动活泼地评论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但在一九五三年以前,山西日报上的社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这些为数极少的社论,也大多数是省委、省人民委员会负责同志和报社编委以上少数同志撰写的.从一九五四年开始,省委向报纸编辑部提出了—个硬性的要求:山西日报每月必须发表十五篇社论,通过社论,及时而迅速地体现省委的意图.面对着这种情况,编委会采取了大胆的革命的措施,提出"编辑、记者人人动手写社论"的口号.同时,大力争取外援,约请党委各部、政府各系统的党组成员为报纸撰写社论.于是,到—九五四年后半年,报社内外撰写社论的队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全集》第5卷第8页)列宁的这一论断,在新闻界真可谓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早在1942年9月22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党与党报》就曾指出:"我们常说:报纸是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这句名言我们已经背得烂熟."解放后,我们又把列宁的上述论断称为社会主义时期报纸的"经典性定义",便可见一斑.然而,不可讳认,解放以来,围绕着如何理解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含义,如何看待"集体的组织者"的现实意义,却不无分歧.1956  相似文献   

19.
政论     
政论是以当前的迫切问题为主题的社会性政治性作品.政论总是服务于斗争着的各阶级和政治集团的利益.它的体裁是各种各样的:关于当前政治问题的内容广博的著作,报纸、杂志上的论文(社论、评论),特写,抨击性论文,小品文,书报评论,传单,宣言,声明等.资产阶级理论家常把政论和科学性对立起来;资产阶级"学院派"企图掩饰自己和政论的关系.在尖锐的阶级斗争的情况下,甚至抽象的理论说明也带有  相似文献   

20.
评论,历来被看作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非常鲜明.任何一张报纸都离不开评论这一有力的直传形式,它可以把众多志同道合者集聚于这面旗帜之下,从而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但如何把它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却是颇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翻开报纸,各式各样的评论俯拾即是.广播电视报属文化生活类报纸,这就决定了其评论专栏的风格无需同一些大报那样“正襟危坐”、“高谈阔论”,当然也不能同某些流于世俗的生活小报那样思想肤浅、隔靴搔痒.而是要在结合声屏的同时,努力开拓一方既适合自己报纸的特点、又独具感召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