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2.通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2.通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体验数学的简洁美.3.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8~99页的例1、例2和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平面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使学生在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方法的过程中感受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方法,形成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地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结合具体情境确定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表示位置的方法。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游戏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玩个小游戏。在答题纸上先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快的速度描述出你的位置。写好后放到这个盒子…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课标版四年级上册八单元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4年级上册第83~84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柳市州弯塘路小学温晓春艾秀清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一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3.让学生感受丰富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技能目标: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丘永清 《广西教育》2006,(7A):63-6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设境置疑,产生需要1.(课件出示学生座位图)仔细观察这幅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板书:第4组第3个;第3排第4个)2.设疑: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都不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3.经历观察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思考应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89):66-67
<正>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游戏:寻找礼物(出示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数对的意义,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在过程中感受规则对确定位置的影响,通过统一规则探寻数对的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会数对的现实价值,体验数对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思维与发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进一步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80~82页。【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让学生经历从"情境图"抽象到"坐标图"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用尽量多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平面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今天我们上一节"确定位置"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师:先请大家回忆一下,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学习用数对的形式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渗透数学思想。3.利用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大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比较中归纳出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80~81页。【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2.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并能描述走的路线。3.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就坐。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