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霞 《科教文汇》2009,(32):267-267,287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素有"世界瓷国"的称号。瓷器源于陶器,而精于陶器。宋代是我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时瓷窑辈出,官私窑竞立,瓷器无论从造型、装饰艺术还是生产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令世人震撼!  相似文献   

2.
张保玉 《科教文汇》2008,(27):253-253
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中国宋代的文人画,便是在前人注重形式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艺术哲学思想,赋予绘画以新的涵义与形式,从而在中国绘画史上建立起一个引人注目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珐琅彩瓷     
《知识窗》2007,(3):F0002-F0002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彩绘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种,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其烧造数量少而且当时仅供皇帝秘玩。故显得异常珍贵。又被称为宫窑中的“官窑”。珐琅彩瓷器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彩绘和烘烧则大多是在北京宫廷造办处的珐琅作坊内完成,受皇室亲自监控及严谨审查。  相似文献   

4.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我们乘坐火车在皖赣铁路上向著名瓷都景德镇市飞驰,一边透过车窗欣赏晨曦中的青山绿水,一边品味着皖唐大诗人陆龟蒙摹写精品瓷器的华美诗篇。一下火车,映入跟帘的便是满街醒目的瓷器广告和橱窗里摆放着的琳琅满目的各色瓷器。置身此地,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同瓷器产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纵横》2014,(23):I0002-I0005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然而由于很多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国宝级瓷器接连失传,烧制方法不为人知。195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的叶宏明,有着“复活国宝的名瓷大师”的美誉,他与中国陶瓷文化结下绵绵之缘,瓷器的发源地之谜被他破解,“釉如美玉,色似碧波”的南宋官窑在他手下重生,制作工艺失传700多年的龙泉青瓷在他手下重新泛出青翠的釉色,从深埋在土里的片片碎瓷中,他找到了焊接历史的秘方。  相似文献   

6.
冬雪 《百科知识》2011,(19):23-26
2011年7月4日上午约10时,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对古器物部提取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一级乙)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操作失误,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文物发生挤压损坏。这一事件被称为故宫“瓷器门”。  相似文献   

7.
向南极进发     
《发明与创新》2014,(3):9-10
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进行大规模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2013年11月7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而其中任务之一便是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2014年2月8日上午,中国国家海洋局宣布,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相似文献   

8.
秘色瓷的传说相传,在唐代有一种叫“秘色瓷”的瓷器,这种瓷器除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权享用。凡是有幸见到“秘色瓷”的人,无不为它的美轮美奂所倾倒。要烧成这种瓷器,必须使用一种秘密配方,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秘密配方和这种神秘的瓷器就一同消失了。几百年来,再也没有人亲眼见过“秘色瓷”。人们只能在古人零星的诗赋中想象它的神奇美妙。20世纪初的秘色瓷寻觅者在20世纪初,中国的考古学还不是一个专门学科,而是被笼统地称作金石学。大多数对此感兴趣的人,只是就手边玩物进行讨论琢磨,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30岁的陈万里迈出了中…  相似文献   

9.
林哲敏 《科教文汇》2009,(29):239-240
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一个时期,具有强大经济背景,但却被后人称之为“弱宋”,从一些史料来分析,我们发现“冗官”、“冗兵”和“冗费”现象一直困扰着两宋王朝,这也可以说是宋朝积贫积弱、国势不振的主要原因。宋朝曾多次采取过包括裁减冗官、冗军和限制费用支出等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宋代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把握宋代的政治特点。  相似文献   

10.
廉锋 《世界发明》2009,(6):73-75
胡传建,江湖人称“痞子”,在国内创意产业圈里是个“名人”,尤其在年轻的设计师当中,“痞子”这个名字很有号召力。近年来,“创意市集”(iMART)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变成一种颇为流行的创意生活型态,胡传建便是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此外,他还是“创意中国网”的创始人。如今,他又开始酝酿和策划iMART“iN商”活动——这是他对创意产业的发展另辟蹊径的尝试。从一个昔日的广告创意人到全身心地投入国内的创意产业事业,胡传建的努力和突破,  相似文献   

11.
安广禄 《知识窗》2006,(8):25-25
宋代的中央政府里设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合称“三馆”,分别掌管国家的图书、经籍、修史等事宜。又有秘阁、龙图阁(宋代名相包拯曾任龙图阁大学士,故又称“包龙图”)、天章阁,合称“三阁”,主要是收藏有关经籍、图书以及历代御制典籍等。“三馆”和“三阁”被统称为“馆阁”。  相似文献   

12.
几十年来,他一直默默守候着自己的故园,用智慧与勤劳挖掘出雪域高原的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凭借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羊八井”的佳话,将中国的高温地热资源勘查研究推向了另一个新的平台。他,便是西藏第一位院士——多吉。  相似文献   

13.
簪花,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在我国很早就产生了.到了宋代,才日益普遍起来.杨万里的“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陆游的“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便是宋代簪花习俗的真实写照.在典礼、宴会、节令等场合中,宴会簪花还成为一种礼仪制度.……  相似文献   

14.
科举制是古代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科举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进士们,可以说个个都是优秀人才。如此优质的"钻石王老五"当然引得各家长辈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只求钓一个金龟婿。"榜下捉婿"便是宋代的一大奇观。宁可错捉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宋代的时候,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  相似文献   

15.
今年11月17~25日,欧洲大陆拍卖亚洲艺术品最重要的拍卖行,德国内戈尔拍卖行(Nagel Auktionen)将拍卖一批珍贵的中国瓷器。瓷器来自一艘在1822年就沉没的巨船“的星号”,它在沉没后被人称为“东方的泰坦尼克号”。英国打捞专家哈彻组织的打捞队于1999年将“的星号”打捞上来,他们将德国斯图加特城中心火车站  相似文献   

16.
走到北京西北东北旺,很远就可以看到一个直径达20米的乳白色的锅底天线,这便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设计研制的“风云二号”卫星指令与数据接收站,天线中央“中国气象”四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中国卫星气象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蔡莹 《世界发明》2009,(9):76-77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窑的窑场,主要产地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一带。定窑的瓷器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宋朝时被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风靡一时。据《归潜志》记载,“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器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8.
吉赤壁探秘     
樊哲理 《百科知识》2010,(16):62-63
最近,新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正在各地热播。闲暇,翻阅文章,读到唐人骆宾王的诗:“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又读了宋代苏轼的《赤壁怀古》及《赤壁赋》。唐人与宋人所说的“赤壁”是一个地方吗?这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并不是仅仅只有“倚天把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的文学情怀,也不仅仅只有书法,绘画,瓷器和刺绣,中国古代是有科技的!翻开《中国科技史》,每一页,每一项辉煌的成就都令世人瞩目、惊叹:完备准确的天象记录、世界一流的数学成果、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饮誉世界的四大发明……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曾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马克思更是精辟地指出:“火药、罗盘针、印刷术一  相似文献   

20.
数千年前开放的—朵工艺之花当你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时,你可以看到许多古色古香的陶瓷文物;从历代遗留下来的这些陶瓷文物证明,中国不但在数千年前就有了陶瓷工艺,而且在造型和彩绘上也有极高的造诣。据周书“神农作瓦器”等古籍记载,我国的陶器制造,可追溯到四千五百年以前。南宋以来,特别是从明代开始,我国就以景德镇为瓷业中心。至此景瓷就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闻名于世。大约在七世纪初,中国瓷器就由海路传到西方。以后,葡萄牙人,荷兰人都从中国运去了瓷器。这些闪闪发光的瓷器和花瓶,一传到欧洲,它们就如获至宝,争先恐后地购买,自然无需宣传,就与黄金等价齐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