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明与革新》2010,(2):53-53
车祸中夜间车祸占60%以上,而眩目的远光灯又是造成夜间车祸高发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余姚市一名高三学生发明了“远光灯提醒仪”,希望这个提醒仪能提醒司机在城区道路不用远光灯,甚至能够帮助交警进行这方面的整治。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冬天,爸爸开车载着我们一家人从远房亲戚家回来,当爸爸拐进一个弯道时,由于这条路可双向行使,对面开来了一辆车,强烈的灯光照亮了整个车厢。还好爸爸凭借多年的行车经验,及时将远光灯调成近光灯,看清路况后及时躲避,才避免了一场交通意外。汽车车灯有远光灯和近光灯。夜间正常行驶时,司机通常打开远光灯,以便根据前方的路况改变行车方向或行驶速度。但在会车时,如果两车同时打开远光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底,在温州交警“问计于民”的问卷调查中,群众对“加强整治远光灯的使用陋习”呼声最高。之后温州交警对滥用远光灯进行了整治,虽有效果但未能根治。能不能从技术上实现突破,让司机放心大胆地使用远光灯?答案是肯定的!我通过以下4个实验验证在多种情况下,利用光的偏振原理减少远光灯刺激理论的可行性得出结论:利用一张液晶电视偏光膜就能有效阻挡指定光源发出的光,而不影  相似文献   

4.
从交警部门显示的资料来看,在交通事故中,由于汽车会车时远光灯转换成近光灯不及时,造成对方司机目眩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或包含此因素的交通事故占夜间交通事故总数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带来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不是可以发明一种装置使汽车远光灯在会车时自动地暂时转变为对对方司机影响不大的近光灯呢?考虑到会车时对面射来的光线强度大幅增强,我想到了使用光敏元件,经过多次的实验改良,制成了现在的控制模型。下面是它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模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包括汽车用蓄电池、汽车大灯(包含远、近光)、大…  相似文献   

5.
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夜间的交通事故,因驾驶员不规范地使用灯光占到了事故的三成以上,并且这些事故的发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错误地使用远光灯,会导致对向车道的汽车驾驶员炫目,严重影响对面驾驶员的驾驶安全。为了减少这种不规范的驾驶行为,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智能的远近光灯切换系统,用来帮助驾驶员自动切换灯光,并在传统的控制方式下,引入对某些特殊情况的识别控制,扩大了此系统的使用范围,提高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后疫情时代,夜间经济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经济复苏的有力抓手。图书馆要参与到夜间经济中来,必须通过夜间开放,提供给读者相应的文化活动。文章分析了国内图书馆组织夜间文化活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有利于图书馆夜间时段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市政道路建设有时通常会因为白天的作业带来车辆拥堵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导致不可避免夜间施工及道路养护,本文作者谈谈市政工程施工夜间作业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8.
储文强  陈功  胡鸿昊 《科技通报》2021,37(9):94-98,108
DMA(district metering area)小区的漏损判断一般采用夜间最小流量法(minimum night flow),其对小区计量设备的精度和采样频率有较高要求,中小城市DMA居民小区因为整体用水量偏小的原因,夜间最小小时流量往往与远传水表的最小计量单位在同一数量级,影响了远传水表数据精度,基于夜间最小流量法识别漏损的应用面临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夜间累积用水量判断DMA居民小区是否发生漏损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邻域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算法,找到居民小区夜间累积用水量的主影响因素,建立了夜间累积用水量与日用水量、是否周末、最低气温等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 表明,基于修正后的夜间累积用水量关系模型有效提升居民小区漏损发生的识别能力,提高识别精度,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9.
卜琳 《未来与发展》2012,35(7):25-30
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根本原则。中国遗产旅游升温,文化遗产被点亮,"夜游龙门"旅游项目的开发在文化遗产的诠释与展示上存在诸多问题。建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价值观和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理念,并具备夜间展示的客观条件,才能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合理的夜间展示。  相似文献   

10.
灯,悄然暗下     
正夜幕悄然拉开,一辆辆轿车正载着一颗颗疲惫的心行驶在回家的路上。空旷的小区里迅速挤满了车,原本窄小的车道从双向行驶变成单向行驶,来往的车辆不停地倒退着让路。当所有车辆排着长龙休憩时,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缓缓地从远处驶来,而另一头,一辆黑色轿车开着明晃晃的远光灯朝三轮车驶去,那刺眼的灯光让我恍惚。  相似文献   

11.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实施24小时气象观测的中心台站。通过对1998年—2004年夜间12:00—00:00时(UTC)的气象资料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夜间的天气特点,对夜间飞行提供气象保障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创新》2009,(8):53-53
为了解决夜晚候车亭的照明问题,加拿大某大学的一个工程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一款新的柔性太阳能电池,这一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为夜间出行的人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视觉测量方法在夜间环境下,存在误差因素繁多、对比度差、结构相似性差等缺陷,无法准确识别人行道中的行人目标,提出了考虑夜间视觉图像误差的人行道识别方法,塑造目标模型更新机制,根据目标颜色直方图相似度和形状变化信息运算目标变化程度,及时更新夜间人行道上行人目标模型,利用夜间视觉图像误差达到识别目的,将待识别行人图像当成期望图像,对同类运动物体进行注视跟踪,确保实时采样图像收敛于期望图像,由图像反馈以及物体运动自适应补偿构成控制律,完成夜间环境下行人目标的准确识别。仿真实验说明,所提方法可对夜间环境下人行道中行人目标进行准确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夜间校园视频的增强算法,采用帧亮度的补偿和融合算法。具体作法如下:(1)利用不同时间段白天帧与当前夜间帧背景亮度的比例,采取亮度参数调整的补偿方式对当前夜间视频背景进行补偿;(2)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物体移动区域融合和差分的算法,对视频中的运动物体进行增强。本文基于亮度融合补偿的算法,较原始校园夜间视频,亮度、对比度和熵都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夜间建筑景观色彩调节的舒适度适应模型过程中,容易忽略人眼立体视觉注意力机制,导致传统的舒适度适应模型由于不符合人眼的立体视觉注意力机制,无法有效建立夜间建筑景观色彩调节的舒适度适应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立体视觉技术的夜间建筑景观色彩调节的舒适度适应模型,分析了静态视觉显著特征和夜间建筑景观立体图像的视差,求出静态显著图和深度显著图,将其结合成立体显著图,为夜间建筑景观色彩调节舒适度适应模型提供可靠依据。在立体显著图的基础上对夜间建筑景观色彩特征矢量进行采集,随机选取夜间建筑景观图像集合中若干对立体图像组成训练样本数据集合,通过支持向量回归完成训练样本数据集合的训练,获取最佳权重矢量以及最佳偏置量,得到最佳支持向量回归训练模型,从而实现夜间建筑景观立体图像舒适度适应模型的建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智慧接触     
夜车安全防眩装置夜间驾驶时,前后车辆的强光干扰让司机倍感苦恼,戴深色眼镜虽然可以过滤强光,可弱光区的路况又看不清楚。夜间行车安全防眩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个装置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其中却蕴藏了精深的光学原理,它能过滤车灯中的兰、绿、紫光(刺眼光线的成分),对方来车的刺眼强光会降至柔和舒适,而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贿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在公路建设中被广为采用,但路面裂缝始终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公路生产中的夜间施工多集中在路基土方中,而路面基层的夜间施工却很少.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影响发展的公路生产速度也要求同步提高.过去的加班加点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夜间施工势在必行.其中质量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视觉表达方法没有考虑夜间雾霾天气带来的影响,降低了交通信号灯视觉传达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边滤波的增强夜间交通信号灯视觉传达效果的方法。将交通信号灯的RGB空间转换为HSV空间,避免交通信号灯颜色失真的现象;利用双边滤波方法对交通信号灯的亮度进行增强,提高了夜间交通信号灯视觉传达的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增强夜间交通信号灯的亮度和对比度,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路灯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重要表现。而但人们夜间出行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路灯在黑的夜用光明趋赶黑暗,在一定程度是成为了人们夜间出行的“守护耆”。所以近年来,国家和地区不断从各个方面加强路灯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力求为人们的夜间出行营造一个光明而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