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声乐教学是复杂的,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特异性,看不见、摸不着,很多内容无法直接用言语表达,这是声乐教与学的一个难题。传统的教学常采用口述、讲解和示范演唱作为常规表述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抽象的声乐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而运用体态语言比单纯的讲解、范唱更具有效果,学生更易理解,能够有效而及时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践表明,体态语言能使声乐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连续性。尤其是声乐教学中有些解释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直观而形象的体态语言就可以轻松明了地将其表达出来,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同时加深记忆…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诱发和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是一食涉及教师和学生在声乐知识技能和情绪两方面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其中.学生的情绪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歌唱水平的发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文章从情绪发生的需要、预期、认知评价三个主要制约心理因素出发,结合声乐教学特点,从调节学生外部教学情境和内部心理状况两方面具体论述了教师对学生需要、预期、认知评价进行调节的方法策略,从而达到诱发和调控课堂积极情绪,优化声乐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彦菊 《广西教育》2007,(10A):41-41,46
声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教学。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嗓音条件好、形象好、身材好,这将是每个声乐教师都倍感高兴的事,因为具备这样优越条件的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出成绩。可是,并不是所有具备这样优越条件的学生都能很快地出成绩的。有些学生虽然具备了以上三个骄人的条件,但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他们中有的人虽然也能将一首歌从头到尾地唱完,  相似文献   

4.
声乐是一门技巧性跟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艺术类学科,不论是从理论的讲解方面或是在技巧的传授方面,声乐老师的主导地位都是很重要的,简单的说,在声乐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跟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去解决声音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全方位的展现出教师驾驭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方面的一个重要过程,要想达到提高学生声乐水平的预期效果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具有有综合全方面的思考能力。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老师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在师范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声乐教学又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从师范教学的角度来讲 ,特别是从音乐班、幼师班的性质来看 ,声乐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音乐水平。声乐教学是一门技艺性很强而又很特殊的学科 ,想要把声乐学好并不容易。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在短短的三年师范学习中打好基础、学好声乐 ,在近几年的声乐教学中 ,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素质修养的培养刚入学的学生正是花季的年龄 ,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都富于想象和创造 ,有着很大的潜能可挖。部分学生是因为自己喜欢和爱好音乐 ,所…  相似文献   

6.
正声乐课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声乐技巧的课程,对声乐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如果声乐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因材施教才是对学生学习声乐最后的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因材施教老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教学的质量起关键性的作用,而虽然老师用着同样的方法教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及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也会很容易就出现学生的水平不同,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7.
蓝雪芳 《考试周刊》2015,(19):173+182
歌唱教学中,不少学生不是在"唱",而是在"喊"。尤其唱高音时,喊得脸红脖子粗。虽然声音很大,但声音粗糙,缺乏美感,容易跑调。这种名曰"歌唱"实为"喊唱"的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将给学生带来危害:损伤声带;破坏声音的美;不利于高音形成;有害于乐感培养。直接影响歌曲教学中完整准确地演唱。可见对中学生歌唱教学中"喊唱"现象的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声乐教学中经过探索、实践、体验,追求获得强有力的横膈膜支持、完全打开的喉咙、充分的面罩共鸣等寻求一条适合学生实情,又好又快解决"喊唱"现象的道路,有效促进学生健康用嗓,培养科学的歌唱能力,创造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今追求升学、名校的同时,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盯着成绩重视教书;虽然大家都知道教书育人的道理,也轰轰烈烈地提倡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可实际上还是淡化了甚至忽略了"育人"。很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现象,比如学生吸烟、酗酒、打架斗殴、早恋、攀比的现象很严重。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感触颇深,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特别热衷和老师作对,仿佛让老师难堪、生气是一种乐趣,使他们找到成就感、存在感,还会受到此类同学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况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强教学的效果。本文结合声乐教学实践,探讨了声乐教学中如何诱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曲教学则是进行音乐美育的常规途径之一。然而 ,在有些学校的音乐课堂上 ,学生还在拼命地“喊唱” ,老师也要求学生一味模仿成年人的声音 ,以声音宏亮、唱得带劲为最佳歌唱方法。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评价 :“这堂课上得不错 ,学生们都很卖力 ,连嗓子都唱哑了。”殊不知 ,这样的教学已从根本上失去了音乐美的教育 ,不仅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方向 ,甚至扼杀了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那么 ,在歌曲教学中应该怎样体现音乐美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表现音色美完成这一任务 ,首先要让儿童掌握正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在进行歌唱呼吸教学示范时,应重点做好声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始终把声乐教师的示范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体系中,通过声乐教师的课堂教学示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就会使学生在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同步提高的同时,歌唱的整体水平也会循序渐进地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高师声乐教学中“范唱”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唱是声乐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范唱的目的旨在通过教师的歌唱发声技术动作演示和演唱表现展示等教学示范行为,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演唱提示。通过范唱,教师不仅可以进行正、误两种类型的技能技巧方法演示,并借助演示活动帮助学生弄清、弄懂歌唱技术要领,还可以通过实际歌唱发声艺术效果的演示,实施作品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展示,向学生直观地传授声乐演唱技艺。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已明确规定,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学和中师音乐课的音乐师资。在二年或四年的学习时间里,使学生在声乐基础理论方面有较全面的理解;在歌唱方法和技巧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在音乐修养方面,使学生能对歌曲有较全面的理解与较完美的艺术表现。毕业后,除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能担任初级声乐教学与指导课外演唱活动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但能唱,还要能教,能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经验、理论知识等讲授给学生,担负起声乐课的教学,这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上的目的与任务,明确规定了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必须注重基础。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的生源,又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我们的学生,一部分来自城镇,一部分来自农村,经过专业考试,虽然都具备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入学的专业条件和水平,但仍然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在技术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不但自己要学会如何唱好歌,还要学会如何教别人唱好歌,要懂得和掌握声乐教学法。在短短的两年或四年中,要解决如此多的问题,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下面的情景:老师唱一句,学生牙牙学语模仿一句,老师吃力地讲,学生硬着头皮听,教师为了让学生专心地听,情绪激动,手舞足蹈,学生却十分被动,难得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学生评教(即由学生评老师的教学)中,有些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好评获得高分,有些老师虽像老黄牛一样勤恳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经过思考,笔者发现,学生评教除了受教师水平及教学艺术这个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是否走进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演唱时怯场是声乐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在各类声乐演唱会、比赛和考试中,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能正常或超常发挥,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往往判若两人,大打折扣,使声乐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就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对学生演唱怯场心理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做了初步的探究。一、常见现象及原因(一)自卑心理。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台下唱得很不错,可一到台上就面目全非,往往会出现身体僵硬、两腿打颤、心跳加速、气息上浮、声音失去控制;还有面部紧张、双唇抖动、口干舌燥、破不成声、节奏失衡、声音跑调,甚至有的人大脑突然…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歌唱者平时训练演唱水平很高,可一旦声乐考试或参加比赛则出现精神紧张,情绪失控的现象。如有的歌者在上台之前就觉得心跳加速、气息上浮、面部紧张、口干舌燥、声音失控、记忆空白等。这些由心理障碍带来的危害,使歌唱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旦学生的学习动机出现偏差,其学习情绪就会失衡,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语文成绩挺好的,可英语成绩却很不理想。也有的学生,英语成绩很不稳定,经常出现波动。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由于学生的心理障碍所致。作为高中英语老师,毫无疑问,应对这一现象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音乐(艺术)院校不同,在声乐教学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从学制上来说比音乐艺术院校短,教学高备、教师力量以及学生的来源也有很大的差异。单从师范院校的培养人数与招生范围来看,则是招生地区范围小,培养的人数多,学生的基础较差,这样势必给声乐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在时间短、学生多、基础差的情况下搞好声乐教学,这乃是值得师范院校声乐教师认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能更好地搞好声乐教学,针对师范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能掌握部份声乐理论和技巧,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又能适应中学音乐课教学的需要,我在教学上做了各种尝试。一般刚进校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是平时只有歌唱或器乐舞蹈的业余爱好,而真正对声乐理论及发声方法并不十分了解,尽管有些学生也经过专业老师的指点,但由于老师的方法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致,相应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带有共同性的不正确的观念与歌唱方法。这大致可归纳为两点:1、没有形成正确的衫于歌唱的呼吸;2、没有形成通畅输送声音的歌唱管道。 针对上述发声中存在的问题,我是采用多种手法同时来进行解决纠正的,既注重于歌唱的全身心的整  相似文献   

20.
不少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新歌时常遇到这种现象:在教师的精心导入下,学生初学歌曲兴趣盎然,但随着老师一遍又一遍讲解歌词教唱歌词,学生的热情逐渐减弱,有时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往往一节课下来,无论老师怎样的苦口婆心,学生对歌曲的内容还是非常模糊,出现颠倒歌词、吐字不清等现象,对歌曲美的生动表现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