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抓起金树侠荆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养成教育,要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是规范教育与管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做法是在熟记规范的基础上每月总结规范落实情况,并实行循环红旗制。一...  相似文献   

2.
对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教育要从我做起,从日常小事抓起。加强"两规"教育。"两规"是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辅导员要从队员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使他们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的训练,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并于1991年8月20日正式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小学生现阶段教育中,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对策来引导小学生养好行为习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从小抓、抓小事、长期抓.因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养好的品质就需要从日常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人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的内容共20条,是我校开展行为训导养成教育的根本依据.小学生年龄小,因此,既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又要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其教育、训练的目标应是“养成”,把《规范》要求转化行为习惯内化心理索质。从“养成教育”角度,我们把《规范》的实施当成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紧抓好。一、教育要求序列化作为系统工程,《规  相似文献   

6.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什么?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可见,习惯是一种养成,是一种比较确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小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行为习惯、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启蒙  相似文献   

7.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教育,最终促使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品德学科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基本的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引导学生从小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小学德育主要是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每个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它是对整个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预期性目标。这种总体要求虽很全面.但却缺乏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一方  相似文献   

10.
何谓小学生养成教育?小学生养成教育以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反复训练和体验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党和政府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视,曾强调指出:“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1.
小学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不断深化道德品质教育,狠抓小学体育常规。小学体育常规是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对于培养小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体育教学总体上有了质的飞跃,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更加偏重的是一个技术怎么教、一个动作怎么做,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塑造,对于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比较匮乏。小学体育要让学生从体育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和老师要和谐致美,以美育人,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制度、提高了体育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阶段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成教育课程融合在各个学科课程之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养成教育,是指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讲,养成教育是指人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仅限于人的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个人今后发展将产生长远性影响。因此,关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探讨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少年儿童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形成好的习惯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终身受益。因此,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  相似文献   

15.
张之娜 《教师》2014,(19):121-121
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学校提出以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约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  相似文献   

16.
所谓的“养成教育”,就学校而言,一般是指儿童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我校建校八年,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主线,实施了《文明礼仪教育》实验课题研究,开展了学生在校做好“六件事”的养成教育活动,实施以“诚实守信”为课题的校本教研等活动。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走出了一条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受教育,在受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便是养成教育,这也是一个学校形成良好学风与校风的关键内容。学生在参与其他活动与日常生活或者是学习时,拥有良好的日常习惯便是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是就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讲,由于其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对于养成教育往往是持忽视的态度。本文便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各种行为习惯的形成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少年儿童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今年初,自治区教育厅又编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一书,这为我们学校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教材.在城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学校少先大队的具体指导下,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除每周利用班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外,还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室”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近一年来,校风、班风大有好转,出现了一系列新人新事、好人好事.又脏又臭的厕所不知被谁清扫;满是碎砖乱石的操场整洁了;一直由教  相似文献   

19.
梁小平 《湖南教育》2002,(13):43-43
养成教育,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成教育的过程,是对孩子进行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训练的过程,也是学校、家庭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规范入手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担负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的责任与义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依据。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单纯停留在认识阶段而忽视了行为的养成,而…  相似文献   

20.
车驰明 《学周刊C版》2019,(5):145-146
培养学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学校在养成教育认知上、教师在养成教育行为上、家长在养成教育方法上等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学校应该借助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利用示范引领,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通过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