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见前妻很快就交上男朋友,身为高级工程师的他心理十分不平衡,给前妻的男朋友发去揭短电子邮件。他本以为自己做得滴水不漏,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2.
辛晶 《新闻天地》2011,(2):55-57
20年前,他的前妻“失踪”,随后金沙江里出现的一具女尸,被认定是他的前妻。罗开友等6名嫌疑人被抓,其中他与父、兄等4人被关押21个月。虽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罗开友一直脱不了杀妻嫌疑。之后,他用自己的方式想要“破案”,设计谋、安插“卧底”,寻找前妻。  相似文献   

3.
糖醋爱情     
有一天他坐在宽大的办公室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把皮椅转到窗口,窗外是阳光下正在茁壮成长的城市。他努力地想着自己想要干点什么,后来他终于想到,自己不可遏止地有了一种欲望,那就是吃一回前妻做的糖醋排骨。 他是这家公司的老总,无情的商战使他身心憔悴。他与前妻离了婚,因为有天前妻没敲门就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不  相似文献   

4.
6年前,他作为高中生,报名参加作文大赛;3年前,他是最畅销小说的作者,并成为福布斯名人榜当年最小的进榜者;2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图书策划工作室;去年,他因网络投票数最高,从陈凯歌手里接过《无极》的改编工作;今年,他在其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的官司中败诉,被判赔偿21万元,却在其博客中坚称“认罚不道歉”。每走一步,郭敬明都引来众多关注和话题,“一夜成名”“剽窃”“官司”“漫骂与力挺”“开公司”……他的经历似乎涵盖了这一代年轻作家成长过程中可能的遭遇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电影演员达式常为告别人“诽谤罪”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案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为“名誉权”的官司,以及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年来在大讲学习法制、维护法制、运用法制的热潮中,在报纸上新出现的一种新闻品种,暂名之为“官司新闻”。上法庭、打官司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宗,但不是每宗都能构成新闻。这里说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起有影响的“新闻官司”“《二十年疯女之谜》诽谤案”至今已逾十年。其后,包括1988年和1993年两次所谓“‘新闻官司’高潮”在内,全国“新闻官司”案件已逾千件。十年前,“新闻官司”给新闻界带来的强烈震荡至今记忆犹新,今天人们则反映平静,心态基本适应。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新闻官司”对新闻活动究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作些简单的回顾。“新闻官司”:向阶级斗争工具告别曾经有人认为,“新闻官司”对新闻活动、特别是舆论监督起了阻碍作用。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事实表明,“新闻官司”影响的主导面是积极的、正面的。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二审开庭,审理柳州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熊倩状告柳州市柳北区民政局局长马晓明精神损害赔偿一案。这起“一分钱官司”是我国乃至全球诉讼标的最小的官司,但却历时两年,四次开庭,一波三折,至今尚未了结,引起了包括新华社、中国记协等中央新闻界高层的关注。少年出走、家长哭诉———“灵声小姐”的“温柔”刺疼了女记者的心1999年9月13日,广西柳州人民广播电台《龙城访谈》栏目女记者熊倩的办公室里,走进一位叫李志刚的先生,他左手拉着十三岁的儿子李帅,开门见山地“投诉”:两个月前他儿子经过景…  相似文献   

8.
乌萨 《新闻界》2001,(2):61
转眼间,30多年的人生历程就这样过了,同学们有的换了房子,有的换了位置,然而,萨古曲惹“涛声依旧”,房子依旧是租的,妻依旧在老家乡里,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自己仍行走在新闻“格子”里,为美姑的稳定与发展报喜。好心的朋友对他说,妻长期在乡里不是办法,年岁不让人,应该去“走走”,何必苦熬在“格子”里。可他总是笑着说,没事,乡里总是有人在,“格子”总是有人爬。他认为自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党培养了他,如今,党和人民需要他当一名记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该好好干。于是他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上、言行上始终和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闻官司”时有发生,本人就经历了六起。其中一起为当事人,五起为代理人(均由被告方委托)。面对与日俱增的“新闻官司”,面对一次又一次坐到“新闻官司”的“被告席”和“被告代理人席”上的酸甜苦辣,诉累之余,自己不得不从理论上进行通盘的审视,不得不从法学和新闻学的结合部上进行综合的“考察”。对新闻报道中的过失应作具体分析《群》文案个别失误不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10.
当中国的新闻记者第一次因为自己的作品而登上共和国法庭的被告席时,他们众多同行的普遍心态是:很不理解。然而,这种很不理解的心态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对“新闻官司”还远远缺乏思想观念上和法律知识上的准备。“新闻官司”屡屡发生,也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11.
从山东省东平县进京打工的农民郭庆军很庆幸自己命大:在做工时意外从九楼摔下,其中两人当场死亡,他却幸运生还,同时他也感到可悲:公司老板在他摔伤后既换公司法人代表,又抽走资金另组新公司,并将他告到法院,致使其打赢官司后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要钱。他说:我和70多岁的父母,以及刚满4岁的孩子,现在全靠妻子在商场当促销员每月挣的800元工资生活,这种困境真让我觉得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12.
笔者几天前在《浙江日报》看到一篇文章,其中讲到杭州市民何女士向记者诉苦: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10岁伢儿小宾居然在网上与人“注册结婚”,在网上过起了二人的“夫妻生活”。何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小宾更加疯狂地迷恋网络了,与“网妻”过“夫妻生活”已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电影演员达式常为告别人“诽谤罪”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案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为“名誉权”的官司,以及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  相似文献   

14.
英雄探妻曾经280趟上阿里高原,被兰州军区命名为“高原汽车兵”的英雄张良善,永远不会忘记1992年10月妻子何桂丽因难产病故时,自己不在她身边的痛苦情景。8年过去了,他不知多少次戴着军功章,来到妻子坟前。他觉得自己无论多么坚强,都需要来这里汲取一种只有爱才能给予的力量。(《英雄探妻》这幅摄影作品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所谓新闻诉讼俗称“新闻官司”,主要指新闻侵权诉讼,即新闻媒介发表的新闻或其他作品在内容方面引起侵害他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而导致的诉讼。自1983年1月,新中国发生第一起新闻官司 《二十年“疯女” 之谜》后,新闻官司一直不断,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告记者热”。在诸多的新闻官司中,侵害名誉权与侵害隐私权的诉讼占了绝大多数,这与其他国家的情形大致相同,侵害名誉与隐私也正是国际上公认的“不当出版” 的两项主要内容。 名誉权早在古代罗马法中就可以找到根据,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人格品质、道德和社会评价,法人对  相似文献   

16.
爱你不后悔     
晓鹏 《新闻天地》2005,(2):31-33
夫染艾滋,大难临头妻自“飞”。今年32岁的李本刚是四川资中县公民镇大井村的村民。1992年初,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南下广东珠海打工。而他的弟弟李彬则跟着父亲一起前往河南南阳靠出卖劳力挣钱。李本刚到珠海后,由于没多少文化,也没有技术,所以他只得在一个建筑工地打零工。  相似文献   

17.
河南淅川县金河镇党委书记黄长林,为“制造”政绩,竟在当地市县报纸上公开发表自己的牛皮文章,用假新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躬身实践‘三个代表’”的先进典型。只因文中胡编乱造了许多子虚乌有的假报道而引发一场新闻官司,不仅自己“偷鸡不着蚀把米”,连两家发表他牛皮文章的报纸也成了被告(据2002年3月15日《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百姓眼中,新闻记者历来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启动了市场经济的巨轮,结束了新中国无新闻官司的历史,告记者、告新闻单位的新闻官司连续不断。就连创办68年从未遇到过“官司”的《参考消息》也被推上了被告席。对于迎面而来的新闻官司“狂潮”。一向被喻为“社会感应神经”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阿城和他的女友据说早已经分手,可是这几天我又见到他们了,在一家麦当劳里,两人靠得很近,还是一副真情侣模样,阿城还把他的胖手搭在他“前妻”的肩上不停地摩娑,让人不忍卒看。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近日,西安一位打赢官司者,当街拍卖判决书。此人赢了官司一年多,但法院判决被告应还他的4000元欠款依然没影子。当事者只好在街上以“五折”叫卖这张“法律白条”,承诺谁帮他讨回欠款,就给对方不菲的报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