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办好新世纪第一张春节特刊,使它成为深受本地读者喜爱的一份春节“大餐”,为新世纪留下一个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这是每家报社的重头戏,身处基层的县市党报也不例外。 应该说,办好春节特刊,县市党报比起上级党报来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县市党报所处区位虽然狭小,但它与读者贴得近,同样办春节特刊,县市党报少一份“众口难调”的尴尬,多一层“口味相同”的地域亲和力。二是题材优势。县市党报拥有相对集中的读者群,相对集中的地域文  相似文献   

2.
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县市党报来说,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常年的主题.如何切实担当起这一重任,使党报真正成为"三农"的好参谋好帮手?近几年来,安吉报社从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魏忠坤 《新闻实践》2002,(8):107-108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县市党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身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县市党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全国四级办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巩固和提高县市党报在当地新闻传媒中的中心地位,如何保持并强化县市党报在当地现代化建设中的舆论核心地位,如何在深入创新中增强党报宣传的吸引力,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县市党报的新闻宣传要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新闻宣传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魏忠坤 《新闻实践》2002,(9):107-108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县市党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身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县市党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全国四级办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巩固和提高县市党报在当地新闻传媒中的中心地位,如何保持并强化县市党报在当地现代化建设中的舆论核心地位,如何在深入创新中增强党报宣传的吸引力,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县市党报的新闻宣传要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新闻宣传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报业市场化的进程,报纸区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县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以其权威性一直在区域报业中居于主流地位。但随着各类行业报、晚报的崛起,加上外来媒体的扩张,县市党报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处于市场最前沿的广告经营正面临严峻挑战。县市党报的广告亟需引入经营新理念,变自然竞争为策划竞争,主动实施广告经营的“互动战略”,使优势更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7.
魏忠坤 《传媒》2002,(8):29-31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县市党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身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县市党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四级办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当地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的喉舌作用。如何巩固和提高县市党报在当地新闻传播中的中心地位,如何保持并强化县市党报在当地现代化建设中的舆论核心地位,是目前党报面临的重要任务。县市党报的新闻宣传要始终掌握领导权和主动权,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县市党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身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县市党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全国四级办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巩固和提高县市党报在当地新闻传媒中的中心地位,如何保持并强化县市党报在当地现代化建设中的舆论核心地位,如何在深入创新中增强党报宣传的吸引力,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县市党报  相似文献   

9.
刘永国 《新闻前哨》2002,(10):15-16
地市党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上有中央、省级党报,下有县市党报,上不及中央和省级党报得天时,下不如县市党报占地利,周围还有其它门类众多的报纸。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全国大市场风生水起,有的依靠产业集群,把市场办得红红火火.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200多家县市报被取消刊号而停办,38家保留下来的报纸开始由"党报"向"党报和市场报"转型.他们中有的开始把触角伸向有产业集群的大市场,创办了全国大市场类周刊.  相似文献   

11.
陈胜国 《青年记者》2008,(12):96-97
县市报自2003年退出党报序列后,依然担负着为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重任.在政治需要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县市报一版的改革和创新不妨以"变"应"不变",以"小变"应"大变".至于如何变,目前没有规律可循,只能结合各报的实际,从"报道变软"、"版面变活"、"质量变精"等方面人手,尝试县市报一版的突围和转型.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90年代,是县市党委机关报报业发展的一个盛期。本文所述的浙江省县市报的“办报热”不过是全国出现的这种趋势的一个缩影。 一、县市机关报“办报热”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80年代,浙江省仅有3家县级党委机关报,即诸暨报、江山报和永康报。进入90年代,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如杭州、绍兴、金华等地区,如今实现了县县市市有党报;个体、私有经济发达的温州市,辖11个县市区,其中有6个县市也办了党报。  相似文献   

13.
在如今的一些县市党报版面中, 新闻评论的比例还不是很高, 有的报纸好几天都见不到一篇. 这与主流媒体的地位十分不相称, 必须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化, 它不仅改变了新闻报道,也更深刻地改变了新闻评论的发布方式、 内容等, 为意见表达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平台." 笔者认为, 面对网络评论的冲击, 作为传统媒体的县市党报要增强新闻评论的实效性, 以确保全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地位. 当前应该从 "加快对重大新闻的权威解读" "加深对社会热点的理性剖析" "加强对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 三个方面着手,不断做强做优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l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通知》要求:"县(市、旗)和城市区不再办报刊,已经办的要停办.对个别影响大、有一定规模的县市报,可由省级党报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或改为地市级党报的县市版".  相似文献   

15.
4月26日,浙江省记协县市党报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年会、浙江省报协县市报委员会第二次年会在宁波市鄞州区召开。省报业协会会长孟玉兔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报协常务书记连福寅、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孙月沐等到会指导。全省56家县市党报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为,我省县市党报从业人员有2900余人,其中在编人员1500余人,去年全年广告额1.7亿元,总发行量97万份。全省县市党报已经形成了规模,在本省报业队伍中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有了很大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其中一部分县市报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办报模式,形成"党报性质、晚报风格"的县市报办报思路,两个效益并重,成为最受当地百姓欢迎的报纸.特别是在2003年全国县市区域报整顿改革后,至今已近7年,目前全国县市区域报发展总体趋势如何?面对新形势,作为县市区域报又应该如何寻求突破口?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  相似文献   

17.
而今办报,大有大的难处。要办好县市小报,更是步履维艰.但是,县市报一经面世,就要“朝前走”,为首者,就是要有志向,有气魄。众所周知,县市报比较地市以上党报,有不少劣势。它层次低,起点低,采编人员业务素质不尽人意;刊期长,印数少,时效差,覆盖面小;经费不足,印刷设备原始;有的上级领导不熟悉新闻工作,或视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前进 ,县市党报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少县市党报办起了“周末版” ,其“为读者”的意识不仅体现在“新闻”的指导性、导向性上 ,而且扩展到休闲性、可读性上 ,使县市党报宣传的内容、形式、方法得到了全面的扩展 ,既适应了广大群众文化程度提高、休闲时间增多、求知求信息求娱乐需求的全面扩展 ,同时也以此应对报刊市场竞争 ,更好地吸引读者、发展自身。许多县市党报的“周末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作手法 ,为报纸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卖点” ,受到读者甚至行家的肯定 ,但也有一些“周末版”在重视趣味性、可读性时出…  相似文献   

19.
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命题。其实不然,面对新世纪的市场竞争,报业集团、网络世界、多元经营、都市狂潮,当然是不可或缺的热门话题。然而,县市党报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夹缝中拓宽生存空间,生存而后发展,走进农家则是县市党报生存发展的最有效最可靠最长久的途径。 走进农家是县市党报在激烈竞争中的最佳出路。随着都市报的崛起、晚报的繁荣、专业报的兴旺以及地市党报的改版增刊,县市党报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江夏区距武汉地区19公里,《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今日快报》、《文化报》等10余…  相似文献   

20.
小报肩负的任务与大报是一样的县市报是小报,它发行范围小,发行量小,版面也小。但大报有大报的看头,小报有小报的味道,不能因为县市报是小报,就妄自菲薄,放松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部分,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县市报同样必须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同样要坚持大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只有这样,县市报才能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