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原训练是在缺氧环境下训练,以提高运动员机能状态,获得更好的竞技能力为目的态,获得更好的竞技能力为目的的训练,称之为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对专家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判,认为北京奥运会将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举国体制的完善、科技体育的进步、体育人才的流动.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奥运会我国女运动员获奖情况为分析切入点,从社会制度与举国体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传统文化与性别平等、运动队管理与科学训练、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体育商业化、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与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世界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等方面,探讨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此现象的社会学因素.提出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保障女运动员的基本权益、加强对女子竞技体育的宣传、进行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理论诸方面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训练可划分为适应训练、系统训练、结束前训练三个阶段,持续4-6周较为普遍和适宜。1600m-2400m为适宜高度,1800m-2300m为最佳高原训练高度。下山参赛可形成两个竞技高峰,训练安排的好,高原效应可保持1-2个月。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新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和实际观察的研究,分析了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变化特点.即国际级大赛的竞争更加激烈,调整运动项目的布局结构;增加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竞赛的商业化给竞技体育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对传统的训练理论提出修正;奥运项目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6.
世居高原运动员的成绩已成为竞技体育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世居高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也成为体育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了近年来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部分研究进展,包括对世居高原运动员机能特殊性的概况,世居高原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并着重论述了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现状及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50年代成为竞技训练的一种思想和方法以来,高原训练已经从最初的高住高训的单一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包括高住低练、低住高练、高住高练低训等多种形式。在高原训练的实用功效得到普遍承认的同时,如何针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具体的运动员机能状态,合理地设置高原训练的时间、强度、模式,已经成为当今训练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高原训练的思想变迁脉络进行梳理,对高原训练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我国的高原训练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足球运动不需要高原训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足球运动高水平国家发展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耐力适宜负荷强度的理论方法与训练实践 ,对足球高原训练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几十年来 ,我国足球优秀运动员几乎每年 1次的强制性高原训练以及在高原进行的 12 m in跑、5× 2 5 m折返跑的强制性“体能”测试 ,可能是导致我国足球运动竞技水平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现代竞技运动不仅是身体、意志的拼搏,而且还包括科技的竞争.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我国是国际体坛较早开展高原训练的国家之一,但我国目前的高原训练主要集中在中长跑、竞走、游泳、自行车、划船、足球、曲棍球及柔道、摔跤等格斗性项目,但国外已经开展的项目如排球、投掷、短跑、跨栏等,我国仍处于较落后的境地.针对其中的短跑项目作一些可行性的分析,并制定几个训练的方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竞技武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审视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针对竞技武术的本质特性、规则变化、礼仪规范及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提出民族特色是武术的生命、保持本质谋求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