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教师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教师直观形象与内在精神特质的总评价与印象。教师的“语言”(广义)与教师形象有着什么联系呢?古希腊色谱芬说:“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主要媒体。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靠的是语言这把钥匙。教师生活于学生当中,他的“举止风貌”(体态语言)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示教师形象的重要方面。正如马克思说过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所说“言语是行动的影子”,故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经由“半职业”、“半专业”走向专业化 ,教师形象也相应从圣职形象、匠艺形象向专业形象发展。教师专业形象应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 ,寻求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均衡和契合。教师专业形象的现实建构应是一个整体提升、综合建构和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的活教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出什么样的学生”,此话不无道理。因此,我认为,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会给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以“为人师表”的形象去影响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原本可以按照教学计划,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可是偏有某个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合理、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更甚者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为难”是否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呢?其实不然,不同类型的“为难”让教师面临不同的考验,只要教师能巧妙地化解,就可以使学生的“为难”变成助力,增添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下面分述集中应对学生“为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术希 《教师》2011,(18):16-17
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其形象必然成为学生的“审美”中心,必然会潜移默化、深刻地浓缩成为学生心中活生生的影子。因此教师形象的好坏,对于学生形象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海花 《教师》2010,(28):103-103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谁都知道如果学生喜欢哪一个教师,他们就会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课,就会对那一门课感兴趣,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教师,他还会对你上的课感兴趣吗?还会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吗?因此教师一定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主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摒弃“教师说了算,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7.
吴岚 《文学教育(上)》2008,(22):144-145
一、引言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不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吸收。教师得体的着装搭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还会营造出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把握好着装的环境和着装的尺度,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是每个教师都应该为之去努力的事情,而端庄、大方的着装形象也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形象素质。  相似文献   

8.
励骅 《滁州学院学报》2005,7(2):61-62,76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形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应当主动顺应变革要求,改革现有教师教育的专业内容与模式。教师教育应加强学生的专业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发展性、操作性课程,建立“3+1+1”开放式的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形象的价值取向与现实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职业经由“半职业”,“半专业”走向专业化,教师形象也相应从圣职形象,匠艺形象向专业形象发展。教师专业形象应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寻求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均衡和契合,教师专业形象的现实建构应是一个整体提升、综合建构和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的调查,有利于了解教师必备的特质,有益于教师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指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为人师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并对学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常常是无形的,潜在的,又是长远的,深刻的。夸美丑斯说:“教师的义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注意自我职业形象的塑造。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力求达到“身教胜于言教”的效果。这是任何教科书所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这种特殊的身份和作…  相似文献   

12.
一、导言2.型:这种教师形象所占总百分比为19.15%。其奉献教师专业人员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最现实、最生中,“蜡烛”占55.17%;“春蚕”占20.69%,它要求教师具动、最有力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都会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产生极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观念当中,教师经常被告诫要舍得“放权”,反对教师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要敢于和善于放手让学生去做,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创精神。否则。凡事全由教师包办代替,则会“惯坏”学生.抑制学生的创造潜能,束缚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和思维定势。然而,这只是道理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有些事情教师还必须得“事必躬亲”“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也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有损教师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美的言谈举止具有美的感染力。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中起着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形象直观地实施审美教育。青少年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教师待人处事的方式,作为一种形象的示范,会成为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待人处事的一种心理暗示,影响学生的一生。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美育。塑造崇高的精神品德。教师拥有的崇高的灵魂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一个灵魂肮脏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精神品德美,应体现在“真”、“善”、“爱”上,具体而言是:教人…  相似文献   

15.
王晓莉  周晓春 《考试周刊》2010,(55):173-174
护理学基础教师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位护士专业教师.护基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形象、语言、行为举止、专业素养、人格魅力、学术修养等方面阐述护基教师的教学魅力.以树立护基教师的完美形象。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学生爱提问题.有些问题无意之中“考”了老师一把;有些问题则是学生故意出难题.想试探老师的智力、学问等。无论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考”问。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机敏地巧答,否则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的形象,都离不开他的职业特点。 教师应该有教师的形象。“为人师表”就是教师的形象,不过,它是教师“立身”的形象;做教师还应有“立业”的形象,即体现其专业特点的“学科教师形象”。那么,语文教师应具有怎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观念当中,教师经常被告诫要舍得“放权”,反对教师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要敢于和善于放手让学生去做,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创精神。否则,凡事全由教师包办代替,则会“惯坏”学生,抑制学生的创造潜能,束缚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和思维定势。然而,这只是道理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有些事情教师还必须得“事必躬亲”“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也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有损教师的形象。不知你是否留意过这样的场面:有的教师在校园或教室里发现地上有纸屑垃圾,第一反应…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做教师的总受到“师道尊严”的影响,课堂上,摆出一付我是教书的“先生”模样,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课余,与学生交往,以“长辈”自居,学生必须尊敬和听从自己。实践证明,教师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和做法。不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也不能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教师若能放下架子,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更美好。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职业学校艺术专业教师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文教资料》2008,(24):106-10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个人形象越来越追求时尚和讲究品味,一些年轻人另类的装扮也被视作"个性".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形象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导向和暗示,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而艺术专业作为时尚的代名词,一些教师前卫的装扮和独特教学的方式,引起很多人的争议.因此,研究教师的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