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及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在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瓶颈。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改革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组织结构,正确处理课程和活动关系、定位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多元的社团评价体系等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  相似文献   

2.
杨校铨  李岩 《精武》2012,(30):78-79
国外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历史较长,社团活动以其规范化、多样化、社会化为我国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比较分析,结合目的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社团长效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肖焕禹 《体育科学》1999,19(6):17-19
为借鉴其他国家学校体育改革经验,研究根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保健体育审议会和教育课程审议会关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在对日本学校体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日本学校体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和提高学生体力、运动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实行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2010年颁布的《体育立国战略》对于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政府体育管理职能转变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对《体育立国战略》的内容与特征进行剖析认为,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政府体育管理职能的转变应借鉴日本经验,扶持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构建新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体育社团外部监查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一、小学体育社团的概念及特点小学体育社团类似于体育俱乐部或者体育兴趣小组,但相比体育俱乐部,小学体育社团大都没有正式、书面的规章制度,同时,小学体育社团招收校内的学生。相比体育兴趣组,在小学体育社团中学生是主体,"自下而上",由他们自愿参加社团活动和选择社团指导老师,在学生的人数上也没有严格的限制。那么具体什么是小学体育社团呢?(一)小学体育社团的概念小学体育社团是学校团体的重要类型,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对  相似文献   

6.
近代日本学校体育教育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早期学校 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受到了日本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由于政治和历史等问题的干 扰,中间曾经中断了几十年的联系。直到70年代后期,日本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又再度 波及我国。如:健康教育论、体力论、快乐体育、生涯体育、方法论等等,这些对我国学校 体育教育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还有一些学术理论、观点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中借鉴的不多,“运动文化论”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理论在日本学校体育研究中有着广 泛的基础,要想真正了解“运动文化论”的本质以及日本战后体育教育改革能够为我们 带来哪些有益的借鉴,有必要从战后日本学校体育的改革谈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省7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内容主要以组织锻炼、组队参赛、培训指导以及自由活动为主,部分活动内容有名无实,活动区域多在校内,社团的对外交流面较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活动效果不显著,并提出加大体育社团与学校外界的交流,丰富社团文化,加强对体育社团活动效果的评定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学校体育中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目前,宁波市高校体育社团面临的问题:活动经费不足,场地缺乏,组织松散,社团活动内容单调,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大等问题,阻碍了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接受科学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课程论的视角,阐述了新一轮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是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以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指引,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建设一个校内外一体化,具有职业特征的高职体育社团,使体育社团活动能够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实训、实习岗位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社会实践功能,力求把它建设成为高职大学生新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