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以"以人为本,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为指导思想,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武术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院校武术套路教学内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现行的体育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内容多以竞赛套路为主,技击性动作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在武术知识的传授上也缺乏必要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以"以人为本,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为指导思想,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武术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把握武术理论与实践之间适度张力的基础上,紧扣学校教育、竞技体育、大众健身三大场域,对新时代武术理论研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1)广泛开展武术技术的文化内涵研究,以“条件性实战”为武术技击理论创新的主要实践载体,扎根武术教育、竞技、健身、演艺、产业五大领域的现实场景,确定武术哲学层面“内容、形式、途径”的基本研究框架或范式;(2)将学校武术教育研究的着力点转移至武术专业教育,推进体制改革、评价创新、课程调整等;(3)重新考量“模糊评价”在武术套路竞赛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打破规则修订的体制阻碍,将研究重心置于新规则出台之前,重点总结以往经验、借鉴对练套路竞赛模式和改革评分制度;(4)将中老年群体健身作为大众武术健身研究的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区别于竞技体育的赛事制度、规则和实施办法,加强武术对中老年群体健身效益研究,将“习武致趣”作为武术健身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启伟 《精武》2012,(18):81-81,8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珐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武术文化教育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缺失现象,阐述了武术文化教育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寻了在学校武术套路教学中渗透武术文化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改变武术套路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武术文化教育功能和价值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邱丕相教授在《"温总理,你会武术吗?"引发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由于多年来我们理论上未能有效地区分开竞技武术与学校武术的差异,实践上也多以武术训练法代替武术教学,从而形成了"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武术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主要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但学生——学习的主体却一直未能成为武术理论和实践关注的中心。因此,导致学生对武术课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和武术课在学校体育中名存实亡的原因是武术课自身的问题。另外,不当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以来,武术套路审美呈现出鲜明的视觉化追求倾向。从哲学、美学等学科角度对这一特征展开了详细分析,对这一倾向背后所蕴含的生存隐忧进行了揭示与反思,并对武术套路审美的未来走向予以策略性分析和展望。研究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一种“看得见”的武术套路之美,而较少追求看不见的、或者说需要参与、体验与想象的深度之美。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潜藏深层的生存困境,且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传统武术的审美取向。面向未来,一方面提出武术套路审美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重要意义,主张激活人们对武术套路的身心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深度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为了持续抓住现代人的“眼球”,引起社会的关注,武术套路审美仍需继续向求新、求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武术套路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套路结构的内涵和当下普通高校教学武术套路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结论认为:武术套路结构的本质是指攻防运动过程在演练场地上的轨迹化;普通高校武术套路课教学弊端主要集中在忽视拳脚、架势练习的质量,片面强调布局的空间层次性;改革方向为:“优化难度、注重练法,突出技击、强调单式”——走培养健身武术与终生体育意识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试论构建"淡化套路,提倡技击" 的武术教材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校是传承知识的专门机构,"教材"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武术教材内容的回顾,发现旧有教材主要以套路形式编成,这既没有反映武术整体的技术体系,也没有突出武术的本质特征,而且没有反映出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客的兴趣.本文还对太极拳、咏春拳、跆拳道、柔道的发展;对各地有代表性的武术馆校和民间武术研究会的发展;对武术本质属性和武术发展进程等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淡化套路,提倡攻防"为原则构建新的武术教材体系,并提出在建构武术教材体系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竞技武术套路是一项体育运动,在套路中谈论美学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竞技武术套路中技击作用的逐渐减弱,人们的审美倾向逐渐趋向于它的艺术价值等方面。比赛中用美学价值来评定武术的技术水平,对竞技武术套路的编排和运动员的演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竞技武术套路这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它充分体现东方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