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闻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度商业化的媒体社会里,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反常的是新闻,正常的不是新闻。我们身边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我们身边极少发生。甚至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件是新闻。我们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短信每天热衷于报道并大量报道的是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性丑闻、恐怖袭击。但是我们认识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领导下属中有几个是被罪犯或恐怖主义分子杀害的?他们中又有多少每天遭受恐怖主义分子的侵扰和袭击?事实上,他们中每天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就业、污染、住房、贫困、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通过对议题的选择、报道,发挥引导民意的作用。但是,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间里,传媒报道与民意诉求之间的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传媒报道与民意诉求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效地传播信息、引导民意,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以苏丹红事件”为例, 探讨、分析这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文睿 《新闻传播》2014,(2):200-201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渐扩大,一些原来仅限于某一地区、个别领域的事件,经由大众传媒的报道,在相同时间段内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安东尼·吉法德(C·Anthony?Giffard)和南希·里文伯格(Nancy?K·?Rivenburgh)在《如何通过全球性媒介事件塑造国家形象》一文中,把这些具有全球影响而非仅仅在某一国具有影响的媒介事件,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  相似文献   

4.
廖小菲 《新闻记者》2004,(10):16-17
从两次车臣战争到后来接连不断的恐怖事件,恐怖主义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政府和人民的"一块心病"。由于传媒具有的特性,正逐渐与恐怖事件形成共生关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恐怖主义被广泛认为是不可避免地、象征性地与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没有传媒的介入,恐怖主义最终也会彻彻底底地消失。"在报道恐怖事件时,传媒应以什么立场进行报道并对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上半年,接二连三发生的校园血案和富士康跳楼案,牵动了每一个国人的心,震惊、痛心、质疑、声讨成为公众舆论的主流。这些极端事件初起之时,大众传媒均做了详细的报道。随着恶性事件不断升级,公众的愤怒持续上升,于是将媒体的大量而又充满细节的报道也一并归于事件的诱因。不少声音提出: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会形成示范效应,导致相似的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对于传媒而言,揭示事实真相,对新闻进行详尽的报道本是分内职责,现在却被指为恶性事件的诱因,那么,媒体在极端事件中究竟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6.
媒体恐慌论是指传媒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理论。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媒体是恐怖主义的蔓延者.因为它们报道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导致产生了更多的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大多数学者不同意采取政府加强新闻检查的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25):14-14
“离布什远点,你就不会有事。”报道“北约峰会”的一位记者说,布什“反恐”的结果不是减少了恐怖主义,而是让恐怖主义与布什如影随形。北约峰会6月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爆炸及袭击事件接连不断。“平均每3个伊拉克人,就有1件武器。”日内瓦国际研究学院的一项调查说,伊拉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正日益为大众传媒和受众所重视。实践界存在一个认识:深度报道要把问题做足。但在受众尤其是学者眼里,许多“做足”了的深度报道不过是篇幅长一些、事件讲得更详细些。理论界的评判标准是:深度报道应该反映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联系,透过现象反映出本质。纷争一直在继续。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才算有深度呢?从知性和理性的双重层面出发,寻找深度报道的内在规定性,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确实需要解决一些关键的问题,而极端主义思潮也为恐怖主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9·11”事件以后,全球反恐联盟对恐怖分子施以重击,但仍然难以防范无所不在的恐怖主义。8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英国著名智囊机构——英国国际事务皇家研究所的发言人基思·伯奈特,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请他们谈谈伦敦恐怖袭击阴谋带来的启示,以及对恐怖主义根源的看法。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恐怖分子仍能发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基地组织是不是依然强大?恐怖主义防不胜防,是不是终有一天,还会发生类似于“9·11”事件这样大…  相似文献   

10.
刘格非 《新闻世界》2014,(6):299-300
本文以法国媒体对于2013年10月发生在天安门的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为例,使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他们对涉华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方式,并从媒体和恐怖主义的关系、西方新闻观等方面对其报道的风格和立场进行剖析,为我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带来了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2011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学论文和主要著作为基础,梳理本年度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从文献学理论研究、文献学专题研究、专科文献学研究和文献学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总结,以期为研究者了解2011年度文献学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2013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学论文和主要著作为基础,梳理该年度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文献学理论研究、专科文献学研究、文献学专题研究和文献学家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以期为研究者了解2013年度文献学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图书馆学研究热点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图书馆标准规范、政策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用户服务研究,图书馆管理研究,新技术应用研究,阅读问题研究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2011年度我国情报学在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情报分析与研究、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计量学等五个重要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的现状及改进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实施图书在版编目的目的、标准及程序,分析了我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叶新 《出版经济》2003,(11):55-55
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英语图书市场.2001年,这个人口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的小国家,正与国内长期的经济停滞做斗争.而在2002年,日本是美国十大出口国中惟一实现增长的国家,达1.29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科学院图书馆三大系统中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将会面临体制、政策与法制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具体操作层面,做好部际之间的协调,推动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政策的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图书馆法的制定,并在一些省市进行试点,从而促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8.
在概览文献的基础上,用归纳分析的方法总结发现,2009年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下述九个方面: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图书馆定位及战略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服务、阅读文化与阅读推广、图书馆危机管理与灾后反思,以及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图书馆学学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图书馆学研究热点集中在下述九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公共图书馆法》立法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数字阅读与移动图书馆研究、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实证研究、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研究以及文华图专与文华精神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右翼分子松村俊夫所著《南京大屠杀大疑问》一书,从强奸产生的混血儿这一角度,对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强奸中国妇女的暴行从犯罪规模上进行狡辩、抵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