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2019年39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种业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结果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种业企业盈利水平高低对种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有重要影响;少数种业企业偿债能力突出,但整体偿债能力不高;企业规模实力大小对种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影响较小;种业企业创新能力高低有望成为提升种业企业实力的关键;营业收入增长率对企业的综合排名影响较小;种业企业整体缺乏竞争力,黑马企业出现,龙头种业企业实力有所下降,并根据结果为进一步我国上市种业企业竞争力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庄易 《华夏星火》2013,(1):60-61
2012年,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乐种业")上市的第十五年.十五年前,丰乐种业以质朴的姿态,卓然挺进资本市场,开创种业先河;十五年后的今天,丰乐种业已实现销售收入16亿,总资产达18亿,主业发展年均以20%的速度递增. 丰乐种业的前身是合肥市种子公司,始创于1984年.1997年改制上市,成为中国种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中国种业从无到有的探索中,丰乐种业成为行业先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敢为先",被业界称为"丰乐模式".  相似文献   

3.
林笑 《华夏星火》2014,(6):52-55
国家现代种业基金和江苏省种业基金的参股,将为红旗种业提供更多的政策、信息支持和人才、智力支持,也是红旗种业蜕变腾飞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4.
生物种业是农业的核心基础产业,文章研究旨在从农业科技的角度为四川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提供借鉴。四川省生物种业原始创新能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支撑能力、种子生产及供种能力和种子企业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科技对策是推进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突破性新品种培育力度、加快种业科技成果应用、提升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供种技术水平、加强种业科技平台与队伍建设以及加强种业国际合作交流等。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种质资源的开发创新与保护不够、种业企业竞争能力弱、良种基地建设与现代种子加工技术滞后、财政资金支持种业发展投入不足及结构不合理。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云南省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要,采取加快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及组装集成,以生物种质资源管理及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种业企业为主体、科技创新为动力、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种业体系,加快云南省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概述国际生物种业贸易竞争焦点与趋势,总结我国种业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种业贸易发展空间巨大;种业进出口额总体上呈逆差;在全球种业贸易中地位较高,但与种业贸易大国差距大。科技创新力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种业基地不稳定和市场监管不规范是阻碍我国种业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应从加快种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种业科研投入、做强种业跨国公司、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种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近年来,虽然我国种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其生产经营中仍表现出"多、小、散、乱"现象。从世界种业发展历史来看,种业并购整合是种业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种业并购信息是种业并购整合的基础,如何科学地构建种业并购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并进行合理评价,是我国种业界遇到的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平台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情况、平台服务、运维管理和客户满意四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其结果是信息准确性、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全面性三因素排在前三位,信息被采纳率、人才队伍、创造价值排在倒数后三位。希望该结论可以为以后的平台建设给予参考,以推动种业并购信息交流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种业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上游,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多年来,我国种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种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在2011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地位,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但目前我国的种业局面并不乐观:一方面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一批优良品种受到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青睐;另一方面,一些本地品种却在竞争中失去了优势地位,将市场拱手让给国外品种。种业在发展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知识转移理论基础上,以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四家跨国种业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构建跨国种业公司知识转移的路径模型,分析跨国种业公司知识转移的溢出效应,以期为我国种业公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借口所谓保护"民族种业"、保障"粮食安全",拒外资外企于国门之外,实际上是延误了中国种业的发展机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下,中国种业没有避风港,最现实的选择是,融入种业国际化链条,参与国际合作促进中国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做大做强农作物种业、保障粮食安全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当前迫切需要完善农作物种业国家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相对于农业科技强国已形成以企业为主的农作物种业国家创新体系,我国农作物种业仍面临着国家创新体系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效能低下、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文章在分析全球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剖析种业国家创新体系制约我国种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问题和障碍。建议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的独特规律和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宏观统筹优化整合全国种业科技力量,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政结合、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中国特色农作物种业国家创新体系;在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性基础上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优势,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世界种业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我国种业和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种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如何使我国种业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大、做强,是我国种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筱 《华夏星火》2013,(3):14-17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虽有几千家种子公司却尚未出现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的种企,市场份额被跨国种业巨头不断挤占,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5.
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公司)于1926年成立,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约翰斯顿市,1973年上市,1976年在中欧和亚洲建立新市场,1999年与杜邦公司合并,成为杜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在全世界设有90多个研究和试验中心。2010年在全球的种子净销售额为53.5亿美元(此为杜邦公司2010年年报公布的种子业务销售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2%,是全球最主要的种业公司之一,也是全  相似文献   

16.
朱湘 《华夏星火》2014,(7):56-57
如果隆平高科成功收购奥瑞金,将增强其玉米与生物育种实力。隆平高科在5月中旬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拟以初步报价每股2.5美元的价格收购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母公司——奥瑞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邀约总交易额约58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7.
彭亮 《华夏星火》2010,(11):18-19
受访人佟屏亚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玉米科学研究和农业宏观发展研究。2000年以后从事种业调研,对中国种业发展有深刻的认识,主要种业方面的著作有:《中国种业谁主沉浮》、《中国种业正步入历史拐点》、《中国种业六十年大事记(含要事评论)》、《逆向思辨——点击中国农业科学》等。10月25日佟屏亚接受了《农经》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8.
庄晨 《华夏星火》2014,(1):63-65
圣丰种业近十年的创业发展之路,为我国种业的发展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谈到圣丰种业的跨越式发展之道,公司董事长王书平表示,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提升实力,唯有自主创新,才能保障种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的中国现代种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建设现代种业体系的需要。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种业内部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系统评估SWOT要素,进而得到各要素的优先权数与发展短板;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加强基础性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国际种业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良种基地工程,提高种子保障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全球种业市场规模、企业竞争、知识产权布局和国内种业市场规模、科技创新、企业实力与规模、管理服务、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基础上,对广东种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东种业特色作物市场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种子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种子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推进效果明显,但仍存在特色作物品种结构有待优化,产业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及种质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企业竞争力及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增强,科研种业推广机制及优良示范基地建设有待加强,以及种业管理服务及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有待改善等问题.为加快广东现代化种业建设,提出必须进行特色种业规划、发挥特色种业优势,完善科研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科企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完善种业管理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