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实际上就是以“自主实践”作基础,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自主体悟,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在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是达到这种“自能状态”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张扬。  相似文献   

3.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逐步实现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提高阅读能力。一、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个性化的思考、选择、质疑、积累、表达,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发展和张扬。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阅读教学要进行“对话”,就必须保证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保证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实现这一切的根本途径就是“读”。因此,阅读教学的主角就是“读”。下面我从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体会,具体谈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即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然而,当我们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却看到了这样令人深思的镜头。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阅读教学要进行“对话”,就必须保证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保证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实现这一切的根本途径就是“读”:因此,阅读教学的主角就是“读”。下面我从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体会,具体谈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李光辉 《现代语文》2013,(12):143-144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树立合作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新理念贯彻在阅读教学中,是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去阅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教师从课堂的主宰者,退位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自主阅读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新模式进入语文教学。自主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阅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每人都能读有所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活动包括阅读前活动、阅读时活动和阅读后活动。在阅读前活动中,教师需要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在阅读时活动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和策略;在阅读后活动中,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师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有效开展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还能使他们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性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教学和阅读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师所讲的结论,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或结论,培养独立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新性阅读学习活动。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创新性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怎样进行阅读教学,才能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通过近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地设计阅读笔记格式 ,探索阅读笔记完成的可操作系统 ,指导学生作为阅读实践的研究者主动探讨阅读策略 ,并不定期组织自评问卷。这些有益的尝试 ,弥补了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空白 ,为切实稳妥地探索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