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小学、初中、高中以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还是统一订购教材,而高等本科院校的教材订购则已经完全放开,学校不再统一为学生订购教材,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购买教材.于是有的学生借老师或同学的教材去复印店复印,而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元月9日,工人日报发了一篇“随感录”:《到底谁“恶心”?》批评了有个小报记者大模大样闯进北京一家皮鞋厂,连找几位领导,要买双便宜皮鞋。声言“弄好了给你贴贴金,弄不好让你恶心恶心”。文章指出,这种丑恶行为,才实在令人恶心。笔者读了,深有同感。类似的事例,笔者也时有所闻。  相似文献   

3.
元月9日,工人日报发了一篇“随感录”:《到底谁“恶心”!》批评了有个小报记者大模大样闯进北京一家皮鞋厂,连找几位领导,要买双便宜皮鞋。声言“弄好了给你贴贴金,弄不好让你恶心恶心”。文章指出,这种丑恶行为,才实在令人恶心。笔者读了,深有同感。类似的事例,笔者也时有所闻。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一些旧书店很有特色,颇受人们欢迎。在华盛顿的威斯康辛大道上,有一家小巧的旧书店,名曰“昨日书店”。其特点是,在市中心大书店里出售的新书,仅几天,读者阅过便转售该店,成为二手货,价格即便宜一半。一般人待新书出售一周或十天,再到“昨日书店”去买,看后还可再出售给该店。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一份最新报告,电子版教材并不会比印刷版教材便宜。  相似文献   

6.
便宜货     
便宜没好货,这是有钱人的话。穷人笑话他们尽花冤枉钱——活该! 花钱买东西谁不会? 傻子都会! 把东西买贵了似乎显得你“趁”、高贵,其实人们、包括那售货者肯定在笑话你愚蠢。花了适宜或便宜的钱买下所需,虽谈不上是艺术或聪明,却是实惠的生活本领。生活不就是个总体感觉? 你到家才知那蜂蜜被人多蒙了一倍的价钱,吃起来还有那么  相似文献   

7.
月平 《新闻导刊》2006,(5):54-54
8月9日,重庆某报05版新闻《全球铁壳打火机八成产自温州》,副题:《中国名牌大虎打火机与国际名牌打火机同样精美,却便宜50倍以上.从容应对欧盟制裁》。“便宜50倍以上”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全家货     
便宜没好货,这是有钱人的话。穷人笑话他们尽花冤枉钱——活该!花钱买东西谁不会?傻子都会!把东西买贵了似乎显得你“趁”、高贵,其实人们、包括那售货肯定在笑话你愚蠢。花了适宜或便宜的钱买下所需,虽谈不上是艺术或聪明,却是实惠的生活本领。生活不就是个总体感觉?你到家才知那蜂蜜被人多蒙了一倍的价钱,  相似文献   

9.
关于杨继绳的段子,多与书有关。 一次去复印店,小老板正埋头盗印他的书,当得知面前的老头儿就是杨继绳时,吓了一跳,杨继绳抚慰道:有人看就好。算是表达歉意吧,按成本价,小老板又给他复印了10本。 自己的书被盗版,杨继绳有时也会买来签名送人,因为他自己也没有原版。对此,出版商利益受损,抱怨杨继绳没管。  相似文献   

10.
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雷家了。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街头,问询起雷家,复印店小工、宾馆服务员、人力车夫、文具店老板娘和出租车司机都迷茫地摇着头:“雷家?什么雷家?”  相似文献   

11.
陕西日报2月8日一版,刊登了通讯员写的《铜川王家河生产队80户社员户户购买彩色电视机》的消息。文内明明写道:该队“80户社员,为了过春节,户户要买一台彩色电视机”,但因当地“没货”,铜川市“五金交电公司正积极帮助他们联系货源”。但是,编辑同志在制作标题时,将户户“要”买,变成户户“购”买,一字之差,使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变成了已经完成了的事情,并且还推荐给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2.
1月29日正月初六南京一家报纸刊登了一篇消息,导语中写道:上海市农村一男子日前酒后迷路,竟闯入学校操场酣然入睡,被夜巡的保卫人员送到派出所处理。 看到此,笔者认为这定是春节后发生的事,因为导语中明明白白写着“日前”。可接着看下去,文中还写道:“晚9点半,上完晚自习的学生们陆续离校,学校保卫人员开始巡视清场……”照此算来,事情却发生在春节前夕,这“日前”至少是十几天前。 随后,笔者翻阅节后其它报纸,发现“日前”、“最近”、“近日”的消息特别多。有家晚报的地方新闻版共刊登18篇文章,导语中出现“日前”、…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种子公司的门前(二等奖) 这位正往兜里掖钱的种子商背后,是山东枣庄市薛城区一家国有利子公司。正在抢种玉米的节骨眼上,这家公司却因售量不大而断售一周。从四下赶来的农民,只好在店外以高出公司一倍的价格买私人的“掖单2号”。  相似文献   

14.
悬问与沉思──读《寻找生命的原色》徐鲁谁能掂得出思想的重量?谁能弄清楚大脑的奥秘?康德曾经宣称,他一生中的主要事件都是“在大脑之中展开”。蒙田写道:“它(指大脑)就像脱缰的野马,成天有想不完的事,要比给它一件事思考时还要多想一百倍;我脑海里幻觉丛生;...  相似文献   

15.
我看到一家报纸报道了一条“老鼠咬猫”的新闻。作者写道:一次,小花猫发现老鼠出洞,立即冲上去捕捉,在厮打中被老鼠咬破了耳朵,嚎叫着  相似文献   

16.
“双管齐下”,是人们常用的成语。可是,近年来新闻媒体上出现了据此而仿造的“多管齐下”。例如:一些报纸上出现这样的标题:《多管齐下抓好国企改革》、《刺激需求应三管齐下》、《中科大实施立体助学──“奖、贷、助、补、减”五管齐下》。还有一家大报在一篇《农产品“卖难”、“买难”剖析与对策》的文章中说:“四管齐下,系统配套,综合治理,‘卖难’、‘买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仿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可以成为创造新成语的一个途径。譬如,从“无的放矢”仿拟出“有的放矢”,就是仿造成功的例子。然而,仿造成语要符合常…  相似文献   

17.
边修 《新闻记者》2000,(5):60-60
一家报纸的“‘走进特困家庭’系列报道”专栏,2000年2月2日一版刊登了一篇报道,内容是合肥某旅行社服务员陈恩兰,1990年下岗后,与主动离职的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卖电风扇兼营打字复印的小店。不仅解决了三口人的吃穿及小孩上学问题,而且只用了七八年时间就攒够了19000元,在丈夫的原单位购得了一室一厅的住房。文中引用陈恩兰的话:“我看下岗不一定是坏事,它使人有了动力,让我们获得了新生!”——于是文章的题目就叫做《“下岗使我们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8.
凌大 《新闻记者》2004,(3):54-54
某晚报2004年1月12日第22版题为《另辟蹊径》的文章中说:“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从此他便开始系列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的写作,一发而不可收拾。”另一家报纸2003年12月19日题为《报人作家张恨水》的文章中也写道:“……他先是小试牛刀,后来竞一发不可收拾。”其实,上述两例中的“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19.
从挫折中奋起在新疆医科大学的教材处,有4位来自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在这里上班已经一年了。他们不仅为新疆医科大学征订配送教材,将教材及时运送到指定的地点,并且为买教材的同学提供售后服务。“我们再也不用买全价教材了!”2003-2中药班的王光磊同学欣喜地说。因为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提供给  相似文献   

20.
去年春节前,同事请教我:“过年带什么回家呢?”我的肺腑之言:“带钱是王道。”然而我还是专程去了一趟东四,在同仁堂买了点儿泡水喝的干山楂。妈秋天来的时候买过,说不错。其实小区隔壁就有一家同仁堂,可是东四那家不是大嘛,能更加货真价实些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