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竞瑜 《考试周刊》2013,(52):191-192
幼儿美术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学活动。创造是儿童艺术的精髓,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能与真正的艺术家媲美的只有儿童。美术活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幼儿园教师可根据美术活动特点利用多种途径,促使幼儿开阔眼界,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2.
王文娟 《天津教育》2020,(3):177-178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学前教育的改革进程日益推进,而幼儿美术教学日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儿童绘本的重要价值,并将其应用于幼儿美术教学中,实现美术教学和儿童绘本两者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幼儿的美术学习热情,引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实现对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儿童绘本的重要意义,随后探讨儿童绘本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著名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提出过许多著名的美术教育思想。他注重儿童的创造性,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美术教育的身心发展阶段,其美术教育思想直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幼儿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思想,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时要坚持阶段差异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与自主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张小雷 《文教资料》2014,(23):73-73
美术绘画是儿童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门具有激发儿童的兴趣和表现欲望,能够初步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快速提高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课程。对于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完善教育的职业功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中创意美术的产生及运用对幼儿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如何提高幼儿创意美术能力,结合实习、实践经验,阐述了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启幼儿丰富的想象、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儿童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及想象力的教育过程,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找到真正适合我国甚至是本区域的幼儿美术教学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是我们广大幼教研究者及教师共同面临的长期、深刻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对儿童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儿童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美术欣赏教育可以使儿童美育走上一条合乎精神生态发展的健康之路。但是当前一些地区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实施并不是朝着指定的方向前进的,这其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审美素养的提高就成为了美术欣赏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最受幼儿喜爱的课程有美术、音乐、舞蹈等,它们之间紧密结合,息息相关。儿童歌曲和美术活动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艺术共性和特有的魅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的主要目标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说明了艺术活动就是让人们探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并大胆表现,将儿童歌曲融入幼儿美术活动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针对儿童美术创作的"故障"、"图式化"、"标志化"进行了分析。通过观察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研究幼儿美术作品共性,阐述了幼儿美术创作教学中"生活"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竞争"、渗透"技法"。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的美术教学课程,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帮助学前儿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感知,对幼儿发展自身想象力、创造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所说,作为教师应意识到贴近生活的创意美术活动才是学前儿童真正需要的。研究如何进一步贴近儿童的生活,真正走进儿童奇思妙想的美术世界。  相似文献   

10.
叶菲 《教育导刊》2002,(8):26-27
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幼儿思维单一,只会求同,不会求异,不敢创新,重复、再现、临摹,老师怎样说,学生怎样画,这样依葫芦画瓢的思维方式,不仅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而且会使幼儿形成依附的性格,头脑中永远不会有创新的火花。本班幼儿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以先指导示范为多,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本活动组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尝试更新教学观念,以提供多种废旧材料引导儿童创新创作,力图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幼儿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有效措施。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只要美术教师善于挖掘和引导,一定能够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和潜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儿童美术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创造意见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通过绘画去指导幼儿如何去思考,远比知识技能的传授重要。  相似文献   

13.
幼儿美术属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该活动对培养儿童的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及思想情操的陶冶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由于3-6岁的幼儿独特的性格特点,游戏化美术教学不失为一种最佳授课模式,也是目前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有益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概念,分析了大班游戏化美术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大班游戏化美术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赋予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就幼儿而言,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学前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或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孩子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在孩子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创造是永恒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王金秀 《学周刊C版》2019,(1):177-178
游戏化的美术活动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为基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教育特点,从美术活动入手,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借助游戏化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幼儿成为想玩美、乐玩美、会玩美的"玩美"儿童。  相似文献   

16.
正儿童心理学家黄翼在《儿童绘画之心理》一书中说:"儿童的绘画和美术家的绘画不同,并不是狭义的美术,而是一种游戏。在儿童自己,并无意要所画的东西美观,也不大着意要他准确,只是自由地发表他的意念而已。"这正是我园正在研究的课题《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所倡导的理念,我们尝试将游戏与美术活动进行优化结合,使美术活动成为幼儿爱玩的"游戏",美术作品成为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美术创造成为启迪幼儿创造力思维的摇篮。  相似文献   

17.
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就是幼儿期,这个时期儿童的各种能力可塑性都非常强。而绘画作为儿童心灵的图像符号,它能使幼儿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因此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对于幼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儿童的兴趣、创新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活动和合理进行评价四个角度对提高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梁丽玲 《教师》2014,(7):117-117
正一、理论依据1.在美术领域中幼儿生理发展特点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经历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和写实期四个阶段。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从涂鸦期,经过象征期到写实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是他们开始真正地用美术活动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的经验的时期,也是儿童美术活动最富有想象、最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和非常关心的部分刻画得非常认真仔细。2.幼儿认知思维特点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划分,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直觉思维时期。儿童  相似文献   

19.
周可馨 《文教资料》2014,(10):77-78
生活化美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情趣,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自然发展,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完善幼儿人格,促使幼儿全面发展,文章提出了学前儿童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金丽 《广西教育》2016,(5):124-125
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是从感知开始的。许多研究者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与几何形体的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认为,4~7岁幼儿为儿童绘画的图式阶段,他们的画面形象呈几何性组合。正如希尔达·路易斯在《美国教育百科全书》所说的“当儿童的绘画变得认真些时,在他的涂画中好像发现了线的联系,形的匀称……他们画的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