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以锐利的笔锋对准晚清官场和整个封建统治集团,描绘出一幅在我国文学史上不曾有过的官场群丑图,成为“谴责小说”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Tao杌闲评》前绍《金瓶梅》,后启《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是明清世情小说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链条。它对《金瓶梅》的继承主要表现在立意和多层次塑造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它对《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对官场黑幕的暴露和笔法上的痛快淋漓的谴责两个方面。抒情写意性则是《Tao杌闲评》体现出来的新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文学热潮,那就是"官场小说"的繁荣。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官场小说"当属晚清"谴责小说"。新时期,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腐败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官场小说"再次"浮出水面",并以"蔚为壮观"的创作景观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涉及官场的小说作品由来已久,晚清的谴责小说更是将官场作为了写作对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许多细致、全面描写官场生活,深刻反映官场人物的当代官场小说。本文从叙事背景三级化、正面人物形象脸谱化、反面人物变质过程统一化、女性人物形象呆板化和结尾固定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官场小说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末期我国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讽刺韵味的小说,这些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整治腐败现象加以有效揭露,之后这类小说内成为谴责类小说,具有一定的谴责含义,我国著名作家鲁迅认为这种类型的小说主要是为了迎合群众们对当时政府统治事务不满的心理而出现的,因此,大量的具有讽刺意义的小说争先发表,促使清末的小说种类丰富起来,也使得清朝的官场黑暗现象通过小说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也为今天我们对清朝官场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从鲁迅先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首次为晚清时期那些“揭发伏藏,显其弊恶”类型的小说定名为“谴责小说”以后,七十年过去了,一直为多数研究者所沿用,几乎不曾有人提出过质疑。这固然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声望和影响所及,加之书中有些地方充满了叙事人的插话、质问和评议,鞭苔时政之意亦隐约可见,所以人们对这类小说冠以“谴责”二字加以限定,素来习以为常。但是,并不是所有清末的这类小说的“谴责”特征都是那么明朗的。只有在以第三人称修辞方式叙述的那几部小说,即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和《文明小史》,以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中期,古典文学领域展开过一场对近代“谴责小说”的批判.这场批判最初是从关于《孳海花》的评价开始的,后来则比较集中到“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的《官场现形记》上,指责它为“邪恶的教科书”“晚清小说的逆流”等.在林彪、“四人帮”淫威肆虐的日子里,它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孳海花》等几部著名的“谴责小说”一起,被贴上“反动小说”的封条.《官场现形记》遭到全盘否定的厄运,除了对它本身的评价问题外,还牵涉到如何看待时代与作品的关系,如何评价作品的主要思想倾向,以及要不要批判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极“左”思潮等问题.因此,正确地评价《官场现形记》和研究与它相联系的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一部小说的评价,也关系到古代文学的研究工作,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谴责小说”是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这一名称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一书(现收入新版《鲁迅全集》第九卷)。该书的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贡》中,把李宝嘉(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孳海花》等作品列入“谴责小说”一类。这类小说产生于清末戊成变法维新  相似文献   

9.
《官场现形记》是我国晚清问世的一部著名谴责小说。对于这部小说思想倾向的评价,研究者中分歧较大。五十年代,多数同志对这部小说持肯定态度。六十年代中期.一些同志对作品提出了新观点,他们把《官场现形记》列为“日趋反动的改良主义思想指导下”①问世的作品,认为是“邪恶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
官场小说是以官场生活为表现内容或题材的小说。这类小说自古就有,现当代更是层出不穷。官场小说长盛不衰与中国社会官本位体制的影响有关。人们通过阅读官场小说来了解政治社会。此外,情节的丰富多彩也是官场小说吸引人的因素之一。官场小说可从三方面解读,一是权术,二是官场“游戏”规则,三是政治大智慧。  相似文献   

11.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从各个场景描述了晚清的腐败黑暗,这段时间也正好是清末新政改革的第一阶段。本文将1 901-1 905年光绪朝的部分上谕与《官场现形记》小说情节进行对比,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来解读这篇首部批判现实的近代小说。  相似文献   

12.
李宝嘉(1867—1906)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对中国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其代表作《官场现形记》中,作者主要从三个层面揭露了晚清官场权力追逐的丑态。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小说中描写的官场丑态,探讨晚清官员腐败堕落的社会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3.
谴责小说是清代末年一种旧小说的专称。它以暴露社会黑暗、指斥政治腐败、谴责封建官僚为主题。这种名称最初出现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初中三册的《制台见洋人》,就是谴责小说中的佼佼者。讽刺小说是以揭露反面事物、落后思想、落后势力为主题的一种小说。清代吴敬梓所写的《儒林外史》,就正式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初中三册的《范进中举》一文,就是从《儒林外史》中节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晚清小说空前繁荣 ,作为一位影响很大的谴责小说家 ,除《官场现形记》外 ,李伯元的《文明小史》同样具有研究价值。《文明小史》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 ,最早从维新的角度 ,全面揭示了维新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 ,是一部反映晚清社会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一1.1 本文以清末较有影响的四大谴责小说为取样作品。它们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简称《官》),约790000字;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简称《二》),约644000字;曾朴的《孽海花》(简称,《孽》),约278000;刘鹗的《老残游记》(简称《老》),约198000字。取样作品总计1910000字.四部小说的作者都是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清王朝面临着崩溃的危机.但统治阶级仍然对外卑躬屈节,出卖主权;对内骄奢淫佚,横征暴敛.面对这种情况,一些知识分子痛心疾首,纷纷挥笔抨击社会黑暗.这就是从义和团到辛亥革命前后十多年内谴责小说盛行的原因.谴责小说主要有以下四大家:李宝嘉(1867-1907年)字伯元,别署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累考科举不中.后在上海主办报刊,曾编《海上繁华报》、《绣像小说》等.由于他在上海多年,相当熟悉清末的官场生活,所以写了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五编六十回.据说李伯元写五编未完即去世,后数回由茂苑惜秋生(欧阳巨源)赓续而成.该书于1903年由《世界繁华报》馆刊印,1904年又由粤东书局以《增注绘画官场现形记》本  相似文献   

17.
这篇课文是从李宝嘉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 中节选的。标题为编者所加。 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末著名的谴责小说家。他写的小说,对清廷官吏的昏庸腐败和贪污勒索等社会现实有所暴露,政治倾向接近于改良派。 《官场现形记》是李宝嘉的代表作品,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原计划写十编,每编十二回,但在第五编尚未写完前就因病死去。现存六十回,最后的极小一部分,是他的朋友代为补齐的。全书是由许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短篇蝉联而成。  相似文献   

18.
以1990年代以来的官场小说为观测对象,考察世纪末以来官场小说的精神取向,从中看到官场小说作家在时代发展当中的喧嚣与骚动。揭示作家心灵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为世纪末官场小说作家的纠结心灵留下文字的见证。  相似文献   

19.
《制台见洋人》是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新增的一篇阅读教材。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让学生简单了解《官场现形记》是怎样—部书和作者的情况。《官场现形记》写于1901年——1905年,全书六十回,是清末谴责小说中颇享盛名的一部。《制台见洋人》节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原回目是《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本课题目是编者加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精辟地分析了这类小  相似文献   

20.
反腐小说与官场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人们往往把题材涉及到官场腐败的小说通称为“反腐小说” ,这是一个模糊而过于泛化的概念。本文以近几年几部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小说为例 ,对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进行了区分和定位并指出 :反腐小说的侧重点 ,是其主题的尖锐性 ;而侧重人性刻画的 ,属于官场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