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一、自读自悟,创设情境传统文言文教学多用串讲法,虽有"读"的  相似文献   

2.
趣教文言     
何琴 《现代语文》2013,(8):90-92
学生们经常说自己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作人,他们视学习文言文为难事,一谈到学"之乎者也"便感到头痛。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兴趣,认为文言文是早已过时的老八股老古董,学了也没啥实际用途,二是学不得法,一味地死记硬背,学起来更觉枯燥乏味。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文言文,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提高他们学习文言的兴趣。教师一旦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自然会乐在其中,以下是笔者教学中所做的一  相似文献   

3.
余凤云 《广西教育》2012,(14):72-72
据说现在的初中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三怕中文言文居于首位。进入初中,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尤其如此。不仅是怕,还有不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进行质疑。他们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我们要用文言进行交流吗?要用文言写作吗?我援引了王力先生的话作答:"我们要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就要读古书;读古书就要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古代汉语(文言文)。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生中盛传着这样一句语文学习过程"三怕"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可以理解,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之、乎、者、也,离我们太久远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中学生中流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由于古文言和现代语言差距大,加上学生学习接触少,很多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的情况。这对语文成绩的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文言文成绩,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关键。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  相似文献   

6.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深深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确实,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不仅由于作品时代距离学生久远,学生学习、理解难度大,而且文言文朗读起来非常拗口,学生感到语感差…… 语文就是以独特的言语形式承载着独特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堂就是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倾情交流.我期待学生以文言文为载体,掌握学习语言的技巧,体认文言所承载的深厚文化,诗意地走进语言深处.  相似文献   

7.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近十年了,教了那么多经典名文,可细心回想,总觉得不踏实。因为学生总是在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尤其是文言文,提起时总是心烦。对教者自己来说,讲了那么多文言知识还是心中无底;对于学生来说,总是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是文言文面临的尴尬现实。我自己学中文出身,再加上这些年的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虽然简单但却道出了不少学生语文学习的心声。学生厌烦文言文,救赎之路,唯有让文言之花绽放在语文教学中。那么,怎样让文言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呢?一.品味馥郁芬芳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9.
相比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学生把学语文有三怕编成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把文言文学习排在第一怕,足见畏难情绪之重,而且文言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个急待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好文言文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害怕文言文由来已久,他们的怕有多种原因。可是,对刚刚步入中学阶段学习的学生而言,还没有正式开始文言文的学习历程,就蒙上了一种怕的心理,那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为了预防学生产生那样的消极学习心理,也为了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能够学得更喜爱更好,我想初中  相似文献   

11.
我曾遇到这么一件事,一节古文课上,不知由什么话题引起,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发问:“老师,你认为学习古文到底有什么用?我觉得学文言文一点用处都没有。”一语激起千层浪,在座的同学都频频点头,由此可见,为什么学习古文,怎样学习古文,时时困惑着学生。如今在学生中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足可见现在的文言文教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它对于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逐字逐句翻译,对号入座,并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而大部分学生的反应是: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可见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师生都头痛的一大难题,这一现状也使得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进入了一条"死胡同"。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点"上寻求突破,如:明确文言文诵读的要求,找准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抓住文本的着力点,挖掘教材的生长点,以期提高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赖光春 《语文天地》2012,(23):51-52
对于语文学习,在学生中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位列第一,可见文言文教学现状之难堪,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困难。文言文难教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文言与现代语言之间有较大差别、课文当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繁杂、文言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现代生活距离遥远以及学生难于跨越时  相似文献   

14.
李毅 《语文天地》2012,(4):25-26
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居首,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望而生畏的。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这一学习心态呢?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有两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文言文是我国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博大精深,意蕴深厚,仿佛一块硕果累累的玉米地。站在地头,它一望无边,密密的枝叶挡住了前行的道路。只要学生稍不注意就会被"玉米叶"拉伤。  相似文献   

16.
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过一句话:"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在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老师都不敢撩开这层"面纱".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都感到左右为难:讲深了,怕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怕学生什么也没学会.究其原因,除了没有正确把握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找不到文言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知道上了多少文言文课,也不知道听了多少文言文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日益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多是"死水一潭"。只有老师的讲,而无学生的活动——最多让学生解释几个字词抑或翻译几个句子,泛起了几点涟漪,又复归于平静。如此,何来的高效课堂?何谈课堂质量?为什么学生"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我想多数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杨浦 《教师》2014,(10):38-38
正在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曾有一种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尽管有其偏颇之处,但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处,更道出了教师教授文言文的艰辛。尽管古代文言文和白话文同属汉语语系,但是,古代文言文和现代行文习惯的差别很大。在初中阶段,怎样教授文言文是令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实际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并认为:诵读,是解决文言文教学难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学习语文有两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及其效果来看,我认为这要从提高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下手,而且必须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抓才有可能见效。一、课内狠抓基础1.抓好预习我觉得文言文的预习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预习更重  相似文献   

20.
孔祥永 《成才之路》2014,(17):46-46
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就能走出怕学文言文,谈"文"色变的困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