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们在文化管理理念指导下,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去推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锋 《上海教育》2007,(11A):30-31
有学者说,三流的学校只做制度,二流的学校还做品牌(制度边缘化),一流的学校则做文化(品牌内在化)。办一流的学校就是做文化,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教师、家长的个性化成长搭设平台。三年来,我们用文化构建的策略,致力于生态型学校文化的建设,在探索与实践中获得以下感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彭肃 《教师》2012,(28):22-23
学校应当把学校文化当作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深入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来抓。学校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对于文化的积淀非常重要。如何在改变中不断优化学校文化,使其成为推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优质土壤,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应对教育新形势,宁远一中提出了宏伟的世纪目标,即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华教育的知名品牌、人舜文化的重要窗口、九嶷旅游的新兴景区,在做大的同时做优做强。几年来,围绕这一目标,一中人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坚持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弹奏出一篇篇教育新乐章。  相似文献   

5.
许芹 《江苏教育》2010,(12):59-59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文化的熏陶下,我们的学生凝固了一种学习意识:文本就是真理,教师就是权威。孩子们把学习理解成了读教科书,做老师规定的习题、讲义,以为答对了老师的问题,就是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智慧和能力。于是,在我们的许多常态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问:听懂了吗?记住了吗?会做了吗?  相似文献   

6.
薛萍 《教学与管理》2004,(11):20-21
一位业绩辉煌的民营企业家总结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深有感触地说:“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规模,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产品。”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谛。我们观察和思考学校的发展现状,深感这位企业家也无意间点出了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国内、国外的名牌学校无一不是以学校文化价值观念、价值取向著称于世的。在社会经济形式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社会需求复杂化的背景下,建设有特色的、稳定的学校文化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中小学为主要对象就学校的文化建设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领导、组织、协调、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有效作用。以期达到实现目标的管理文化。就建筑企业而言,要想把企业做强做大,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其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成本上.而更加体现在文化上。  相似文献   

8.
田玉清 《甘肃教育》2010,(16):16-1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把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从而引领学生在感知、体验和创造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渊源,使学生从小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做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沂蒙文化以沂源猿人创造的旧石器文化为起点,绵延发展至今历经了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沂蒙文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把沂蒙文化分为史前、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和当代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大物博,是多民族聚集的大家庭,五千年的文化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同时把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应用到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去,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形势下。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加以挖掘和发扬会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不会被淡漠和遗忘。  相似文献   

11.
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体系、风俗习惯、词语文化涵义、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总是以自己文化的习惯来理解对方的话语,常常导致文化误解,因此外语教学应注意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注重比较文化差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文化活动在文化心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活动是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文化活动形成心理现象的过程;文化活动和心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地域特征和风俗习惯有明显差异。文化差异性在英汉语言运用中有充分的反映。两种文化的差异倡导文化教学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即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句子与篇章教学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之间密切关系的分析,阐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有竞争力,它才能持久地传承。而文化的竞争力来源于它是否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浪潮。因此,我们要保护的是那些传统文化的精粹,而非主张固步自封,拒绝变化。本文认为文化的竞争以经济为依托,而非相悖,并提出保障文化权利的作用及相应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主流文化与潮流文化交织的跨文化发展态势,容易使青年学生滋生出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问题。高校文化建设要主动以文化自觉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道德养成,用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大学生道德基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反思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是划清文化先进与落后界限的重要标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自觉,通过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文化自省,以历史的尺度、价值的尺度、自我的尺度观照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巩固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廓清文化界限。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创造和谐文化需要文化自觉。要继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解读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20.
我们认为,全球文化战争不可避免,而且已经打响。文化的内核就是价值观,文化之争就是价值观之争。这之中美国已占得先机。我们要努力树立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